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邦晚年病重為何卻放棄治療,劉邦面對生死為何又如此坦然

曆史長河奔騰不息,有風平浪靜,也有波濤洶湧,讓小編來帶你走進曆史,了解曆史。

公元前195年,病入膏肓的劉邦躺在長樂宮的龍床上,呂後找來醫生要為他治病。劉邦問醫生:你能治得好我的病嗎?禦醫說可以。劉邦破口大罵:我從一介布衣提着三尺劍闖天下,大大小小戰役打了上百場,如今當了皇帝,這是天命,我現在病重也是天意,我的病豈是你能治得好的?然後賞了他五十金,打發他走了,病不治了。

劉邦晚年病重為何卻放棄治療,劉邦面對生死為何又如此坦然

劉邦畫像

楚漢戰争期間,劉邦、項羽在荥陽對峙。一次,劉邦在陣前羅列項羽的罪狀,項羽趁機開弓,劉邦胸口中箭,受了重傷。而就在劉邦卧在病榻前不久,淮南王黥布發生叛亂,劉邦禦駕親征讨伐黥布。這次平叛非常順利,黥布的軍隊被迅速打垮,但是劉邦被流箭射中。這一箭導緻了劉邦舊傷複發,病情嚴重,回到長安之後沒幾個月就死了。

劉邦晚年病重為何卻放棄治療,劉邦面對生死為何又如此坦然

項羽

而劉邦死前,呂後請來醫生為他治病,但是劉邦治都沒治,就直接拒絕了。且不說醫生能不能治得好,或許禦醫是怕降罪,為了安撫劉邦才說能治好劉邦的病。但是劉邦真的不怕死嗎?萬一人家真的能治好,他還可以再多活幾年。放棄治療以後,劉邦就是等死了。

劉邦晚年病重為何卻放棄治療,劉邦面對生死為何又如此坦然

呂後

劉邦的行為有些讓人費解。自古以來,越是位高權重的人,就越怕死,因為這些人的死意味着失去他所擁有的一切。相比之下,那些一無所有的人還不那麼怕死。是以曆朝曆代的皇帝都怕死。中國曆史上第一個皇帝——秦始皇,那是真的怕死,不惜花費巨額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尋找本不存在的長生不老藥。作為秦始皇之後,第二個統一中國的皇帝——劉邦,已經是當時國家的最高統治者,是當時天下最有權勢的人,面對生死如此坦然,令人佩服。

劉邦晚年病重為何卻放棄治療,劉邦面對生死為何又如此坦然

劉邦

劉邦也不是不怕死。公元前205年,劉邦在彭城戰敗,在十幾個親信的護送下跑路。途中遇到了他和呂後的一對兒女(即後來的漢惠帝劉盈和魯元公主),就順便把他們帶上車了。由于項羽的追兵在後面窮追不舍,馬車上加了兩個孩子,跑得更慢了。劉邦為了讓馬車能跑得更快些,把自己的一對兒女踹下車,幸虧他的司機夏侯嬰出手,兩個孩子才獲救。劉邦又數次把兩個孩子踹下車。劉邦為了自己能多一絲逃跑的希望,把兩個自己的孩子踹下車,可見他的求生欲是挺強的。

劉邦晚年病重為何卻放棄治療,劉邦面對生死為何又如此坦然

彭城之戰

在病入膏肓的時候,卻放棄治療,為什麼這時候的劉邦不怕死了呢?

首先,劉邦比較現實,他知道人都難免一死,不像秦始皇抱有長生不老的幻想。其次,劉邦的病情很重,他認為醫生的話隻是為了安慰他。在古代,人的平均壽命很短,這時候的劉邦已經六十二歲了,已經超過了那個時代人的平均壽命。而且他身經百戰,多次受傷,他自己知道自己命不久矣,沒必要做無謂的治療了。最後,他大罵醫生的時候,提到了:天命,劉邦認命,說明他知足。他自己從一個布衣,僅用七年的時間,就成為了西漢的開國皇帝,已經造就了一個傳奇。達到人生巅峰的劉邦已經看淡生死,對他來說,什麼時候死都無所謂了。這個時候劉邦的境界,不是彭城大戰的時候所能比的。

不管後人如何評論他的功過是非,劉邦面對生死的坦然态度,是曆史上大多數皇帝所不具備的。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結束了,我們下期再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