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供需紧平衡,环节分化,关注铁锂、三元

(报告出品方/作者:中信建投证券,朱玥)

一、回顾 2021:优质产品驱动高增,新车上市打开下沉市场

1.1、国内:新能源车需求爆发,预计全年销量达 348 万

根据中汽协数据,2021 年 1-11月国内新能源车累计销量 297.6 万辆,同比+177%;其中新能源乘用车累计 销量 282.5 万辆,同比+189%;商用车销量 15.2 万辆,同比增长 55%。

11月国内新能源车销量 45 万辆,渗透率升至 17.8%,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量 42.7 万辆,渗透率 19%,商 用车销量 2.3 万辆,渗透率 7%;1-11月新能源车渗透率合计 12.7%,同比+7.9pct,其中乘用车渗透率 14.8%, 同比+9.3pct,商用车渗透率 3.4%,同比+1.2pct;预计 12 月新能源车销量 50.5 万辆,其中乘用车销量 48 万辆, 商用车 2.5 万辆。

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供需紧平衡,环节分化,关注铁锂、三元

预计 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 348.1 万辆,同比+163%。按车型分,新能源乘用车销量 330.5 万辆,同 比+175%,商用车 17.7 万辆,同比+48.3%;按车企分,2021 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排名前三的企业分别为比 亚迪、特斯拉、上通五菱,预计销量为 61、49、45 万辆,同比分别+231%/+256%/+170%。

国产 Model 3/Model Y 已成为出口主力车型。2021 年 1-11 月新能源车出口 20.3 万辆,同比+175%,国产Model 3、Model Y 已成为出口的主力车型。11月新能源乘用车出口 2.92 万辆,其中 Model 3/Model Y/名爵 EZS/ 名爵 eHS 分别为 1.75、0.36、0.31、0.25 万辆。

优质车型涌现,驱动 2021 年销量高增。2021 年 1-11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前五的车型为五菱宏光 MINI 34.5 万辆、Model Y 12.9 万辆、Model 3 12.1 万辆、秦 PLUS DM-I 9.4 万辆、汉 EV 7.7 万辆,其中 Model Y 和 秦 PLUS DM-i 为 21 年新上市车型。2021 年 11月,国内当年新车型销量已达 14 万辆,占比当月新能源乘用车 销量的 38%。

1.1.1 分级别看,A 级车占比显著提升,验证优质产品推动放量逻辑

得益于新车上市和级别下沉,2021 年 A 级车占比显著提升。2021 年是国内新能源车中端市场崛起的元年, 1-11 月 A级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达 84.9 万辆,同比+159%;11 月 A 级车占比高达 39.3%,同比+14.4pct。

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供需紧平衡,环节分化,关注铁锂、三元

A 级车市场新车上市带动销量大幅扩容。纯电车型一方面得益于小鹏 P5、欧拉好猫等优质新车型的推出; 另一方面非新车型销量亦有明显增长,这反映中端 EV 车型正逐步被市场所接纳,新能源车主力市场正从高端 车型向中端车型逐步下探。

混动车型增长主要由比亚迪秦、宋两款 DM-i 车型贡献,凭借低购置成本、低油耗,秦 Plus DM-i、宋 Plus DM-i 逐步抢占燃油车市场,11 月两款车销量分别达 1.81/1.51 万辆。

2021 年 B/C级车型销量增速明显低于 A 级车型,一方面,在以 Model 3、新势力等优质车型的带动下,2020 年 B/C 级车型销量取得了较高的增长,基数较高;另一方面,2021 年具有竞争力的 B/C 新车上市较少。据统计, 11 月零售销量排名前五的 B/C 级新车型为 Model Y(2.31 万辆)、蔚来 EC6(0.35 万辆)、威马 E5(0.28 万辆)、 宝马 X3 BEV(0.28 万辆)、ID.6 CROZZ(0.22 万辆),Model Y 贡献 B/C 级新车型市场主要增量。

1.1.2 分城市看,下沉市场逐步打开,消费属性凸显

2021 年非一线城市销量占比明显提升,尤其是二、三线城市 Q1-Q3 销量占比已达 35.8%,同比+3.3pct,认 知驱动凸显。就 B/C 级车型来看,2021Q1-Q3 准一线、二线城市销量占比合计 52.5%,同比+13.9pct,这与特斯 拉和造车新势力等车企渠道逐步下沉、相关城市充电设施逐步完善等因素有关。

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供需紧平衡,环节分化,关注铁锂、三元

1.2、海外:产品+政策驱动销量同比高增,电车渗透率屡创新高

欧洲 2021 年整体需求依旧较为强劲、同比高增。2021 年 1-11 月欧洲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 179.5 万辆,同 比+75%,其中欧洲八国的渗透率持续上行至 11 月的 27%,全年渗透率达 19.5%,欧洲整体渗透率 14%左右。 受特斯拉交付节奏影响,呈现季度初走弱、季度末高增的趋势。预计 2021 年欧洲全年注册量 205 万,同比+61%。

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供需紧平衡,环节分化,关注铁锂、三元

美国缺芯影响下电车渗透率依旧快速提升。2021 年 1-11 月美国新能源车累计销量 55 万辆,同比+96%,虽 然下半年受缺芯影响增速放缓,但渗透率上行趋势不改,11 月美国电车渗透率 5.6%,再创历史新高,全年渗透 率达 3.9%,同比去年提升 1.7pct。预计 2021 年美国全年销量 63 万,同比+90%。

产品+政策双轮驱动海外销量同比翻倍。2021 年 1-11 月欧洲共上市新车型 40 款,累计贡献 14.3 万销量纯 增量,市占率 8%,其中特斯拉 Model Y 累计 2.2 万保持绝对领先,上汽名爵 HS、大众 CUPRA Formentor、现 代 IONIQ 5 以及奥迪 Q4 e-tron 累计销量破万,合计贡献 8.0 万纯增量。整体累计来看,1-11 月 Model 3 销量 10.9 万辆,市占率 6 %,大众 ID.3&4 合计销量 11.0 万辆,市占率 6.1%。

2021 年 1-11月美国共上市新车型 18 款,累计贡献 7.6 万销量纯增量,市占率 14%,其中吉普 Wrangler、 大众 ID.4、野马 Mach-E 月均销量达 4.5K、1.7K 和 2.2K,合计累计贡献 6.0 万增量,为上市新车型中的主力。 叠加拜登政府充电桩配套设施建设、全新新能源汽车补贴等政策计划,驱动 2021 年美国销量同比翻倍。(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二、2022 年车型展望:国内市场多点开花,欧美市场纯电涌现

2.1 国内市场:中、高端车型大量上市,全年 550 万以上销量应不存疑问

据我们不完全统计,预计 2021 年中-2022 年国内市场至少有 37 款新电动车型上市。相较于 2021 年,2022 年中端、高端市场均有大批优质车型推出,国内新能源车市场将迎来全面繁荣。

2.1.1 中端市场:产品丰富度和智能配置提升

中端纯电新车型的亮点主要体现在智能化、性价比、个性化。自 2021 年下半年起,以小鹏 P5、比亚迪海 洋系列、长城欧拉系列新车型、零跑 C11 为代表的 10-20 万元价位纯电车型纷纷上市,有望进一步激活中端纯 电车市场。

(1)智能化:L3 级自动驾驶已逐步向 10-20 万元车型渗透。小鹏 P5、零跑 C11、闪电猫三款新车型均支 持 L3 级别自动驾驶,配套的感知硬件数量也较此前同级别主打智能驾驶的车型明显提升,小鹏 P5(550P/600P 版)车型更是搭载 2 颗激光雷达,是 20 万元以下首款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其中,550P 版售价 19.99 万元)。

小鹏 P5:全球首款量产激光雷达智能汽车,打造“23 小时智能第三空间”。P5 是小鹏继 G3 后在中端市场 的又一力作,定位为针对家庭市场的 A 级智能轿车,补贴后售价 15.79-22.39 万元。

智能驾驶方面,P5 为全球首款量产激光雷达智能汽车,高配车型 550P/600P 搭载双激光雷达,最远探测距 离达 150 米,测距精度厘米级;采用 XPILOT3.5 自动驾驶辅助系统,搭载 13 个高清摄像头、5 个毫米波雷达、 12 个超声波传感器、2 个车规级激光雷达共 32 个传感器。

智能座舱方面,P5 应用最新 Xmart OS 3.0 系统,业内首创“全场景语音”,支持连续对话、可见即可说、 双音区识别等高阶功能,搭载高清 15.6 英寸悬浮触控屏、12.3 英寸全液晶仪表。另外,P5 打造“23 小时智能 第三空间”,可提供睡眠套装、观影套装、车载美食智能冰箱等座舱配件选装服务,满足车主其他个性化需求。

(2)性价比:相较于同级别燃油车性价比凸显。

性能上,一方面,新一代纯电平台在内部构造上更简约,纯电车型相较于同级别燃油车型“轴距/车身长度” 更低,座舱空间更大;另一方面,电动机运转时发出的噪声和振动远小于发动机,纯电车驾驶的平顺性和静谧 性明显更佳。

成本上,得益于 CTP、刀片电池等技术推动磷酸铁锂电池在中端车型的快速普及、纯电平台升级后推动生 产成本下降等因素,众多 10-20 万元段纯电新车型已实现与燃油车平价甚至性能更佳,零跑 C11 则是其中典型 代表。考虑到绿牌优势以及电耗成本远低于油耗成本,中端纯电车型性价比凸显。

零跑 C11:“越级满配纯电 SUV”,打造极致性价比。零跑 C11 定位为 B 级纯电 SUV,补贴后售价 15.98-19.98 万元。上市之初,零跑汽车就将 C11 定义为“越级满配纯电 SUV”,硬件配置超群。动力性能:双电机版最大 输出功率 400kW,最大扭矩 720N·m,零百加速时间最快可达 4.8s;NEDC 续航里程高达 610 公里。智能化: C11 可实现接近 L3 级别智能辅助驾驶。全系搭载两颗自研的凌芯 01 智能驾驶芯片,单颗算力 4.2TOPS,明显 优于主流的 Mobileye EyeQ4 2.5TOPS 的算力;配备 10 个高清摄像头、5 个毫米波雷达、12 个超声波传感器。 自 9 月底上市以来,C11 销量持续攀升,11 月 C11 订单已达 7005 辆,累计订单高达 18113 辆。

(3)个性化:差异化定位挖掘细分市场需求。产品的竞争力体现在对消费客群的认知,随着产品的不断推 出,车企开始对用户进行深入研究和精准定位,小鹏 P5 主打家庭用户;比亚迪海洋系列和广汽 Aion Y 主攻年 轻群体;长城欧拉猫系列则聚焦女性市场,在外观和功能上迎合女性车主诉求。

比亚迪海洋系列车型主攻年轻群体,对标长城欧拉的猫系列。首款车型海豚已于 8 月底正式上市。海豚是 基于 e 平台 3.0 推出的首款车型,定位 A0 级 BEV,补贴后售价 9.38-12.18 万元,续航里程包括 301/401/405km 三挡。设计方面,采用“海洋美学”设计理念;虽然为 A0 级车型,但其轴距高达 2.7m,内部空间明显较其他 A0 级甚至部分 A 级车更宽敞。动力性能方面,最大功率 70/130kW,百公里电耗 10.3kWh。自上市以来,海豚 销量逐月攀升,11 月零售销量已增至 8800 辆。2022 年,海洋系列还将有海豹、海狮、海鸥问世。官方将海豹 定义为犀利运动,海狮则定义为宽敞舒适,海鸥定义为灵动自由,车型矩阵持续完善。

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供需紧平衡,环节分化,关注铁锂、三元

长城欧拉定位为“全球最爱女人的汽车品牌”,无论是外形还是功能上都贴合女性审美和需求。2022 年长 城欧拉有望发售闪电猫、芭蕾猫、朋克猫三款车型,我们预计车型或将覆盖 A0-B 级,主力价位段预计在 15-20 万元。

芭蕾猫:外观与大众早期的甲壳虫有相似之处,复古色彩明显;配套 L2+级别辅助驾驶系统。预计有望于 2022 年上半年交付。

闪电猫:定位为 20 万元级纯电轿跑,价位预计 20 万元左右。外形现代感强烈,还配备了无框车门与电动 升降尾翼;配套 L3+级别辅助驾驶系统;动力性能方面,闪电猫搭载双电机,零百加速时间可达 3.5s,NEDC 综合续航里程最长可达 700km。有望于 2022 年二季度交付。

朋克猫:采用“经典复新主义美学”设计理念,外观上采用简约复古的车身弧度和连贯、柔美的车身曲线; 内饰采用游艇式设计,一体式贯通大屏、中控面板悬浮无线充电和悬浮阅读灯,有望于 2022 年二季度发布。

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供需紧平衡,环节分化,关注铁锂、三元

插混车型低购置成本和低油耗优势显著,叠加智能化装备,加速替代燃油车。2021 年比亚迪推出两款 A 级 PHEV 车型秦 Plus DM-i、宋 Plus DM-i,凭借低购置成本和低油耗优势已逐步替代 A 级燃油车市场。2022 年比 亚迪、长城、长安、奇瑞等多家厂商将有多款 10-20 万元 PHEV 车型推出,抢占燃油车市场。

2.1.2 高端市场:硬件配置大幅升级,长续航快充主导电池技术

相较于 2021 年,2022 年国内高端电动车市场将有大批优质车型上市,除了以蔚小理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 持续推进外,自主品牌、合资品牌皆大幅发力。2022 年高端电动车车型的突出特点主要体现在:

智能硬件配置上,激光雷达逐步成为高端车型标配,芯片算力较前代车型大幅提升

自动驾驶芯片方面,英伟达新一代自动驾驶芯片 Drive Orin 逐步普及,蔚来 ET7、ET5、威马 M7 均搭载 4 颗 Orin 芯片,实现 1016TOPS 的超高算力。传感器方面,一方面是数量较前一代车型有所提升,另一方面激光 雷达逐步普及。蔚来 ET7、ET5、小鹏 G9、威马 M7、北汽极狐阿尔法 S(华为 Hi 版)、长城沙龙机甲龙等车型 均搭载激光雷达,长城沙龙机甲龙甚至搭载 4 颗激光雷达。

电池创新推动续航里程向 1000km 迈进,快充普及提升充电效率

电池创新推动续航里程向 1000km 迈进,蔚来 ET7、ET5、智己 L7、广汽 Aion LX PLUS 均推出了续航超 1000km 的版本:ET7、ET5 的 1000km 版车型均搭载半固态电池,智己 L7 高配版、Aion LX PLUS 电池采用掺 硅补锂技术,通过提高负极的比容量提升能量密度。高电压平台渗透率提升,快充逐步普及,小鹏 G9、极狐阿 尔法 S(华为 HI 版)、长城沙龙机甲龙分别能实现 195km/10min、200km/5min、401km/10min 的充电效率。

分车企看,2022 年为新势力放量大年,产品竞争力较前一代车型有了质的提升。2022 年各家新势力车企在 高端车型上均有明显突破:蔚来首次推出轿车 ET7、ET5,ET5 直击 25 万元+走量市场;小鹏、威马、哪吒均有旗舰级车型推出,推动品牌定位向上。总体上看,此轮新车型较前一代车型在动力性能、续航能力、智能驾 驶等方面均显著提升,激光雷达、超长续航、200km/5min 快充是突出看点。

自主品牌:纷纷推出新能源高端品牌,科技公司赋能提升智能化体验。2021 年起,以上汽智己、吉利极氪、 北汽极狐、东风岚图等多家由自主品牌打造独立的新能源高端品牌相继问世,将电动车视为品牌向上的有力抓 手。另外,上汽联手阿里巴巴和张江高科打造上汽智己、北汽联手华为打造阿尔法 S(Hi 版)、联手华为打造赛 力斯,提升智能化性能。

2.2、欧美市场:纯电车型涌现,皮卡有望成为美国市场新增量

2.2.1 美国市场:大车型占比高,电动皮卡崭露头角

本轮美国市场新车型以 B 级及以上车型为主,带电量较高。据不完全统计,2021H2-2022 年欧洲、美国市 场将分别至少有 30 余款电动新车型上市。从车型结构上看,中国和欧洲市场集中在 A-C 级车市场,且各级别 车型分布较均衡;而美国市场则以 B 级及以上车型为主,甚至有多款 D 级车型,单车带电量较高。

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供需紧平衡,环节分化,关注铁锂、三元

皮卡动力性能强劲、能耗较高,电动皮卡带电量多在 100kWh 以上。皮卡是美国汽车市场的一类主要车型, 占总销量近两成份额,其主要特点在于:座舱空间和后箱装载空间大、能承受较大负重;动力性能强劲,适用 于多种路况,因此,皮卡能耗较大,电动皮卡带电量多在 100kWh 以上。此前美国市场一直缺乏优质的电动皮 卡。

2022 年将是美国电动皮卡市场爆发之年,有望成为销量新增长点,并带动带电量进一步提升。2021H2 起 美国市场将有多款纯电动皮卡车型上市:1)Rivian R1T:为全美第一款电动皮卡,截至 2021 年 11 月底已交付 336 台,预计 2022 年开始放量。2)福特 F-150 Lightning:截至 9 月预定量(100 美元定金)超过 13 万辆,随 后福特将该车型 2024 年产量目标从 4 万调增至 8 万,说明预定量超公司预期,预计 2022H1 量产。3)特斯拉 Cybertruck:截至 8 月,Cybertruck 预定量达 126 万辆,预计 2022 年底量产,2023 年交付。

2.2.2 欧洲市场:此轮新车型周期以纯电车型为主,带电量将有显著提升

新一轮优质纯电车型开始投放,带电量将显著提升。目前欧洲新能源车销量结构中 PHEV 占比较高,10 月 欧洲 PHEV 销量占新能源车总销量比重高达 39%,一方面由于 PHEV 作为过渡车型,是欧洲整车厂满足短期内碳排放考核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此前相当一部分纯电车型还是基于油改电平台开发,无论是续航能力还是 动力性能均偏弱。自 2021H2 起,随着大量基于纯电平台开发的优质纯电车型开始投放,有望带动销量和单车 带电量双升。(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供需紧平衡,环节分化,关注铁锂、三元

三、2022 销量展望:中国稳增,海外放量,全球电动浪潮趋势坚定

3.1、国内补贴贯穿 2022 年全年,保守预计行业同比+62%

3.1.1 政策端:补贴门槛要求不变,补贴时间贯穿全年

国内方面,政策端 2022 年新能源车补贴端门槛要求不变,金额退坡 30%,补贴时间突破 200 万辆限制, 贯穿 2022 年全年。12 月 31 日,财政部等四部门发布《关于 2022 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 明确2022年新能源车技术指标体系框架及门槛要求不变,2022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在2021年基础上退坡30%; 城市公交、道路客运、出租(含网约车)、环卫、城市物流配送、邮政快递、民航机场以及党政机关公务领域符 合要求的车辆,补贴标准在 2021 年基础上退坡 20%。对于 C 端消费的乘用车而言,最高单车补贴从 1.8 万元减 少至 1.26 万元,单车减少 5400 元。通知明确改以 2022 年 12 月 31 日作为补贴终止日,这也预示着补贴规模从 原来的预期的 200 万辆放开上限,改以贯穿全年,初步预计这会增加一倍财政补贴。我们预计国家除考虑产业 发展规划、市场销售趋势以及企业平稳过渡等因素,也是在原材料上涨压力下对车企的一种减负。

3.1.2 车型端:新车集中上市带动下游放量

新势力 Tesla 产能扩张出口增加,蔚来、理想、小鹏新车集中上市;传统车企极氪、智己、赛力斯高端品牌 放量元年;大众、奔驰、宝马、通用等合资品牌纯电平台上量,带动行业共振。2022 年新上市全新车型超 20 款,我们预计 2022 年新能源车销量超 560 万辆,环比+62%。

3.2、欧美补贴和法规共振,主流车企转型放量

3.2.1 欧洲德法补贴延期,碳排放压力持续

欧洲方面,德、法补贴政策相继延期,利好 2022 年销量增长。德国方面,11 月新联邦政府提交的联盟协 议中表示,在环境奖金(6000 欧元)不变的基础上,创新奖金(3000 欧元)有效期由 2021 年底延至 2022 年底, 即单车最高 9000 欧元补贴明年继续生效。法国方面,10 月底法国政府宣布当前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有效期由 2021 年底延长至 2022 年 6 月 30 日,退坡计划延后执行,即单车最高 6000 欧元补贴明年年中前继续生效。

排放下行压力较大,供给端车企电车推出不遗余力。2019 年欧盟制定了新注册乘用车 95g CO2/km 的碳排 放要求,目前各国均未完全达标。德国方面,NEDC 测算方式下,碳排放逐步下行,但依然超目标近 10g/km; 法国方面,WLTP 算法下,11 月新注册车碳排放下行至 101.2g/km,环比-0.8g/km,今年已五次达成 2021 年碳 排放目标,但要完成全年目标依然需要保持。

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供需紧平衡,环节分化,关注铁锂、三元

3.2.2 美国政策+车型双轮驱动,2022 年销量同比继续翻倍

预计拜登政府单车最高 1.25 万美元税收抵免政策 2022 年生效,补贴延期不影响全年放量。叠加福特 F-150 Lightning、Rivian R1T 等电动皮卡车型集中上市放量,将带动美国电动皮卡市场销量的爆发。政策+车型双轮驱 动美国 2022 年销量同比高增,预计将维持同比翻倍以上的态势。

3.3、全球开启电动浪潮,2021-2025 CAGR>36%

展望 2022,我们预计全球新能源车销量达 961 万辆,分车型来说,乘用车销量为 936 万辆,商用车销量 25 万辆;从渗透率来说,21 年全球渗透率预计 8%,其中中国渗透率整体领先于欧美,达到 15%;预计 2022 年全 球三地共振,全球渗透率达到 12%;从车型结构来说,中国 DM-i 等混动车型的推出将带动 2022 年混动占比提 升 2pct,但是随着欧美纯电平台车型大量上市,预计全球混动占比将下降 2pct 至 28%。

长期看,全球开启电动浪潮,趋势坚定,空间巨大。2025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实现 2108 万辆,复 合增速 36%。其中,中国体量最大,达到 755 万辆;美国增速最高,复合增速 63%。

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供需紧平衡,环节分化,关注铁锂、三元

季度性来看,预计 2022 年全球分季度销量分别为 177、221、249、289 万辆,年初受到国内春节、海外元 旦等长假影响,环比-15%,二季度若美国政策落地实施,叠加国内新车上市、法国补贴抢装,预计会带来环比 25%的强势增长。渗透率来看,受益于新能源车型的不断推出和市场认知驱动,预计渗透率季度性变化延续 21 年季度性快速提升的态势,从 10%提升至 14%,全年渗透率达到 12%。

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供需紧平衡,环节分化,关注铁锂、三元

四、锂电展望:铁锂、高镍驱动行业高增

4.1 锂电 2022 年总需求达到 803GWh,2021~2025 CAGR 35.8%

4.1.1 2022 年电动车电池采购需求为 533GWh,同比增速+62%

全球电动化大幕拉开,预计2021年全球电动车锂电装机量为274GWh,其中乘用车246GWh,商用车28GWh, 叠加装机冗余和渠道库存后采购需求达到 329GWh;2022 年电动车电池采购需求为 533GWh,同比增速+62%; 2025 年全球电动车锂电采购需求为 1367GWh, 2021~2025 CAGR 42.7%,高于电动车销量增速 6.9pct。

从单车带电量来说,中国由于 A 级以下车型占比达到 37%,因此纯电车型单车带电量在 2019 年起稳定在 47-49 度,无显著提升;海外在皮卡、纯电新平台车型的不断带动下,2021 年起单车带电量爬升较快。

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供需紧平衡,环节分化,关注铁锂、三元

从行业总体需求来说,预计 2022 年小动力、消费锂电、电力系统储能、通信储能的电池需求分别为 78、 95、81、16GWh,对应同比增速分别为 23%、7%、60%和 50%,叠加电动车需求全球锂电总需求为 803GWh。

4.2 铁锂、高镍三元继续挤压中镍空间

国内电动车随着 Tesla Model 3、Model Y 以及小鹏 P7 等铁锂版本推出,价格下沉性价比提升,打开销量空 间,带动 21 年铁锂占比超过 48%;海外 Tesla NCM8 系放量以及 Tesla NCA 带动高镍占比快速提升,2022 年高 镍占比超 25%。

从电池占比来说,三元和铁锂占比共同挤占 LCO、LMO 的份额,消费、通信储能、小动力转型 LFP 和三 元为趋势;从同比增速来说,预计 2022 年铁锂同比增速 59%,超过三元 7pct。

以细分种类增速来说, 21 年-23 年高镍增速达到 115%、83%和 61%,其次铁锂增速为 82%、59%和 38%, 均快于锂电总需求同比增速,是最值得投资的两个细分赛道。

五、投资策略

从材料需求来说,三元对于 LFP 而言,碳酸锂的需求较高,而对隔膜、负极、电解液等的需求较少,但对 品质的要求更高。

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供需紧平衡,环节分化,关注铁锂、三元

从四大材料的需求来说,考虑到电池的合格率、行业库存等影响,我们测算得到 2022 年全球对于正极的需 求为 213 万吨,其中 LFP、三元、LCO 的需求分别为 90、85、38 万吨;对于负极的需求为 120 万吨,我们预 计人造石墨、天然石墨和硅碳的需求分别为 68、49、3 万吨;对于电解液的需求为 95 万吨;隔膜的需求为 151 亿平。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