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60年溥仪想做医生,被周总理拒绝:你只会改药方,会治死人的

1960年1月26日,农历腊月二十九,周总理在全国政协餐厅里宴请溥仪一家人。

席间,总理关切地询问溥仪特赦后的生活情况,并问他以后打算从事什么工作。溥仪表示希望当一名医生。

听到这话,一向温和的总理没有表态支持,而是幽默地劝他:“你就会改药方,非得给人家治死不可。”

1960年溥仪想做医生,被周总理拒绝:你只会改药方,会治死人的

周恩来总理接见溥仪夫妻

一个末代皇帝,怎么会产生当医生想法的呢?

原来,在战犯管理所改造期间,溥仪曾在医务所里帮过忙。这份工作让他对医学产生了深厚兴趣,觉得自己适合医院的工作。

周总理没有支持他,主要是从专业性的角度出发。

毕竟医生是专业性极强的工作,溥仪连半路出家都谈不上,只是在医生指导下,在医务所帮助修改看不清楚或出现错误的药方,显然这与做一名医生是两码事。

没让溥仪当医生,总理对他却有另一番安排。

春节后不久,溥仪收到了中科院下属北京植物园的入职通知。

1960年溥仪想做医生,被周总理拒绝:你只会改药方,会治死人的

溥仪在北京植物园的登记卡片

在此之前,统战部副部长平杰三受周总理委托,给北京植物园规定了溥仪的作息制度:

半天劳动,半天学习,周日休息。每半个月可以返回市区休闲购物。如果生活困难,可以适当给予补助。

之所以作出这样的安排,主要考虑的是溥仪的年龄和身体状况。

溥仪从小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贵族生活,战乱期间生活动荡,严重损害了他的身体健康。加上当时已50多岁,无法承受重体力劳动。因此总理才安排他到植物园上班。

植物园环境优美,工作强度不大,既能保障对溥仪的劳动改造,也考虑到他的实际困难。对于这样的安排,溥仪很感激,高高兴兴地去植物园报到了。

1960年溥仪想做医生,被周总理拒绝:你只会改药方,会治死人的

植物园的同志们知道溥仪要来工作,都觉得挺新鲜。善良的工人师傅们没有因为溥仪身份特殊就用有色眼镜看他,而是从各个方面关心他,积极地引导他重新融入社会。

领导给他安排了接水管蓄水的简单工作,大家称呼溥仪“溥先生”,对他都很和蔼。

溥仪没什么劳动能力,生活自理也不太行,在园内经常迷路,还会系错自己的衣扣,大家有时候会拿他开玩笑。溥仪没什么架子,经常和大家一起嘻嘻哈哈的。他还和同宿舍室友的儿子结成好朋友,没事喜欢一起分享糖果。植物园这个大家庭,带给溥仪很多快乐和温暖,成了他融入社会过程的“娘家”。

1960年溥仪想做医生,被周总理拒绝:你只会改药方,会治死人的

溥仪在缝补袜子

一年后,溥仪在北京植物园的劳动期满了。植物园给他出具了工作鉴定:

“溥仪要求进步,对自己的罪恶有一定认识。自我改造比较努力,劳动、学习都很认真。总起来说,溥仪的表现是好的。”

溥仪靠自己的努力,获得了集体的好评,完成了回归正常生活的第一步。结束了在植物园的工作后,溥仪很留恋这里的环境,有空就会回去看看。

1960年溥仪想做医生,被周总理拒绝:你只会改药方,会治死人的

溥仪在植物园

经过改造的溥仪,希望和自己过去的历史永远划清界限。他对自己的过去,认识得很清楚,也曾经痛苦悔恨以前犯下的罪过。党和人民对他的过错既往不咎,还给予他学习改造的机会。

对旧的君主进行改造,而且还改造的这么有成效,这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独一无二的。溥仪转变的过程,和周总理的关怀是分不开的。

离开植物园后,溥仪被安排在国家政协做文史专员。这份工作,也是周总理为溥仪量身打造的。没有什么比让历史人物自己整理历史更合适的了。

1960年溥仪想做医生,被周总理拒绝:你只会改药方,会治死人的

溥仪在植物园小憩

经过几年的磨炼,溥仪写出了自己的回忆录《我的前半生》。这部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强烈的反响。没有如愿做医生的溥仪,靠手中的纸和笔,找到了真正合适自己的位置。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