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场“感冒”后,我永远失去了孩子”:这病最易混淆,家长千万要分清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局长~用娘心调查育儿知识问题,为宝妈们拨开育儿道路上的迷雾,真相只有一个!一定要持续关注局长哦~

最近,局长在网上看到了这样一则新闻。

23岁的广州姑娘妮妮出现感冒症状2天后心跳停止,经过医护人员6天6夜的抢救才得以脱离危险。

“一场“感冒”后,我永远失去了孩子”:这病最易混淆,家长千万要分清

图源:微博@广州日报

本来只是一个小小的“感冒”,怎么会变得这么严重,甚至闹到了进ICU的地步呢?

原来是因为妮妮感冒后,自身的身体机能有所下降,病毒通过血液感染心脏,从而引起暴发性心肌炎。

医生提醒:“如果感冒后出现发热、心慌、气短、活动能力差,一定要引起重视,到医院做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心肌钙蛋白,尽早诊断,不要延误病情。”

暴发性心肌炎一旦中招,死亡率非常高。

如果把它当一般感冒,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后果不堪设想!

今天,局长就来给大家科普一下这种十分凶险的疾病。

1

感冒会导致病毒性心肌炎?

其实感冒和大部分心肌炎,都是因为病毒侵袭而导致的结果,比如柯萨奇病毒、腺病毒和流感病毒,既可以引起流涕、咳嗽、发热、咽痛等呼吸道感染症状,也会引起心肌炎。

两者并没有因果关系,只不过因为部分心肌炎早期的症状和感冒难以区分,所以容易给人“感冒拖成心肌炎”的印象。

一个人感染了病毒,会不会出现心肌炎,可能和自身免疫力有关(营养不良、过度疲劳以及接触有毒物质也有可能引发心肌炎),吃再多感冒药缓解症状,也不能预防或者治疗心肌炎。

“一场“感冒”后,我永远失去了孩子”:这病最易混淆,家长千万要分清

2

病毒性心肌炎有什么危害?

病毒性心肌炎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心肌损害后出现心律失常和心肌收缩力下降,此时心脏不再正常工作。

一旦心脏停止跳动,身体的各项机能紊乱,各大脏器停工,患者便会有生命危险,开头提及的案例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3

这些信号可能是病毒性心肌炎

心肌炎患儿在患病初期,症状和感冒很相似,大多会出现上呼吸道感染和肠胃症状,比如发烧、咳嗽、咽喉肿痛、流鼻涕、全身不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所以容易被忽视。

这些症状的持续时间通常不会很长,随即就会出现心脏异常的症状,比如心跳加快或减慢、停搏、心跳不规则等等。

如果孩子感冒一段时间后出现以下症状,家长千万要警惕:

“一场“感冒”后,我永远失去了孩子”:这病最易混淆,家长千万要分清

图源:自己做的

那我们怎么样能及早发现病毒性心肌炎,避免新闻里的悲剧发生呢?

家长能够做的最简单的检查,就是测一测孩子的脉搏。

一般在安静状态下(可以在睡醒后测量),婴儿的心率每分钟不超过140次,学龄前儿童的心率每分钟不超过120次。

“一场“感冒”后,我永远失去了孩子”:这病最易混淆,家长千万要分清

但如果烧退了,孩子安静时心率仍然较快或者明显慢于正常,就应该警惕心肌炎了。

这时候就需要及时去医院检查,如果发现有心脏扩大,心肌损害,心电图表现为心律失常,查血有血沉升高,谷草转氨酶活性升高,心肌抗体阳性等结果,就证明是病毒性心肌炎。

4

得了病毒性心肌炎

这几点一定要注意

大多数病情较轻的病毒性心肌炎都可以自愈,少数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则需要住院治疗。

如果孩子确诊了病毒性心肌炎,治疗时除了要遵从医嘱给娃用药外,家长还要注意这几点:

一、休息

有心律失常者,最好卧床休息2~4周。如果出现了心脏扩大,则需要休息半年至一年,不要进行剧烈运动。

要避免劳累、缺氧、营养不良、呼吸道感染、寒冷等可能诱发心脏损伤的危险因素。

“一场“感冒”后,我永远失去了孩子”:这病最易混淆,家长千万要分清

二、饮食

最好多吃高蛋白、高维生素、富有营养、易消化、低盐食物。高蛋白可以多吃肉类、豆类:如鱼、虾、肉、蛋、牛奶、豆制品;高维生素:蔬菜、水果,如猕猴桃、葡萄。

宜少量多餐,避免过饱,避免刺激性的饮料与食物。

三、坚持药物治疗,定期随访,病情变化时及时就医

病毒性心肌炎虽然可怕,但只要我们能够早期识别,积极治疗,在现代医学技术条件下,与其他的病毒感染性疾病一样,大多是可以完全治愈的。

5

怎么预防病毒性心肌炎?

当孩子出现感冒后,其实很难预测是否会引发病毒性心肌炎。

但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生和抵抗力下降有关,我们可以让孩子保持一些良好的生活习惯,来尽可能降低该病的发病率。

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 勤洗手,接种疫苗,减少病毒感染机会;

● 多参加体育锻炼,也要保证充足睡眠,提高身体抗病能力;

● 保持营养均衡,多吃水果蔬菜;

● 感冒后注意充分休息,避免过度疲劳,不要进行剧烈运动;如果孩子出现呼吸急促、心悸、严重乏力、胸闷的症状,记得及时就医。

好啦,今天的调查局就分享到这里,咱们下期再见~

本文由妈妈网独家专栏「妈妈调查局」特约供稿,版权归妈妈网所有,如果想转载,请联系我们取得授权。

本期编辑:Y.T。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