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46年国军硬刚法军,俘敌2000多,鲜为人知的海防之战

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通过广播发表《终战诏书》,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

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盟军最高统帅部1945年8月17日发布第1号命令,规定“除满洲外中国境内的所有日本部队,包括空军、海军、陆军和后勤部队,以及台湾和北纬16度线以北东亚的全部日军,都由中国战区最高统帅蒋介石受降。”这里划分的北纬16度线以北区域主要包括越南北方、老挝大部及泰国北部,而且在开罗会议上还决定将越北交由中国托管。

1946年国军硬刚法军,俘敌2000多,鲜为人知的海防之战

中国战区多个地方接受日军投降

按照国民政府陆军总部命令,以滇军为主临时组建的中国陆军第一方面军,由滇军将领卢汉率领,于1945年9月28日在越南河内接受了日军投降。

就在同一时期,“莫名其妙”成为战胜国之一的法国为了继续殖民越南,勾结在越南南部接受日军投降的英国,让法国重新回到南越,并取得了南越的行政权力。

而法国对此并未满足,又在英美等国支持下与蒋介石政府谈判,要求国民政府承认法国对越南的殖民统治权,放弃对越南北部的托管,将中国军队撤出越南。

一心想挑起内战的蒋介石政府为了换取欧美国家对自己发动内战的支持,于1946年2月与法国在重庆签订《中法协定》,承认法国对越南全境的殖民统治,下令占领越南北部的国民党军撤退回国,并商定在3月7日法国可由越南海防登陆交接防务。

原本已经达到目的的法国,在即将与中国军队交防之际,却与驻守越南海防的中国军队爆发了一场战斗。这场数小时的战斗,法军多艘军舰被击毁,将近2000多人被俘,遭受重大失败。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七十多年前的那场中法海防之战。

1946年3月5日,法国驻越南领事代表阿夫申来到驻扎在海防的中国第53军第130师驻地,要求130师根据《中法协定》允许法军在3月6日登陆。第130师师长王理寰以还没有接到上级的具体命令,当场予以拒绝。

1946年国军硬刚法军,俘敌2000多,鲜为人知的海防之战

第53军第130师师长王理寰

3月6日清晨,法国远东舰队12艘军舰约2万人,在舰队司令阿巴努中将的带领下强行进入海防港,试图登陆。在中国守军发射照明弹警告之后,法军仍继续接近海防港口,而且率先突然朝中国军队开火。第53军130师的师直属部队和第388团第1营,被迫开始反击。

在战斗打响之后不久,当时集结海防附近待运的滇军第60军所属184师和暂编21师的两个山炮营闻声赶到,也参加了战斗。

法军战舰边射击边向码头靠拢,靠岸之后,大批法军开始登陆。趁着法军在岸头立足未稳,中国守军调集大量火箭筒、迫击炮、岸防炮等各种轻重武器对进入港口的前几艘法国军舰一阵狂轰乱射。顷刻间,三艘法国军舰被炸起火,其中一艘舰体内引发了连环爆炸,另外两艘也损毁严重。其余几艘军舰见势不妙,赶忙悬挂起白旗,投降认输。此战前后历时四五个小时,中国守军伤亡不足百人,击毁法舰三艘,俘虏法军2000多人。

1946年国军硬刚法军,俘敌2000多,鲜为人知的海防之战

法国远东舰队的军舰

事后,法军总督派代表亲自赴河内向中国驻越南守军议和道歉,并且签字承担为这场战争负责!海防之战,中国军队大胜法军,令国人扬眉吐气!

这场发生在越南海防的战斗,让很多人不理解:国民政府已经答应撤兵并承认法国对越南的殖民统治。按理说,这场战斗本不应该发生。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法国人不愿多等一天也要进攻海防?又是什么原因让中国守军明知要撤军却依旧强硬拒绝法军提前登陆呢?

首先,法军之所以不顾中国守军反对,要提前登陆,当时应该是出于两点原因:

第一,法军想在3月9号之前占领河内,故需要提前登陆海防

就在1945年的3月9号,法军在越南被日军赶出越南,可谓是丢盔弃甲、狼狈不堪。一向讲究仪式感的法国人,打算效仿希特勒在那节具有特殊意义的火车车厢与法国签订投降书一样,在3月9号以胜利者的姿态在越南河内与胡志明领导的越南独立同盟签订法越协定,一方面为了挽回颜面,一方面给越南独立同盟压力。

第二,法军过分自信,根本看不起中国守军

法国远东舰队以不到两万人的兵力就敢挑衅将近20万人的中国驻越守军,就是典型的妄自尊大。以为中国还是当年西方列强在海岸边随便架上几门炮就可以肆意践踏的腐朽年代。

1946年国军硬刚法军,俘敌2000多,鲜为人知的海防之战

驻越中国军队以滇军为主

其次,中国守军明知要撤防,却依旧敢于拒绝法军提前登陆的主要原因表面上看是没有得到上级具体交防时间的命令,而实际上应该不会如此简单。

如果单单是没有得到具体命令,完全可以在法方交涉之后,与上级联系确认。以当时国民政府迫不及待与法方签订中法协定的事实来看,国民政府肯定不会为交防时间提前一天就去得罪法国。而且,蒋介石政府忙于准备内战,早一天将驻防越南的军队撤回国内,对他而言并不是坏事。所以,没有得到具体命令,应该只是借口。不答应法军提前登陆的内在原因应该有两个:

第一,驻守北越的中国军队对蒋介石政府与法国签署《中法协定》不满

不管是最初的滇军为主的陆军第一方面军还是东北军为主的第53军,这两支部队都比较尊重和支持越南人民独立和反对法国殖民统治的意愿。

而蒋介石政府出卖入越受降成果与越南人民利益,换取国际支持发动内战的做法让驻守越南的中国军队不满。

在驻防越南时期,中国军队与胡志明领导的越南独立同盟相处融洽:中国守军帮助越盟协调与各方关系,还将收缴的、原日军收缴法军的武器用来武装越盟,以抗击法军;越南独立同盟则给予在越华侨最惠国待遇。正因如此,本就对撤防越南心生不满的中国军队,自然不会轻易答应法军提前登陆。

第二,有意如此,表达对蒋介石政府“软禁”龙云以及试图发动内战的不满。

“昆明事变”之后,蒋介石一方面让龙云交出云南军政大权,飞往重庆担任军事参议院院长;另一方面要调滇军去东北参加内战。这种做法让驻守越南的中国军队十分气愤,甚至有人建议直接打回云南。

1946年国军硬刚法军,俘敌2000多,鲜为人知的海防之战

蒋介石与“云南王”龙云

从本质上讲不管是滇军还是后来接防的东北军为主的第53军,都是不愿意打内战的,比如当时在海防的第60军代军长曾泽生以及130师师长王理寰,这些人国共内战期间选择起义投诚,就是因为本身就反对内战。他们通过对法军采取强硬态度,以此来表明自己对国民政府“软禁”龙云和发动内战的不满。

综上所述,中法海防之战爆发的原因主要应该是法军不自量力、藐视中国守军,故意挑事;而中国守军同情友邦,关键还憋着一肚子气没处撒,需要找个撒气桶。“机缘巧合”之下,目中无人的法军远东舰队被本就心情不佳的中国守军一顿暴揍。

闲聊勿管对与错!闲聊故事汇,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就地点击评论分享留言!还可以点击关注,大家一起聊聊咱们感兴趣的那些事儿。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