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日本幕府时期的地方纸币——藩札

日本和铜元年(公元708年),日本政府开始铸造货币,到10世纪中期,由于朝廷衰弱,其本国的钱币铸造就废止了,此后一直到江户时代,在日本流通的货币主要是中国的铜钱等外国钱币。

幕府时期,日本政府对流通货币进行了一系列的规定,日本统一的货币制度开始逐渐确立,但这个确立的过程是反复而曲折的。

日本幕府时期的地方纸币——藩札

江户幕府的开创者德川家康画像

在江户幕府(1603年-1867年)260余年的统治时期内,日本前前后后出现过约500余个大大小小的藩国,每个时期同时存在的藩国大概有270余个,故有“江户幕府三百藩”的称呼。各藩国为了解决货币流通不足等实际财政困难,多数都发行了各藩自己的纸币——“藩札”。

日本幕府时期的地方纸币——藩札

藩札,也被称作“金札”、“银札”、“钱札”、“米札”等,各藩发行的藩札只能在各藩内部通用,而且藩札有流通期限,到期作废,其性质相当于清末民国时期大陆流行的钱庄票和地方纸币。

藩札大多为竖版,印有幕府将军像、瑞兽、钱币纹等图案。藩札上一般标有发行的藩国名称、纸币面值、年份、吉语铭文等钞票信息,虽然也有日文,但藩札的票面主要构成文字是汉字。

日本幕府时期的地方纸币——藩札

日本延享三年大洲藩的藩札纸币正面及背面

“元称楮国公,代货以流通,民各乐其业,讴歌仰德风。”这几句押韵的话是上图中延享三年藩札正面的吉语文字,大体上把藩札的基本功能概括出来了——代替铜钱等做为流通货币。日本与中国一样,均使用银和铜为基础货币,因而藩札纸币也多为银、铜的价值符号。

藩札的印制材料是日本手工制作的“和纸”。其造纸原料以日本特有的野生植物茎皮纤维为主,造出的纸张纤维很长,颜色棕黄,坚韧耐磨,使用寿命较长。

日本幕府时期的地方纸币——藩札

藩札纸张纤维极长

因为涉及到各藩的财富密码,故而各藩对藩札的印制都十分重视。据相关资料,与生产藩札有关的造纸、刻版和印刷的工匠,都是指定专门的工匠家族承担,限制十分严厉。

明治二年(1869年),为了统一币制,日本公布了禁止藩札增印令,禁止流通以前发行的藩札。在新纸币发行后,明治政府又一次下令,强制各地将藩札回收兑换。

日本幕府时期的地方纸币——藩札

明治十六年日本十元纸币

兑换完成后,藩札正式退出了日本货币的舞台,日本钞票进入了现代纸币时代。

藩札所处的年代相当于大陆的明清时期,相对比较久远,但因为存世量较多,在收藏市场上的价格并不高。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