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二战后,苏联百姓没房住,赫鲁晓夫仅用一招就巧妙地解决了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人类的浩劫,这场历时2 194天的灾难不但波及了全球61个国家和地区,还造成了大约7000万人的死亡,以及1.3亿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尤其是在苏德战场,德国和苏联双方的交锋十分激烈,在德国人节节败退的同时也将所到之处全部化为了焦土,这直接导致了战后苏联的基础设施几乎损失殆尽。

二战后,苏联百姓没房住,赫鲁晓夫仅用一招就巧妙地解决了问题

这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住房问题,因战争烧毁的房屋让苏联平民无处可住。斯大林时期,苏联国家干部居住的条件都差得像贫民窟,更别说普通的平民百姓了,运气好的还能有个遮风挡雨的小房间供一家人挤一挤,而运气差的就只能是在地下室、工棚、危房等地方艰难的存活了。为此,苏联人民常常会因为公用的厨房和卫生间而发生口角,还会因为夜里的各种小声音被惊扰而打架。久而久之,难以忍受如此差的居住条件的苏联人差点发生了暴动。因此,战后的苏联如何解决住房矛盾迫在眉睫。

二战后,苏联百姓没房住,赫鲁晓夫仅用一招就巧妙地解决了问题

1953年,斯大林去世。赫鲁晓夫上台后,见此情形便立即着手对住房问题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因为斯大林时期遗留下来的问题诸多,所以赫鲁晓夫在下一个五年计划中,就将“如何改善苏联人民的住房环境”列为了重中之重。

赫鲁晓夫从法国人那里偷来了一个妙招,他提出了要在苏联全境建立大量的"极简主义楼房"的方针。也就是将法国人设计的“廉价社会住宅”样板楼改造为一个简易住宅。这种楼房的特点是:多、快、好、省。他要求苏联的专家们设计出一种能够包含简洁(省略电梯和垃圾通道节约空间)、快速制造和复制、住房条件相对较好、和使用建筑材料不多的简易楼房。因为是赫鲁晓夫的提议,所以苏联人民也将这种楼房亲切的称为“赫鲁晓夫”楼。

二战后,苏联百姓没房住,赫鲁晓夫仅用一招就巧妙地解决了问题

为此,苏联建造的楼房就像流水线一样,所有的楼房都是统一的集装箱风格,去除掉了所有的房间装饰和不必要的功能,只保留了独立卫生间和厨房。不过麻雀虽小,但是五脏俱全。“赫鲁晓夫”楼的功能比较到位,辅助设施也相对齐全,客观的讲,在有限的条件里,“赫鲁晓夫楼”成功的在较短时间内改善了全国居民的住房条件。为了在“二十年内建成社会主义”的目标,苏联政府在段时间内就让这种楼房遍地而起。

二战后,苏联百姓没房住,赫鲁晓夫仅用一招就巧妙地解决了问题

在赫鲁晓夫的政策之下,苏联的住房问题得以解决,而苏联人民得到了很好的安置,所以也就没再出现因住房问题闹事的人了。这可能也是赫鲁晓夫执政时期最好的功绩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