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46年海防之战,中国一雪百年国耻,击毙3000法军

熟悉近现代史的人们应该知道,19世纪末中法之间曾经爆发了一场大战。当时的法军大举进攻中国的藩属国越南,企图以越南为跳板侵略中国。清军老将冯子材领军出征,在镇南关大败法军。然而懦弱的清政府“不败而败”,将越南拱手相让。其实这并不是中法最后一次大型军事冲突,中法战争半个世纪之后,国军和法军舰队又在越南爆发了一场大战。虽然这场大战没有出现在教科书上,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被认为是朝鲜战争的预演,这场战争是如何发起并展开的呢?

1946年海防之战,中国一雪百年国耻,击毙3000法军

中法战争

国军接收越南,法军卷土重来

近三百年,法国都是欧洲的传统大国,然而这位巨人在战场上的表现实在不能令人恭维,与其国家地位严重不匹配。二战时期,在德军的装甲师面前,百万法军不战而降,残部流亡大不列颠才保存了反攻的种子。二战结束后,法国在殖民地的统治地位已经摇摇欲坠,然而不甘心的法国人还是决定放手一搏。

1946年海防之战,中国一雪百年国耻,击毙3000法军

中国南部及越南北部地图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向全日本广播,宣布无条件投降。根据《开罗宣言》和《波斯坦公告》,台湾及中南半岛北纬16度以北地区的日军向中国军队缴械,北纬16度以南地区向英国军队缴械。根据此项规定,老蒋派遣滇军名将卢汉率领第一方面军进入越南境内接受日军投降。这是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来中国军队首次在他国领土受降,可谓一雪前耻。

然而此时的英国却动起了坏心思。英国早已不再是曾经的日不落帝国,无力派遣军队进驻越南,于是与法国一勾兑,改由法军进驻越南南部。中法战争后,越南沦为法国的殖民地,二战期间被日军占领,日本人一走,法国就打起了越南的主意。

1946年海防之战,中国一雪百年国耻,击毙3000法军

法国军队

海防之战,国军重创法军

美英公开支持法军重返越南,苏联又通过雅尔塔密约严重侵犯中国权益,无奈之下,老蒋选择向法国妥协,默认了法军对越南的接收,签订了《中法协议》,将北越的军事行政权力移交给法国。

协议签订后,法军统帅阿巴努率领20000人的部队浩浩荡荡杀向越南海防,计划软硬兼施,迫使中国军队妥协。

法军的如意算盘打错了,第一方面军虽然接到了老蒋撤回国内的命令,但并不准备就此放弃北越。这支部队原是东北军,“九一八”落下个不抵抗的骂名,如今断然不会让历史重演。1946年3月5日,法国代表阿夫申来到越南海防与驻守此地的国军第一方面军53军130师进行交涉,要求130师于第二日向法军让行,被130师师长王理寰以没有接到上级命名为由拒绝。

1946年海防之战,中国一雪百年国耻,击毙3000法军

法国舰队

但法国人并没有就此停手,他们狂妄地认为,中国军队没有战舰、飞机、大炮,战斗力薄弱,应集中远东所有军事力量强行登陆。

殊不知王理寰早已做好准备,他亲赴港口和海岸部署防御阵地,并紧急联系60军军长曾泽生,获得了60军的火力支持。

3月6日早上8点,勒克莱尔的两万名法军士兵和12艘战舰出现在越南海防。当时驻守海防的是53军130师388团的第一营和60军所属的184师和暂编21师的两个山炮营。见法军企图强行登陆,中国军队连续发射十余发信号弹制止,结果法军先行开炮,海防之战就此打响!

法军自恃海军力量强大,低估了中国军队的实力。国军两支部队紧密配合,使用轻重武器朝着法国军舰猛烈反击,法军军舰的舰炮难以发挥作用,损失惨重。在短短两个小时的战斗中,国军以伤亡30人的代价击沉一艘军舰、重创两艘,毙敌3000余人,迫使法军举白旗投降,越南海防之战以中方的胜利结束!

1946年海防之战,中国一雪百年国耻,击毙3000法军

海防之战

打趴法国舰队,中国已不是从前之中国

海防之战结束后,法国统帅阿巴努不得不求助美英,企图通过外交解决此事,不愿承认法军的错误。王理寰据理力争,拿出法军擅闯海防的证据,并强势表态:“中国已不是昔日之中国,你如果不签字,那我们就打到底!”

此后中法双方重新谈判,中国军队撤出了越南。尽管如此,海防之战打出了中国的国威,向世界表明中国人渴望和平,但从不畏惧战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