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古官道与金厢海防

古官道与金厢海防

古官道与金厢海防

受其地理环境的制约和影响,数百年来,金厢地区长期扮演着连接今陆丰市区与碣石中心镇的必经之路的重要角色。

古官道与金厢海防

早在清乾隆十年(1745年),由王之正和沈展才修纂的第一部《陆丰县志》卷二《疆域志》,便将“南自县城十里至乌坎港,自乌坎五十里至碣石卫城”列入了“四至冲要”的内容中。其中,“自乌坎五十里至碣石卫城”,则主要指今金厢地区而言。鉴于其如此重要的交通和军、政地位,从明代初年开始,官府便开启了金厢境内具有规模的筑路工程。综合明清时期的惠州府志、海丰县志和陆丰县志所载,可知金厢最早的官道(驿道)修筑于明太祖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由有司迤海开山辟林而来,稍晚于洪武二十二年(1389)碣石卫的设置。在当时明朝初立、倭患初兴的情势下,这条官道的主要功能和用途,自是连通当时的海丰县城和碣石卫城及其所辖的各千户所城,形成首尾呼应、军政协同的海防体系,以保障政权的安全和稳定。

古官道与金厢海防

明初后至清末,这条沟通今陆城和碣石的交通大动脉,还经历了乾隆十年、道光十四年(1834年)、同治五年(1866年)、光绪十二年(1886年)、光绪十六年(1890年)等前后五次重修。其中,光绪十二年由方耀主持的重修规模最大,其影响也最为深远。方耀,字照轩,清道光十四年(1834)生于广东潮州府普宁县洪阳西村(今普宁市洪阳镇),出身乡团,后投官军,历官把总、都司、参将、副将、总兵、提督等职。同治七年(1868年)至光绪十七年(1891年)间,方耀先后出任潮州镇总兵、广东陆路提督和广东水师提督,长年经营并熟知岭东沿海防务。光绪十二年,他正在广东水师提督的任上。在内忧外患日重的情势下,为了加强岭东沿海地区的防御工事,他在广屯田和修炮台之余,还着重重修了沿海一线的官道。

从今金厢观音岭上遗留下来的古官道来看,方耀对岭东沿海官道的重修规模是空前的。较之此前的旧官道,方氏重修的官道主要作了三个方面的改进:一是拓宽路面,使平均路宽达到3米以上;二是平整路基,使路面更加平缓;三是夯实路石,采用长3米、宽0.25米的花岗岩石板砌牢、压实。重修以后的官道,大大促进了政令的上传和下达、物资的调配和运输、官员的遣派和巡视、兵士的驻防和调动,从而进一步加强了今陆城与碣石之间的军、政联系,加强了沿线一带的海防。重修工程既然是空前的,其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出也自然是空前的。为了促成这一工程,方耀慨然出资“捐修”,并委重碣石镇当局“督修”。道路竣工以后,为了纪念和缅怀方耀,人们在观音岭之上、在官道之旁建立了一座亭子,名曰“水师亭”。亭中竖立的一块小石碑,记录着当年包括“钦命广东全省水师提督军门方”在内的促成这条官道重修的人员和年月等历史信息。时至今日,亭中仍然香火旺盛。

古官道与金厢海防

据当地老人回忆,直至新中国成立初期,以上古官道仍扮演着陆城通往碣石必经之路的重要角色。1973年,陆金碣公路开修,该官道的交通功能及其地位开始逐渐下降。1984年,在陆金碣公路修成通车以后,该官道已不再作为交通道路使用。另一方面,由于年久失修以及沿线的经济、社会建设,官道路身已不复全存,只留下观音岭上的一段长约200米、宽约3米,从观音岭岬角山顶向西弯曲延伸至山下的残存部分。鉴于其悠久的历史及其在海陆丰交通史、海防史上所具有的重要价值,早在1983年11月,该古官道已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9月,古官道由陆丰市旅游局接管,主导其兼糅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的两位一体的综合规划和统筹发展。

古官道与金厢海防

经过十年的发展,当我们漫步在观音岭上、穿梭在林荫道间的时候,这一条从旧时期一路走来的古道所焕发出来的勃勃生机,已不难被全然领略。时至今日,人们重走这条饱经风霜的古道,也不难想见在晚清的局势下包括碣石镇在内的岭东海防烽火,以及包括方耀在内的岭东海防将士们的忧国情怀及其报国壮志。考察观音岭古官道背后的这些历史,领略其中的这些情怀和精神,在新时代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情势下,其意义尤为重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