天天看点

我们的老师不好惹手下有几十万大军哪盘点那些当过老师的民国军人

民国时期有不少军政名人都是师范生出身,甚至出现了要当领兵十万的大军头,先要能当孩子王的情下面我就我们就盘点一下那些当客串过老师的民国军人。

我们的老师不好惹手下有几十万大军哪盘点那些当过老师的民国军人

首先要说明的是,师范毕业的军事名人可不一定当过老师,比如我们的粟裕大将就没在学校里干过。我军最早当老师的名人自然是朱德元帅,朱老总在满清末年就中了大半个秀才(通过了县试、府试,院试考试前科举制度取消了),能写“推开黑幕剑叁尺,痛饮黄龙酒数杯,西蜀偏安庸者据,逐鹿中原是雄才”的古诗,还有军事、体育专长,当个孩子王自然也是小菜一碟。朱老总考入过四川师范学堂的附属体育学堂,也当了一年多的孩子王,最后他离开了小学学校,跑到昆明成了云南讲武堂的学生,开始了自己的军事生涯。

我们的老师不好惹手下有几十万大军哪盘点那些当过老师的民国军人

和朱老总情况类似的,还有徐向前元帅。徐向前元帅是山西国民师范速成班出身的老师,1921年毕业后在阳曲县和五台县河边村当过小学教员。我军中有类似经历的名将还真不少,周士弟就在1920年当过乐会县(海南省)第二区高等小学的老师,1915年黄公略也和老爹一样当过私塾教师。

我们的老师不好惹手下有几十万大军哪盘点那些当过老师的民国军人

民国时期的北洋军阀虽然有不少秀才,比如吴佩孚和冯国璋等人,但他们却都和正常的教书育人无缘,算不上传统的老师(冯国璋当过好几个军校的校长,吴佩孚当年落魄靠拆字混日子)。民国军事名人中国军中也是老师辈出,这也算是国共两军的共有特色。

我们的老师不好惹手下有几十万大军哪盘点那些当过老师的民国军人

国军当老师第一人要算李宗仁,李宗仁是抗日名将,是桂系军阀首领、陆军一级上将,他算是国军中仅次于蒋校长的成功者。李宗仁在广西陆军小学毕业后一时间没有工作,就在1915年春接受广西省立模范小学的聘请,充当省立小学高级班的军训教官兼体操教员,随后又在县立桂山中学兼职,过了一把教书育人的瘾。按照李宗仁的自述,他当时的收入“比上尉官俸还多四十元……精神上与物质上的生活都很惬意。”李宗仁喜欢当老师,更喜欢当军人,他在当了一年老师后进入军界,创造了12年问鼎中原的军事神话。

我们的老师不好惹手下有几十万大军哪盘点那些当过老师的民国军人

华南的李宗仁当过老师,国军在西北地区的第一巨头胡宗南也当过老师。胡宗南也是小学老师出身,1915年中学毕业后,就在孝丰县立小学和私立王氏小学充当国文、历史和地理教员,属于一专多能的老师。胡宗南打仗经常被陈赓、彭德怀等人暴揍,但教育士兵的水平不错,胡宗南所部士兵的射击、土木工程等军事技能都被彭德怀等人点赞(被认为优于我军自己培训的士兵,第一野战军的战士有七成多都是胡宗南训练出来的)。胡宗南精于练兵,手下没有明显的嫡系之分,各部实力平均,这也算是他当老师的后遗症。国军名将中也有善于用兵的昔日孩子王,那就是击败过林彪的陈明仁。陈明仁是黄埔一期的学生,在入校前就在家乡白兔潭小学教书。

我们的老师不好惹手下有几十万大军哪盘点那些当过老师的民国军人

上面这些人都是先当老师,而后当军人。民国时期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大佬,那就是刘峙,他是先当的领军大将,后当的老师。刘峙成名很早,在北伐时期就打出了名气,在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他又成了国军中公认的“猪头”。刘峙打仗不行,是国军中的福将,在淮海战役中老蒋就派他玩战略决战,把80万人大军交给了他。刘峙一战就输了个干干净净,他也聪明,跑路非常快。

我们的老师不好惹手下有几十万大军哪盘点那些当过老师的民国军人

战后,刘峙先后跑路到香港、新加坡等地,由于连遭不测,刘峙在河南等地贪污的钱财都散得一干二净,家人只能在印尼靠三太太黄佩芬当老师赚钱。黄佩芬有事时,刘峙也只能亲自给印尼华人孩子们上国文和地理,顺便还教体育课。刘峙打仗不行,教书质量还是很有保证的,尤其是体育课(刘峙当过黄埔军校的战术教官),很受孩子们欢迎,成了当地的明星级老师。如果不是蒋校长觉得此事太丢人,刘峙可就真要在印尼当老师终老一生了。

我们的老师不好惹手下有几十万大军哪盘点那些当过老师的民国军人

好的军人也必须是一个好的沟通者和教育者,老师这个职业和军人有不少相似的地方,这些民国军事名人当过老师一点都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