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河南老汉收留日本伤兵,当兄弟供养47年,他回国后怎么报答的?

1946年的一天,在豫西南的一个小镇上,村民孙邦俊像往常一样赶着马车,拉着他上山采来的野菜到集市上售卖。当他把摊位摆好时,抬头一看,发现一个人蜷缩在角落里,身上脏兮兮的,十分可怜。孙邦俊忠厚老实,一向喜欢助人为乐,他不忍看到这一幕,于是站起身来,准备到那个乞丐跟前询问他的状况。

河南老汉收留日本伤兵,当兄弟供养47年,他回国后怎么报答的?

日军士兵乞讨

“我说孙邦俊,你可千万别去!”孙邦俊刚起身就被一旁的人叫住了。

“怎么?”孙邦俊想不通,大家都是穷苦人家出身,生逢乱世更加举步维艰,能帮一把是一把,有什么不能去的。

知道你心好,他可是个日本兵!

”身边人继续劝阻道。

孙邦俊细细一看,可不是嘛,刚才没看仔细,角落里那个乞丐穿着一身破旧的日军军服,不是日本兵还能是什么。

身边人接着说道:“

这个日本兵也不知道从哪来的,在镇子上待了有段时间了,叽里呱啦跟乡亲们要吃的,乡亲们厌恶他,有的朝他吐痰,有的向他扔石头,抗战胜利了,可没人再怕他。

听到这里,孙邦俊心里犯起了嘀咕,他想知道,眼前这个日本兵到底是哪里来的。

河南老汉收留日本伤兵,当兄弟供养47年,他回国后怎么报答的?

日军合照

日本伤兵的来历

这个在小镇上苟延残喘的日本兵,名叫石田东四郎,出生于日本秋田县增田町,那里拥有日本最深的湖泊田泽湖,还是日本名犬秋田犬的发祥地,是世界上第一个将“撸狗”当做景点的地方。

石田在秋田县长大,后进入东京农学院读书,按照他的成长轨迹,原本他应该是农业领域的专家。然而在日本军国主义思想的煽动下,石田应征入伍,成为侵华日军中的一员。

初到中国时,石田的想法还十分天真,他认为日军发动的是“正义的战争”,是来“

帮助中国变得更好的

”。不过随着战事的推进,

石田逐渐意识到日军进行的是赤裸裸的侵略,日军所到之处,大肆屠杀中国百姓,抢劫财物,无恶不作。

石田开始怀疑这支部队,怀疑自己。

在一次与中国军队的作战中,石田负伤了。这原本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石田的身体出现了偏瘫,久病不愈。他原本想自己了结,但拿不出勇气,好死不如赖活着。

河南老汉收留日本伤兵,当兄弟供养47年,他回国后怎么报答的?

日军伤兵

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日军看他失去了利用价值,直接把他抛下,让他自生自灭。石田看着部队远去的背影,心里有一种难以表达的痛苦,

日本国内还有他挚爱的父母,但他恐怕再也回不去了。

无奈之下,石田只好拖着病体一路行乞,来到了河南。不过随着1945年日本战败,石田的日子变得艰难起来,他发现中国百姓的眼神里不再有畏惧,取而代之的是对他的深恶痛绝,朝他扔臭鸡蛋、烂菜叶是常有的事。石田也不反抗,反而拿起臭鸡蛋就往嘴里塞,毕竟活命才是他的头等大事。

孙邦俊来到集市上的这天,石田早已饥寒交迫,窝在角落里等死。虽然有村民们的劝阻,孙邦俊还是来到石田身边,递给他一个窝窝头。正在孙邦俊准备离去时,石田一把抓住了他的衣角,向孙邦俊示意,希望能收留自己,

毕竟他是头一个主动给自己窝窝头的人

孙邦俊心里还是放不下芥蒂,只顾自己往前走,石田就在后面爬着跟。孙邦俊看着实在不忍心,只好把石田背起来,背回了自己家。

这下,村子里可热闹了。

河南老汉收留日本伤兵,当兄弟供养47年,他回国后怎么报答的?

50年代的河南农村

爷孙三代,供养47年

“孙邦俊啊,你救谁不好,非要救个日本兵,那些深仇大恨你都忘了?”

“人家日本人都不管他的死活了,你还要管,不是自找没趣嘛!”

你倒是把人救了,哪天日本子再打回来,跟他一起合计着害村里人,你能承担得起责任吗?

村民们堵在孙邦俊门口,叽叽喳喳的,非要把这个日本伤兵弄走。

孙邦俊当然知道乡亲们的不满,他撩开门帘,有些无奈地说道:“我去过警察局了,人家说现在日本已经投降了,不能再抓日本兵了,最好的办法还是把他送回去。可我又听不懂他说话,不知道他从哪来,更不知道该把他送到哪去。”

而且他现在有伤,把他扔出去让他自生自灭,我实在狠不下这个心

。”孙邦俊继续说道。

河南老汉收留日本伤兵,当兄弟供养47年,他回国后怎么报答的?

日军啃食玉米

见孙邦俊不妥协,村民们又向他普及了

农夫与蛇

东郭先生与狼

的故事,告诫他不要当农夫和东郭先生,免得被蛇、狼伤了性命。但乡亲们好说歹说,孙邦俊还是坚持把石田留在自己家中。

“死脑筋!”乡亲们气急了,拿孙邦俊没有办法,只好一哄而散。

孙邦俊供养着石田,原本以为只是多一双筷子的事情,但随着石田的伤情越来越严重,精神方面也受到了影响,甚至成了个“憨憨”,孙邦俊只好带着他去看病,一来二去,竟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好在石田配合治疗,偏瘫竟奇迹般地痊愈了。

在那段时间,为了让石田尽快康复,孙邦俊成天端屎端尿,夜里不知道起来多少次。

河南老汉收留日本伤兵,当兄弟供养47年,他回国后怎么报答的?

孙邦俊的儿媳

石田伤好后,孙邦俊认为他好歹是一个男人,也算家里的一个劳动力,于是给他安排了一些农活。但也不知道怎么的,石田不仅干不了重活,连一些简单的活计也学不会,

只能待在家中,过着“祖宗”般的生活,衣来张口,饭来伸手。

村民们看石田如同废人一般,更理解不了孙邦俊当初的决定,闲话传得越来越多,纷纷断绝了与孙邦俊的来往,甚至连小孩都不让到孙家玩耍。

有些人甚至认为,孙邦俊之所以这么照顾这个日本兵,一定是日本兵私下给了他一笔钱财。

于是一些游手好闲的混子偷偷溜入孙家,想要窃取钱财,结果发现孙家一贫如洗,连米缸子都是空的。这帮人哪里知道,为了照顾石田,孙家早已债台高筑,

连孙邦俊的孙子孙保杰考上师范大学,也因为家里有日本伤兵没有通过政审,与大学擦肩而过。

河南老汉收留日本伤兵,当兄弟供养47年,他回国后怎么报答的?

农村生活

面对村里人的非议,孙邦俊一直有自己的想法,他认为战争已经结束了,这个日本兵也是一条人命,

“以德报怨”才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

。因此到1964年,孙邦俊临终前还反复叮嘱家人,一定要好好照顾石田,如果可能的话,把他送回日本,和亲人团聚。

孙邦俊去世后,孙子孙保杰接过了照顾石田的任务,悉心呵护着这个“老憨叔”。为了照顾他,孙保洁失去了与很多女孩子谈恋爱的机会,直到30多岁才娶妻生子。在孙保洁看来,这个“老憨叔”早已是孙家的一份子,是密不可分的一家人。

就这样,孙家照顾了石田整整47年,无怨无悔。

河南老汉收留日本伤兵,当兄弟供养47年,他回国后怎么报答的?

石田东四郎

送日本兵回国

1972年,中日恢复正常邦交,民间交往步入正轨。

得知这一消息后,孙保杰立刻展开行动,向外界公布石田的身份,寻求社会力量的帮助。

然而由于信息技术不发达,直到1992年,石田的身份才被最终确认。

1992年4月,一个日本访华团到河南进行地方访问。孙保杰知道后,立刻到郑州将家中有日本兵的事情告知相关部门。相关部门得知这一情况后,在一次活动中与日本访华团进行了沟通。

好巧不巧的,日本访华团有一个侵略过中国的老兵,曾和石田同属一个部队,他高度怀疑当年失踪的石田正式被孙家供养47年的日本兵。一行人来到孙家后,这个老兵一眼就认出了石田,告诉大家他叫石田东四郎,是日本秋田县人士。

可是石田一直精神不太正常,当时又是八十多岁的老人了,只能记得母亲和哥哥的名字,其他的一概不知,更别说具体的家庭地址了。于是,为石田的寻亲之路陷入了僵局。

河南老汉收留日本伤兵,当兄弟供养47年,他回国后怎么报答的?

石田东四郎的经历

不过这件事情并没有拖太久,我国方面对石田进行了“DNA”鉴定,在结合日本国内的资料,政府终于找到了石田的亲哥哥。

不久后,石田的哥哥来到河南,见到了原本以为已经死亡的石田东四郎,兄弟二人抱作一团,泪流满面。

石田的哥哥当即决定要接他回国,但此时的石田犯了难,孙家照顾他47年,这时他离开是不是太自私、太无情了。但孙保杰反而觉得这是一件大好事,“老憨叔”年迈了,落叶归根才是他的最好选择。

他也不会要求回报,就当做了一件平常事吧。

1993年,石田如愿回到国内,当他诉说完自己这些年的经历后,秋田县的人大为感动,纷纷捐出款项,筹集了500万日元,交给了孙保杰。孙保杰自然不会接受,他拿着这笔巨款来到当地政府,交给了组织,被用来为孙保杰的家乡太山庙镇修建植物园和学校。

石田东四郎也不忘回报孙家人,后来孙家子孙到日本留学,石田为报答旧恩,提供了不少资助。

好战者亡,忘战者危,侵华日军的罪恶永远不会被抹去,但和平才是两国百姓均渴望的存在。中国人民用行动告诉世界,我们是个友善的民族,懂得以德报怨。我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如果和平被打破,我们仍会举起刀枪,像无数革命先烈一样,上阵杀敌、保家卫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