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于右任的布鞋,是对发妻高仲林的思念,她等了他一辈子,始终未嫁

每逢清晨,总能看到一个老人家坐在自家门口的石头上,面向东方,长时间的凝望,发出一声声长叹!

这个老人家就是于右任的妻子高仲林,那个等了他一辈子的女人,始终挂念着他的妻子。

于右任的布鞋,是对发妻高仲林的思念,她等了他一辈子,始终未嫁

一、包办婚姻,从陌生到彼此熟悉

于右任的母亲去世的时候,他还不满2岁,这时自己的父亲必须要外出谋生。所以于右任的生母赵太姐,在自己临终前,便将自己唯一的儿子交给了自己的弟妹房氏,希望她能够代替自己抚养儿子。

虽不是亲生母亲,但房氏却将于右任当成了亲儿子抚养,最后房夫人不负所望,承担起了于右任的生活和教育。

于右任的布鞋,是对发妻高仲林的思念,她等了他一辈子,始终未嫁

随着于右任逐渐长大,房太夫人开始操劳他的婚事,着手为他介绍对象,房太夫人给他介绍的对象便是高仲林,高仲林虽然不是什么富家小姐,但是模样也还算周正,手脚非常勤快。

18岁那年,于右任与高仲林成亲了,漂亮的高仲林对于右任也十分的中意,他虽然家境不好,但他却是当地有名的才子,对于这样的一桩婚事,她内心是十分高兴的。

于右任的布鞋,是对发妻高仲林的思念,她等了他一辈子,始终未嫁

对于于右任来说,高仲林显然不是自己爱的对象,对于包办婚姻,虽然自己没有反对,但却也不是很赞同。

直到结婚之后,因为长时间的接触,两人从陌生到熟悉,最后再真正成为了夫妻,颇有好感的两人先结婚后相爱。

于右任的布鞋,是对发妻高仲林的思念,她等了他一辈子,始终未嫁

二、两岸分离,思念的人只有叹息

1949年,于右任被迫离开大陆,自己的妻子高仲林和长女于秀芝留在了西安。

妻子高仲林总是惦记着丈夫于右任,总盼着他能回来,丈夫于右任去了台湾整整二十多年,老人无时无刻不在念叨,不知他有没有人照顾,自己曾经给他缝制的布鞋合不合脚。

于右任的布鞋,是对发妻高仲林的思念,她等了他一辈子,始终未嫁

而在海峡对岸,于右任对家人的思念也从未停止,有时甚至夜不能眠,常念道:我好想他们啊!

1958年,恰逢两人结婚60周年,苦于两者分离无法团聚,于右任写下了《忆内子高仲林》这首诗来怀念妻子。

“两戒河山一枝萧,凄风吹断咸阳桥。白头夫妇白头泪,留待金婚第一宵。”

于右任的布鞋,是对发妻高仲林的思念,她等了他一辈子,始终未嫁

1961年,他给一位老朋友写信说:“今年是她的寿辰,可惜我不在大陆,她的生日一定会很冷,应该不会有人理睬她的,想到这一点,我十分伤心。”

一年后,于右任已八十四岁,体弱多病,心中悲苦,自知今生已不能重返大陆,但又割舍不下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放不下结发妻子和亲朋故友。

后来写下著名的长诗《望大陆兮》来表达自己对祖国的思念,这首诗何尝不是对自己发妻的怀念。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三、与世长辞,发妻缝制的布鞋始终藏于保险箱

1964年11月10日,于右任与世长辞,享年86岁,他在台湾银行存有一个保险箱,人们都以为里边是十分值钱的东西。

当他的长子打开父亲的保险箱时,所有的人都倍感心酸,里面没有任何和钱财有关的东西。

保险箱里除了于右任的日记和信件,只有一批欠款的账单,剩下的就只有他在大陆的夫人,高仲林曾经为他缝制的布鞋,这或许是他最为珍贵的东西!

于右任的布鞋,是对发妻高仲林的思念,她等了他一辈子,始终未嫁

于右任去世以后,他的遗体被埋葬在台北最高的大屯山上。后来,台湾的登上队员在海拔3997米的玉山顶峰,为他竖立起一座面向大陆的半身铜像。

这也是了却了于右任的临终遗愿,尽管无法和自己的家人团聚,但能够在高山之巅远远眺望,遥望自己的家乡,遥望那个自己思念了几十年的发妻。

以上图片均源于网络,版权归属所有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参考资料:

灵枫历史阁.别人读不懂的情深:西北才子于右任与原配恩爱,但也有三妻四妾

静止历史.他是国民党元老,主席敬佩的大才子,死后儿子打开保险柜傻眼了

黄澳欣影视剪辑.17岁出嫁,丈夫纳3位小妾,85岁离世时,却留着早年她给纳的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