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日军包围沂蒙山,援军未按时到达,罗荣桓皱眉想对策,最后如何

抗战中,罗荣桓带着一个骑兵排转移,突然来报,他们被五百日伪军包围了!罗荣桓皱了皱眉头:“护送营还没到,这是严重失职!马上出发,我们自己突围!”说完,他当即上马,带着部队往十里外的北沟崖撤去。

当时敌人集结了五万余人,对115师和山东纵队所在地的沂蒙山进行包围进攻。面对“铁壁合围”,罗荣桓和陈光等人商量,决定避其锋芒,与敌周旋,然后抓住机会跳出包围圈。

各部队开始陆续地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部队太多,不好协调,罗荣桓决定留下来善后,等到最后,大家都撤得差不多,罗荣桓才想着转移到滨海去,跟在他的身边的只有一个骑兵排。

日军包围沂蒙山,援军未按时到达,罗荣桓皱眉想对策,最后如何

此时已经是十二月,天寒地冻,队伍走在山间,山路上回响着嗒嗒的马蹄声。走在最前面的是两个便衣侦察员,穿着便装,腰里别着驳壳枪,骑兵排排长带着一个骑兵班,穿着黄呢大衣,背着清一色的三八式马步枪,伪装成日军,跟在罗荣桓旁边,罗荣桓则骑着一匹花斑马,后面跟着三个战士。最后面是两个骑兵班,穿着灰布服装,前后不紧不慢地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在罗荣桓出发之前,考虑到一个排的兵力,遇到敌人大部队的话,可能会有危险,山东纵队特意电令附近的部队,派出一个营护送罗荣桓转移。护送营要在拂晓之前就要赶到绿云山。

在这里和罗荣桓会合,然后护送他们过台潍公路到沂沐河平原去。罗荣桓一路上不停地看表,估摸着会合的时间,兵贵神速,后面还跟着敌人,晚一点的后果谁也负担不起。

日军包围沂蒙山,援军未按时到达,罗荣桓皱眉想对策,最后如何

很快,他们就在七点左右到了约定的小山村附近。这个时候侦察员却来报,寨墙外不见我们的哨兵,里面也是静悄悄的,罗荣桓判断,可能是护送营出了意外,便决定让队伍先进去,吃早饭休整,等等他们。

村里面的老乡知道八路军来了之后,很是热情,战士们拿出干粮袋往桌子上一倒,干粮五花八门,有干煎饼、花生饼、窝窝头、红薯干等等。战士们就着热水吃了起来。忽然这个时候不远处传来两声枪声。接着是机枪声,掷弹筒的爆炸声。是敌人!战士们抓起枪就集合,干粮都没来得及收。

罗荣桓从枪声判断,战斗应该发生在四五里之外,可能是我们的部队和敌人交上火了,未必是队伍的行踪被发现了。他赶紧命令一个班迅速抢占东边的小山包,以防不测,其余人牵马到北面的山林中隐蔽起来,罗荣桓自己则走上一个高地,拿起望远镜观察起来。

日军包围沂蒙山,援军未按时到达,罗荣桓皱眉想对策,最后如何

两个便衣侦察员立即骑着马,往激战的地方奔去,不久就带回了情报。原来敌人是和护送营交上了火,护送营拂晓之前到了东崮山,没有继续前进,而是在村子里休息了起来,天亮之后再出发,没想到就和北面来的五百多日伪军遭遇上了。护送营立即占据制高点和敌人打了起来。这样一来,道路就被敌人切断了,护送营一时间也难以脱身。

听完之后,这就发生了开头的一幕。罗荣桓有些生气,护送营为何不按照命令,到达绿云山之后再休息。此时说多了也没用,罗荣桓马上命令骑兵排出发,往北沟崖走。

两个全副武装的骑兵走在最前面,占据东面小山包的骑兵也撤了下来,罗荣桓走到松树林北面时,三个战士正牵着他的马走过来。大家正要上马,北岭的制高点却被敌人占据了,那里冷不防地打来一梭子机枪,一匹马因此受了惊。想要挣脱缰绳,那个战士跨不上马鞍,被马拖着走了十几步。

日军包围沂蒙山,援军未按时到达,罗荣桓皱眉想对策,最后如何

这个时候,北岭上出现了敌人的队伍,二十多个日军正端着枪冲来,双方距离不到三百米,中间只隔着一条小土沟,情况十分紧急!

战士们急了,大叫罗荣桓上马,他却不慌不忙地看着这支正冲来的日军:“莫慌莫慌,准备好驳壳枪!”很快,日军爬上了沟崖。罗荣桓大喊一声:“打!”战士们立即开火,一串串子弹猛地扑向日军队伍,两个当即扑倒在地,其余的不敢再往前冲,退下沟去。

这个时候罗荣桓看见那匹受惊的马已经镇定,便喊了声:“上马,撤退!”大家纷纷上马,冲过松林边,向西南方奔去。

日军包围沂蒙山,援军未按时到达,罗荣桓皱眉想对策,最后如何

脱险之后,罗荣桓拿出地图,仔细看了沂水、莒县、日照等地,准备在没有大部队护送的情况下,从日军的包围圈缝隙中穿过去。很快,一条新的路线就被找了出来,他们准备绕过了敌人的据点,连夜通过了沂沐河平原。缩短路程,以此来弥补白天损失的时间,下午两三点钟,东南方的枪炮声渐停,罗荣桓估计护送营是向东北撤退了。

没有护送营,罗荣桓决定等到晚上再行动,战士们抓紧时间,给马喂草,天一黑,队伍就缓缓地向东走去,走了一段崎岖的山路,走过丘陵地,地势渐渐的平坦起来,队伍的速度也渐渐的加快。

这个时候天气突变,一阵呼呼的北风直吹得让人叫冷,月亮也藏了起来,伸手不见五指,好在两个侦察员是本地人,对这一带的地形很熟悉。当晚风大天冷,敌人都缩在据点里不出来,队伍在距离据点半里的地方,悄无声息地穿过了台潍公路。

日军包围沂蒙山,援军未按时到达,罗荣桓皱眉想对策,最后如何

过了公路,罗荣桓又骑上花斑马,让队伍加速前进,一口气走到了沂河边,大家下马,牵着马,缓慢地走在冰面上。过了河,就是平原了,马儿欢快地走在上面。天蒙蒙亮的时候,队伍来到了一个小庄子边宿营,老乡们纷纷探出头来,一看是八路军,赶紧出来,招呼大家进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