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八一九事件,兵多将广的苏联元老们,为何没能及时挽救苏联政权?

80年代末~90年代初,曾经威震世界的苏联,几乎已经走向到自己历史的尽头。1988~1990年,苏联国内的巴库、第比利斯、维尔纽斯等城市,相继发生事端,极大瓦解了苏联的内部凝聚力。1990年苏共二十八大结束后,苏联的改革完全偏离了方向,苏联政权基础更加动摇。与此同时,由于戈尔巴乔夫的诸多失误,苏联国民经济连年滑坡,1990年,苏联经济增长率在-2%以下。昔日的超级大国,正在走向没落。

八一九事件,兵多将广的苏联元老们,为何没能及时挽救苏联政权?

1991年,苏联的境遇也没能得到明显改善。当年3月,苏联官方举行公投,投票显示,70%以上的苏联民众支持保留联盟,但苏联的国家机构仍在趋于瓦解。当年5月,戈尔巴乔夫同各加盟国首脑达成协议,计划颁布《新联盟条约》,建立“新苏联”,将原属于中央的一些权力,下放给各加盟国。这样一来,原本高度中央集权的苏联,正在逐渐变成“一个松散的邦联”。苏联的政权基础,已经频临崩溃。

为了阻止苏联解体,1991年8月19日,一批苏联元老组建了“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形成“拥苏派”,并顺势发动了一场政变,史称“八一九事件”。八一九事件时期,纵观几大阵营的兵力和配置,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都占据明显优势。从指挥人员上讲,紧急状态委员会网罗了苏联各大强力部门的一把手,如副总统亚纳耶夫、国防部长亚佐夫;从军事力量上讲,紧急状态委员会拥有“塔曼师”、空降兵等精锐部队。按一般逻辑,拥有这样顶尖的团队配置,紧急状态委员会应该会赢。

八一九事件,兵多将广的苏联元老们,为何没能及时挽救苏联政权?

但事与愿违的是,苏联元老们却失败了。8月19日,大批苏军进入莫斯科城,试图扭转局势,收回下放给各加盟国的权力,但却在叶利钦的阻挠下遭遇了挫折。8月20日,在叶利钦的鼓动下,越来越多的苏军官兵“临阵倒戈”,更多的市民则涌向街头,而其他战区的苏军也普遍持观望状态,苏联元老们陷入困境。8月21日,戈尔巴乔夫重新控制局势,多数军队撤回营地,持续数日的政变以失败告终。

拥有顶尖配置的苏联元老和苏联军队们,为何没能成功呢?从某种程度上讲,这可以用五个字解释,这五个字便是:准备不充分。首先,我们来看看苏联元老们(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那边的情况。对于苏联元老们而言,“八一九政变”本就是一场较为仓促的行动。行动实施前,他们既没能设定好政变后的制度体系,又没有提前争取莫斯科民众的支持,甚至错误地以为“只要军队到了,市民们自然会加以回避”。

例如8月20日那天,当行动已经付诸实施后,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才召开会议,讨论“降低消费品价格”等问题。另外,当时叶利钦与其支持者控制着白宫,但会议却迟迟没能做出攻打白宫的决定。当天晚上,委员会临时决定宵禁,但有部下推算:如果要执行宵禁,则至少需要150万张通行证,以及10个师的兵力守备。由于准备不足,相关物资没有筹备齐全,相关兵力也无法立即展开部署。大部分决定,都难以执行。

八一九事件,兵多将广的苏联元老们,为何没能及时挽救苏联政权?

其次,我们再看看苏联军队那边的情况。众所周知,1985~1991年间,由于戈尔巴乔夫的一通“骚操作”,苏联军队已经走在了瓦解的边缘。在其内部,各加盟国、各民族士兵间的分歧越来越大;在其外部,军方同高层裂痕加剧,“士兵母亲委员会”等组织也在暗中影响着军队。1990年,不少加盟国擅自修改了兵役法。同样是在1990年春季,苏联境内有五个加盟国未完成征兵任务,苏军陷入了“征兵危机”。

八一九事件开始前,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没能做好苏军的思想工作,致使执行任务的苏军士兵们陷入了迷茫状态。事件进行中,委员会由于准备仓促,多次临时做出决定,多次临时修改计划,更令执行任务的官兵们无所适从。面对紧急状态委员会的仓促与无序,叶利钦等人抓住机会,对苏军进行忽悠,最终促使一部分官兵(以俄罗斯族官兵为主)“倒戈”。这样一来,苏军趋于分化,委员会也失去支柱,持续数日的政变,自然会以失败告终。

八一九事件,兵多将广的苏联元老们,为何没能及时挽救苏联政权?

总体来说,在八一九事件中,苏联元老们的出发点很好,大部分苏军官兵也想维护政权,但由于组织不充分等原因,而让叶利钦等人夺走了优势。八一九事件后,苏联解体的进程骤然加快,最终于当年12月底彻底瓦解。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