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学中医,姜豆!

作者:广州中医药大学三附院
学中医,姜豆!

专家介绍

·涂兴明

·中国共产党员,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院长,硕士生导师,中医硕士,农业推广硕士。

·社会兼职:广州市医药行业协会医院分会会长;中医药信息研究会中药饮片质量分会主任;广州市医药工业协会中药分会专家;广东省立医院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委员会评审团专家;广东省医学科技局研究基金项目评价专家库专家库成员;广东省科技厅基础与应用项目评审专家库成员。

豆姜

一、历史演变与变化:大豆生姜是当地的一种药物,药典尚未采集。收录于《中药分类》、《广东省中药》、《普通中药材手册》等。

二、识别

资料来源:Lisea Cubeba (Lour.)根。

采收加工9-10月开采、干燥。

产地主要在广东、广西等地。

字符标识 根圆锥。表面呈棕色,有皱纹和颗粒状突起。泡沫轻,易断裂,切片灰褐色,横切面有小孔(导管)。香气,像生姜又像樟脑香气,辣味十足。

学中医,姜豆!

豆姜植物

学中医,姜豆!
学中医,姜豆!

豆姜饮料片

学中医,姜豆!

三、药用及应用

药味,略带苦味,性温。属于脾、胃、肝。

功效 风寒除湿,通风和止痛。

应用主要治疗冷头痛、胃冷痛、腹痛呕吐、风湿麻痹痛、跌倒损伤。

用法:炸汤,15~30g,新鲜15~60g;外用油炸水清洗。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挥发油、胡椒苷和山鸡胡椒醇等。

2、药理作用静注射豆浆姜汁,能明显抑制血栓的形成;

我院开发了骨科藏红花滴打制剂,其中含有豆姜的成分,主要用于红、肿、痛的跌倒损伤。

骨科藏红花掉落

学中医,姜豆!

负责编辑:叶美玲

校对编辑:李伟

初演:涂兴明

审核:王健

评论发布:范琳燕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