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二战时期,日军为何敢对中国军民使用生化武器,唯独不敢对美军用

在人类战争史上,“生化武器”一直都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早在十四世纪时期,鞑靼人就曾在进攻法卡城的时候因为受阻便用上了这种“特殊武器”,他们用投石车将感染鼠疫而死之人的尸体抛进法卡城里,致使瘟疫在城内蔓延,并最终利用这种残忍的方法攻破了法卡城,这便是战争史上最早使用生化武器的案例,而到了一战时期,德军也曾在比利时的伊普尔战役中首次大规模地使用过毒气,当这种一人多高的黄绿色烟云被每秒2-3米的微风吹向英法联军阵地的时候,由于缺乏对毒气的认知,英法守军的方阵顿时陷入大乱,阵线迅速崩溃,而跟在烟云后面的德军就这样在未遭遇任何抵抗的情况下便一举突破了英法联军的防线。

二战时期,日军为何敢对中国军民使用生化武器,唯独不敢对美军用

一战结束后,毒气攻击的显赫战果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大重视,而日内瓦公约虽然通过了《禁止在战争中使用窒息性、毒性或其他气体和细菌作战方法的议定书》,但却并没有强力限制这种武器的发展和使用,就这样,化学武器便成了一种禁而不止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1929年,为了准备对外侵略战争,日本便开始在大久野岛上建造生产化学武器的设施,而这座“毒气工厂”由于对外极端保密,所以即使在日本本土也鲜为人知。七七事变爆发后,侵华日军第一野战化学实验部向大本营发出了一份报告,其大致内容为:中国军队不仅没有配备防毒服和消防粉,更没有防护糜烂性毒剂的能力,而在战场上作战时他们也几乎看不到任何可以防护毒气的设施。

二战时期,日军为何敢对中国军民使用生化武器,唯独不敢对美军用

收到报告后,日军高层便开始将国际法“抛”到一边,转而将“毒气”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列为“普通作战武器”的行列之中,因为他们心里清楚,面对装备落后但作战勇敢的中国军队,毒气便是“最理想”的武器。战争初期,由于害怕遭到国际社会的谴责,日军只敢偷偷摸摸地使用“生化武器”,但到了1938年以后,随着在中国的战争逐渐陷入胶着,急于取胜的日军在使用化学毒气的次数和规模上也开始大大增加,仅在进攻江西修水的时候,日军第11、16师团就曾集中140多门大炮向中国守军的阵地发射了超过3000枚毒气弹和15000只毒气筒,一时间,对岸的国军阵地瞬间就被毒气给彻底盖住,守军官兵大多也都壮烈殉国。

二战时期,日军为何敢对中国军民使用生化武器,唯独不敢对美军用

除了在进攻受阻的时候使用毒气外,陷入包围的日军也会在狗急跳墙的时候频繁使用,在宜昌反攻战中,中国军队愈战愈勇,将防守宜昌的第13师团全面包围,在危急关头,日军指挥官内山英太郎甚至都开始烧掉秘密文件和军旗,做好了自杀的准备,而也就是在这时,远藤三郎的航空兵突然飞抵战场,开始在空中压制陈诚所部的进攻,除此之外,第13师团也拿出了最后的“杀手锏”——毒气弹,结果瞬间就改变了战场的局势,迫使国军停止进攻。在整个侵华战争中,日军之所以总能“打到他们想去的地方”,赢得一个又一个战役的胜利,其背后除了强大的兵力之外,“生化武器”也占据了很大的优势,但既然这种武器如此好用,那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面对综合国力比自己强大的美国,日本人却又为何不使用这种“廉价”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了呢?

二战时期,日军为何敢对中国军民使用生化武器,唯独不敢对美军用

其实早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美国就对日军在中国本土使用毒气的事情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关注和强烈谴责,并在1941年公开发表声明称:如果日本再继续使用这种非人道的战争武器,那美国便会将这种行为看作是针对自己的行动,并给予同样且充分的报复。后来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日军的“生化武器”对于美国来说已经变成了现实的威胁,所以对于防护这方面,美国人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而反观日本人这边,其实他们心里也十分清楚,美国人绝对掌握着足以令他们胆寒且更为先进的生化技术,如果自己率先使用这种武器的话,那美国势必会展开更为疯狂的报复,而也许正是这种自知之明促使东条英机最终下令彻底终止这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使用。

二战时期,日军为何敢对中国军民使用生化武器,唯独不敢对美军用

命令发出后,太平洋战场上的日军即使是全军覆没,也绝不会首先对美军使用“生化武器”,但在中国战场上的日军就没有那么“听话”了,他们依旧会偷偷摸摸地使用这类武器,而最终原因便是——欺负你没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