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长河奔腾不息,有风平浪静,也有波涛汹涌,让小编来带你走进历史,了解历史。
公元前195年,病入膏肓的刘邦躺在长乐宫的龙床上,吕后找来医生要为他治病。刘邦问医生:你能治得好我的病吗?御医说可以。刘邦破口大骂:我从一介布衣提着三尺剑闯天下,大大小小战役打了上百场,如今当了皇帝,这是天命,我现在病重也是天意,我的病岂是你能治得好的?然后赏了他五十金,打发他走了,病不治了。

刘邦画像
楚汉战争期间,刘邦、项羽在荥阳对峙。一次,刘邦在阵前罗列项羽的罪状,项羽趁机开弓,刘邦胸口中箭,受了重伤。而就在刘邦卧在病榻前不久,淮南王黥布发生叛乱,刘邦御驾亲征讨伐黥布。这次平叛非常顺利,黥布的军队被迅速打垮,但是刘邦被流箭射中。这一箭导致了刘邦旧伤复发,病情严重,回到长安之后没几个月就死了。
项羽
而刘邦死前,吕后请来医生为他治病,但是刘邦治都没治,就直接拒绝了。且不说医生能不能治得好,或许御医是怕降罪,为了安抚刘邦才说能治好刘邦的病。但是刘邦真的不怕死吗?万一人家真的能治好,他还可以再多活几年。放弃治疗以后,刘邦就是等死了。
吕后
刘邦的行为有些让人费解。自古以来,越是位高权重的人,就越怕死,因为这些人的死意味着失去他所拥有的一切。相比之下,那些一无所有的人还不那么怕死。所以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怕死。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始皇,那是真的怕死,不惜花费巨额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寻找本不存在的长生不老药。作为秦始皇之后,第二个统一中国的皇帝——刘邦,已经是当时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当时天下最有权势的人,面对生死如此坦然,令人佩服。
刘邦
刘邦也不是不怕死。公元前205年,刘邦在彭城战败,在十几个亲信的护送下跑路。途中遇到了他和吕后的一对儿女(即后来的汉惠帝刘盈和鲁元公主),就顺便把他们带上车了。由于项羽的追兵在后面穷追不舍,马车上加了两个孩子,跑得更慢了。刘邦为了让马车能跑得更快些,把自己的一对儿女踹下车,幸亏他的司机夏侯婴出手,两个孩子才获救。刘邦又数次把两个孩子踹下车。刘邦为了自己能多一丝逃跑的希望,把两个自己的孩子踹下车,可见他的求生欲是挺强的。
彭城之战
在病入膏肓的时候,却放弃治疗,为什么这时候的刘邦不怕死了呢?
首先,刘邦比较现实,他知道人都难免一死,不像秦始皇抱有长生不老的幻想。其次,刘邦的病情很重,他认为医生的话只是为了安慰他。在古代,人的平均寿命很短,这时候的刘邦已经六十二岁了,已经超过了那个时代人的平均寿命。而且他身经百战,多次受伤,他自己知道自己命不久矣,没必要做无谓的治疗了。最后,他大骂医生的时候,提到了:天命,刘邦认命,说明他知足。他自己从一个布衣,仅用七年的时间,就成为了西汉的开国皇帝,已经造就了一个传奇。达到人生巅峰的刘邦已经看淡生死,对他来说,什么时候死都无所谓了。这个时候刘邦的境界,不是彭城大战的时候所能比的。
不管后人如何评论他的功过是非,刘邦面对生死的坦然态度,是历史上大多数皇帝所不具备的。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结束了,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