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国珍珠港,美国正式对日本宣战,这直接引起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日本为什么要去袭击美国?这个时候在中国战场日军的表现如何?这个我们得从日军在中国战场在表现出的颓势可以看出。
一、1938年,《论持久战》准确预测战局
日本侵占中国是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的。到了1937年,日本正式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那时中国对于抗战的未来有不同的两种声音,一种是认为过于乐观,另外一种就过于悲观。

1938年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对中日之间的战局发表了前瞻性的意见。里面把中日双方的优势劣势分析透彻,将日本发动战争的根本原因剖析得淋漓尽致,对战局做出准确分析,预测中国对日本的抗争,会从战略防御、战略相持逐步到战略反攻阶段。这个战争需要的时间会很长,胜利一定是属于中国的。
其中《论持久战》对日本国内情况做出的分析,深刻而准确。明治维新后的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国家确实发展强大起来,但是利益都是大都收入军阀和财阀阶层的囊中,普通平民老百姓本质上并没有获利。
随着时间推移,日本国内财富分化严重的状况日益严重,加速了国内矛盾,各种社会问题都暴露出来。日本政府岌岌可危,他们只能对外侵略,获取利益后再分给国内平民阶层,以缓解社会矛盾。
当日本国内的财富又开始减少时,他们就得再次对外掠夺资源,之后将财富带回国内再分配,如此循环。但是对外战争带回的利益都被少数特权阶级瓜分殆尽,战争所有的开销却由普通老百姓承担。平民阶层更加贫困,日本政府又得扩大企业,去掠夺更多地方的资源。
这样的日本根本经不起长时间战争的消耗,因为一旦对外战争陷入僵局,日本国内的矛盾就会加剧,就会从内部开始溃败。所以日本失败的结局一早就注定了。
二、1941年,日本国内困顿不堪矛盾重重
日本发动全面侵略中国战争,这时已经过去三年的时间,中国依旧还在顽强抵抗,不仅正面战场持续作战,已经占领的地区,中国也开辟了抗日根据地。日军在中国战场已经感觉到吃不消了。
为了战争胜利,日本国内所有重心都为战争服务。国内企业全部优先安排生产军用物资。那些民用物资的生产企业只能纷纷破产,上百万工人失业,这样的情况已经持续两年了。
大量失业人口温饱解决不了。而能继续工作的工人都是从事军工业生产,他们虽然能够吃饱穿暖。为了保证战争顺利进行,连勤制度这个时候诞生了,这要求所有人24小时随时待命。
高强度长时间的工作,工人身体素质急速下降。据统计,日本在1937年过劳死的人数多达七千余人。工作强度增加,但是收入却减少了。通货膨胀下的日本,日元越来越不值钱,东西却一直在涨价。
农业方面,粮食生产供不应求,人们吃不到米。由于农药等物价上涨,农民正常生产根本无法保障。大部分农民辛苦一年,生产出的粮食不够自己吃,无法供应给市场。
1941年,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日本政府只能颁布了“白米限制令”,规定成年人每人每天粮食摄入不能超过330克。
日本国内饥饿和疾病使得从事农业的人口数量急速下降,农田数量大规模减少。农民反抗事件频频爆发。
士兵对战争早已厌倦,这一点日本政府知道的情况。所以只能用欺骗的手段让他们继续战斗。1939年1月三千名日军在海上轮船引起哗变事件。因为他们想回国,却被送到中国华北战场继续卖命。
战争中的日本,经济崩溃,国家财政收入空虚,百业凋敝,国内人民暴动频发,士兵厌恶战争,一如“纸老虎”,表面看起来强大,实际一碰就碎。
三、日本将目光瞄准了环太平洋地区
1941的日本国内已经困顿不堪,中国战场又陷入相持阶段,日本急需新的资源和利益,于是他们看中了东南亚的丰富资源,准备抢夺过来。
对日本而言,东南亚的橡胶石油,还有澳大利亚的铁矿,只要能够拿到手,就能摆脱资源贫乏的困境,国内的重重矛盾也就能得到缓解。 东南亚地区一直是英美的势力范围,想动他们的利益圈,日本只能对欧美国家宣战。
日本明治维新后,依靠制造业积累大量黄金和外汇。日本用黄金向美国买石油和钢铁。把这些年所有积累下来的财富全部投入到侵华战争中。日军打得越狠,黄金花得就越快。到了1941年,日本的黄金储备基本已经没有了。
日本一旦战败,日本国内经济就会彻底崩盘。按照日本政府采用的策略,如果不打仗,就会破产,打赢了还可以从战败国家赢得利益。现在黄金储备眼看就要消耗殆尽,战争就进行不下去了。日军从中国撤军的话,前期所有投入都白费了。日本只能孤注一掷。
1941年12月7日,美国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被日军偷袭,日军派出庞大的军力,重创美军。这件事也直接导致美国对日本宣战。美国海军很快就控制了太平洋,掐断了日本海上供给线。
四、中国战场局势开始逆转
美国正式宣战,中国此时已经对日本孤军奋战已经十年了,于是中国迅速加入同盟国,与美国英国结成同盟。美国派出大量人力物力开始援助中国,正是看中了能够中国能够抗衡日本,对整个太平洋战局有重要价值。
日军的后勤保障已经严重跟不上了,日本士兵的战斗力直线下降。中国军民却一如继续,稳打稳扎。中国战场一直消耗日军的人力物力还有意志力。中国与日本之间的这场战争局势已经发生逆转了,胜利指日可待。而事实也正是如此,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取得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
结语
中国人民对抗日本侵略者,我们付出了巨大代价,也充分展现出了智谋与勇气,不仅保卫了我们自己的国家,也为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打败侵略者做出了卓越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