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日军包围胶东区委,参谋长率部到敌后放火,保障了区委2000人转移

1941年,胶东区委被日军重兵包围,5旅参谋长掩护机关撤离。为了吸引敌人注意力,他率部摸到敌人背后,在日伪军据点内放火,故意弄出动静来。日伪军回防途中,他又率部歼灭了100多名日军,掩护了区委机关转移。

日军包围胶东区委,参谋长率部到敌后放火,保障了区委2000人转移

这位机智过人的参谋长名叫贾若愚,四川合江人,出身贫苦。在他很小的时候,生母就不幸病逝了,他的父亲养不活他,将他过继给自己的叔叔。虽然贾若愚成了二叔的养子,却没少一点爱,他的爷爷送他读了私塾。

就此贾若愚得以读书求学,开阔了自己的眼界,从书中得知了革命的思想。在师范学校期间,贾若愚一边刻苦学习,一方面也在积极探索着救国救民的道理。在同学的影响下,贾若愚开始投身学生运动,确定了自己的正确信仰。

日军包围胶东区委,参谋长率部到敌后放火,保障了区委2000人转移

在贾若愚16岁那年,正式光荣入党,开始从事地下工作。2年后,18岁的贾若愚接到上级一道命令,去往黔系军阀部队中从事兵运工作。面对组织的信任,贾若愚选择了接受,改名换姓潜入黔系军阀部队中,当了普通士兵。

1935年,身为国民党85师机枪连代连长的贾若愚,在湖北来凤一带,同红军大部队遭遇。他派人同红军取得了联系,上级命令:“贾若愚同志找好机会,率部起义。”当晚,贾若愚同红4师负责人见面,率部投诚了红军。

日军包围胶东区委,参谋长率部到敌后放火,保障了区委2000人转移

红军战友们热烈欢迎了贾若愚,一位首长亲自接见了他,问他的名字怎么写?贾若愚写下自己的名字,这位首长说:“若愚,若愚,这个名字寓意不好,不如我给你改个名字吧。”首长泼墨写下“贾若瑜”,寓意为“美玉”,从此贾若愚改名为贾若瑜。

到了全面抗战时期,贾若瑜奔赴山东抗日前线,担任了山东纵队5旅参谋长,在抗日前线奋战。1941年,八路军刚刚取得了一次大捷,引起胶东地区日伪军的忌惮。日伪军四处派出特务,探查八路军胶东区委的下落,没想到真被这群畜生找到了。

日军包围胶东区委,参谋长率部到敌后放火,保障了区委2000人转移

日伪特务向日军司令部报告,当晚日伪军纠集了重兵,朝着胶东区委驻地杀来。八路军侦察员得知敌情时,日伪军已经设下层层包围圈,将胶东区委团团包围起来。在危急时刻,贾若瑜接受命令,率部掩护区委撤离。

面对数倍于己的日伪军,区委多是妇女、伤员、老人、小孩,硬拼是突围不出去的。为了区委机关能够撤离,贾若瑜想到了一个好主意,他认为:“日伪军兵力集合,后方一定空虚,可以打后方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日军包围胶东区委,参谋长率部到敌后放火,保障了区委2000人转移

说干就干,贾若瑜率部趁夜摸到敌人背后,迅速攻下几个日伪军据点。然后,贾若瑜故意把日伪军据点内的物资点着,吸引前方日军的注意力。前方日军指挥官看到后方据点内,燃起了熊熊大火,立马命令部队回援。

就在日伪军回援途中,突然路边响起了机关枪声,正是埋伏的贾若瑜所部。机关枪朝着日伪军喷射火舌,很快扫死一片敌人,贾若瑜也不恋战,命令“撤退”。这次“围魏救赵”,贾若瑜率部歼敌100多人,吸引了日伪军大部队的注意。

日军包围胶东区委,参谋长率部到敌后放火,保障了区委2000人转移

趁着日伪军不注意,胶东区委机关2000多名同志迅速跳出敌人包围圈,安全撤离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