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宝宝腹泻时,比起止泻更重要的是做好这件事

冬季是宝宝腹泻高发期,轮状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受凉、过敏等等都可能是导致腹泻的原因。若不能找到有效的护理办法,使宝宝腹泻反反复复、久不能愈,就会影响生长发育。很多家长都会把「止泻」当做孩子腹泻后最重要的护理手段。其实,宝宝一旦发生腹泻,预防脱水更重要。下面就来教教大家应对宝宝腹泻的正确方法。

本期嘉宾

宝宝腹泻时,比起止泻更重要的是做好这件事

高源

武汉儿童医院

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担任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幼微创专业委员会小儿消化微创学组、委员,湖北省肝胆疾病学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湖北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委员。

擅长小儿消化系统疾病和小儿内窥镜的诊治,尤其对急慢性腹泻病、牛奶蛋白过敏、腹痛、消化道出血、呕吐、便秘、黄疸的诊治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宝宝为什么会腹泻?

儿童腹泻是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主要是病毒,其次细菌、寄生虫和真菌。

01

感染因素

1、病毒感染

病毒性肠炎的主要病原体为轮状病毒,此外,还有星状病毒、诺如病毒属、肠道病毒等。

2、细菌感染

细菌性肠炎的常见致病菌主要有致腹泻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耶尔森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3、真菌感染

致腹泻的真菌有念珠菌、曲菌、毛霉菌等,婴儿以白色念珠菌性肠炎多见。

4、寄生虫

常见有蓝氏贾第鞭毛虫、阿米巴原虫和隐孢子虫等。

5、抗生素相关腹泻

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会引起肠道菌群紊乱,致病菌大量繁殖,从而引起腹泻。

02

非感染因素

1、饮食因素

喂养不定时,饮食量不当。

过敏性腹泻,如对牛奶或大豆制品过敏常引起腹泻。

乳糖酶缺乏,肠道对糖的消化吸收不良而引起腹泻。

2、气候因素

气候骤凉、骤热会导致肠道蠕动增加,消化液分泌减少,而引起腹泻。

宝宝腹泻如何治疗?

腹泻病因众多,所以治疗的规范化和个体化尤为重要。常用治疗方法主要为补液治疗(口服补液、静脉补液)、饮食治疗、补锌治疗、药物治疗等。

补液治疗

各国指南都指出,补液是治疗儿童腹泻病的关键,目的是预防脱水,防止电解质紊乱。宝宝腹泻开始,就应口服补液以预防脱水,直至腹泻停止。

重度脱水或无法口服补液的患儿可采用静脉补液,无静脉输液条件的宝宝可通过鼻饲管补液。

饮食治疗

当宝宝出现腹泻时,很多家长常为了减轻宝宝胃肠负担,而限制宝宝进食。殊不知,过度限制饮食只会让宝宝陷入“腹泻-营养不良-腹泻”的恶性循环。

宝宝在补液后应尽早恢复进食,早期进食可缩短腹泻进程,改善患儿的营养状况。可以遵循少量多餐的原则,给予与宝宝年龄匹配的饮食,不推荐高糖、高脂的食物。

03

补锌治疗

宝宝在进食后可补锌治疗,因为腹泻导致锌丢失增加,补锌治疗有助于改善临床预后,减少复发。

04

药物治疗

吸附剂:蒙脱石散等常用于儿童急性水样腹泻,可缩短腹泻病程,减少排便次数和排便量。

抗分泌药:消旋卡多曲等常作为口服补液的辅助治疗用药,一般餐前服用,可缩短急性水样腹泻患儿病程。

益生菌制剂:也称为微生态疗法,指南推荐腹泻早期给予益生菌治疗,如布拉酵母菌可缩短急性水样腹泻患儿病程,减少住院时间。

抗生素:只有在确定病原体或者临床诊断情况下才可使用,而且大多数病原菌所致的急性腹泻具有自限性(疾病在发生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靠机体调节能够控制病情发展并逐渐恢复痊愈),故抗生素不作为儿童腹泻的常规治疗药物。

知识点

对于益生菌、抗生素、吸附剂这些药物的服用可是有一定技巧,正确服用才能发挥最大药效哦。

高温会使益生菌失去活性,所以服用益生菌类药物时,要使用温开水送服,抗生素会抑制益生菌活性,合用抗生素时需要间隔2-3小时。

对于蒙脱石散类的的吸附剂,因为该类药物具有吸附性,所以益生菌制剂需与此药间隔1小时再服用。

当同时服用3种药物时,建议的顺序是:抗生素-吸附剂-益生菌制剂,每种药间隔1小时以上。

恰当的预防对于减少宝宝腹泻至关重要,主要有以下预防措施:

1、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2、提倡母乳喂养。

3、积极防治营养不良。

4、合理应用抗生素。

5、轮状病毒疫苗的应用。

宝宝腹泻时,比起止泻更重要的是做好这件事
宝宝腹泻时,比起止泻更重要的是做好这件事

图片来源:摄图网

编辑 叶静

审核 柳芳 向秀

监制 洪燕 刘征 李菁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