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场事关中国百年版图完整的疆防海防争执

1885年深秋的一个清晨,北京城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比往常格外暖和。

清王朝清廷里,两位两宫太后(顺治帝皇帝的生母孝庄文皇后与其姑孝端文皇)刚吃完早饭,在养心殿里悠然散步、絮絮叨叨、说说笑笑。边关3000里加急紧急军情传至宫内,领衔的议政王怡亲王看完奏章后,思索再三,不敢决断,命宫中小太监将此奏章速速呈奏两宫太后。小太监战战兢兢上呈奏报,两宫看过书信顿时六神无主、不知所措,好一阵子才缓过神来,吃惊的言道:“我大清170万新疆疆土,丢了……”

一场事关中国百年版图完整的疆防海防争执

此时,岌岌可危的大清王朝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八国联军刚刚入侵北京,满清八旗子弟算是真正见识了外来文明科技进步、洋枪洋炮的厉害,30余万大清士兵竟然败给了一支由三千人组成的全副现代装备的西洋武装队伍。但当下俄国人竟趁大清海防战事紧张,外有洋人武装恐吓的危机时刻,迅速出兵占领包括伊犁在内的新疆大部领土,真实可恨。但自朝廷与英法联军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之后,大量白花花的银子都赔偿给了英法两国,如今就算只有加强海防所需要的花费,就足够清廷头疼了,此时俄国人趁人之危当如何抽出手来,加强疆防。至此一场事关中国此后百年版图完整的疆防海防争执自此在清王朝里上演。

主张加强海防的人员主要是以李鸿章为首的湘军为主,他们认为,大清自建国以来,到今日惨败,所有的威胁都是自海上而来,荒废海防是国家衰败的最重要原因。在当前内忧外患之际,朝廷无更多银子两面加强疆防海防,他们主张国家应放弃不毛之地的新疆领土,暂让俄国人占领。当务之急是把所有资源调配到海防一边,如此海防可固,大清可后来居上,在海上与四夷一战,拒敌于东南之外,保国家安定。如两面同防,则最终是一面也没有顾上,祸及朝廷、祸及社稷,包括慈禧太后等众多朝廷大员,均认为李鸿章所奏符合时局。

一场事关中国百年版图完整的疆防海防争执

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知道李鸿章的建议后,半响站不起来,此时他已是65岁的老人了。由于多年征战沙场,剿灭长毛、平定陕甘的戎马生涯,身体已不如年轻,落下病根。但左宗棠心里却一直关注新疆局势,对新疆情况洞若观火。针对李鸿章的建议,他连夜上奏朝廷,指出重海防轻疆防的危害,认为如新疆不保、则陕甘、蒙古大部再无屏障,陕甘、蒙古危机,则京师危机。同时国家领土,同等重要,不是买卖,当寸土不让,只有以战求和,才能赢得主动。否则,今天俄国人侵我新疆,明天必定还要侵占蒙古,后天则必定侵占东北,如此,什么时候也无法满足他们。

左宗棠主张疆防海防并重,鼓励朝廷克服重重困难,也要保大清疆土完整。因此已是暮年的左宗棠请命亲自出征,立下军令状表明必定不负众望,前方纵有万难,他也想尽办法,保国家疆土不失一寸。左宗棠的主张很快得到朝廷采纳,朝廷也责令他处置新疆全权事务,并从全国调拨400万两白银支持战争。但千里迢迢,这点银两对于大军远赴万里之外作战,仍然是杯水车薪,为了解决战争资金不足,一向痛恨洋人的左宗棠这次主动与英法交涉,借款1000万两白银,才算解决了一项大问题。按计划左宗棠收复新疆即便进军顺利,也要5年左右的时间,方能克服全境。但因他用军调度有房,只用了不到两年半的时间就收复新疆大部,只有伊犁地方由俄国亲兵把守,因涉及政治、外交、军事诸多因素,这里没有迅速全克。

一场事关中国百年版图完整的疆防海防争执

此时,俄国人仍然依仗强大的军事实力,在外交上要挟清王朝割地赔款,清朝也派员前往俄国谈判,尽量争取权益。为了促成谈判,争取更多利益,左宗棠一面部署队伍分三支人马,向伊犁进军,绝不畏战。一面让军中为他打造一口棺材,由随行大军一路抬行,棺上写着八个斗大黑字:“不复新疆誓不还师!”。这一年又在新疆征战了3年的左宗棠,已是70岁满头白发的老人了。左宗棠决心收复新疆的事迹传到京中,一向心狠手辣、性格好强的慈禧太后也愕然落泪,被左宗棠的忠君爱国、不畏生死、寸土必争的誓死报国之心感动,言道:“大清朝能有如此爱国良将,何愁不能克复新疆全境”。又过了不久俄国人也听说左宗棠此次出征是抱着必死之心,相比于即便再挑起战争也不见得就有胜算,他们更愿意不起刀兵,在谈判桌上获得利益更为实际。左右权衡之后,一直僵持难以谈判下去的中俄谈判加速推进,双方和谈很快达成结果,清朝赔偿俄国200万两白银,作为俄国替清朝镇守伊犁大部的军事开支,俄国军队资源退出伊犁全境,新疆得以全境光复。左宗棠70岁抬棺出关,不复新疆誓不还的爱国热情,也因此得到后世称颂,其精神成为民族爱国精神的重要源泉。

【作者 陈善艳丨原创作品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否则一律举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