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一阵风,唤醒沉睡了千年的躯体;轻轻一阵风,拂去历史神秘的面纱。站在时间的肩膀上,我与历史对话。
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
1945年8月15日正午,裕仁通过广播发表《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他们的投降也意味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胜利而告结束,正义必然战胜过强权的真理,终于得到了它最后的证明。就在日本投降当天,苏联干了一件事,裕仁对此十分愤怒,但是也没有办法,不得不忍。

这件事说来其实就是趁火打劫,起因是一个叫千岛群岛的地方,这群岛位于俄罗斯远东堪察加半岛跟日本北海道岛中间,正好将西太平洋跟鄂霍次克海分开。它一共是由56个岛组成,全长1300千米,现在属于俄罗斯萨哈林州,但二战前可不是。千岛群岛是鄂霍次克海东南部天然的屏障,也是海上要道,战略位置自然十分重要。
于是乎日本跟曾经的俄国之间就吵得不可开交,而他们之间的争斗要从更早的18世纪说起。清康熙二十四年至二十七年(1685年—1688年),清廷跟沙俄之间爆发了雅克萨之战,结果是清廷赢了。沙俄因此停下了对黑龙江流域的侵占,便转向东北,侵占勘察加半岛。1697年,沙俄军队在岛上发现了三年前被当地土著从海上捞起的日本人,随即将其送去莫斯科。
彼得一世从他口中得知了许多日本的消息,并将此人留在沙俄,让他开设日语学校。此后的二十多年时间里,俄国人再次从勘察加半岛获得10多个日本人,由此得知千岛群岛。1713年的4月,沙俄军人科兹列夫斯基入侵千岛群岛的幌筵岛,抢得不少物资。从这里开始,双方拉开了抢岛的序幕,百年未果。
1855年,双方决定坐下来和谈,南部给日本,北部给俄国。当时不少日本学者以为,纠纷到这里可以停止了,事实上并没有。因为到这个时候,清廷已走向末路,双方便暗暗的开始争夺库页岛。1875年,两国决定将日本得到的库页岛交换俄国得到的千岛群岛北部。得到一块肥肉并不意味着要放弃另一块肥肉,1905年双方爆发战争,俄国输了。
败了战争的人哪里还有话语权呢?库页岛南部被夺回,并且日本还拿到沙俄在远东的大部分权益。而俄国因此一直憋着一口气,跟德国结束战争后,第一件事就是跟尚未投降的日本算账。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围歼关东军。裕仁宣布投降后,冈村宁次拒绝接受,因此第二天苏军发出声明,说实际上并未投降,因此还将继续作战。
当然,因为日军敢死队出动,苏联还是有些伤亡的。不过收获颇大,出兵东北让它得到了1905年丢失的库页岛南部,并且将千岛群岛也一起抢了过去。裕仁很不想承认,也不予承认,可他有什么办法呢?前面说过,战败的人是没有话语权的,彼时的裕仁也没有站出来声明,后来再要求归还都没成功。
双方一直拉扯到今天都还没完,矛盾因此而生。不同于18世纪和19世纪,此时主要的矛盾四个地方,分别是库纳施尔岛、伊图鲁普岛、施科坦岛和赫巴马伊群岛四个地区的归属问题。对于这四个地方,他们各自都有不同的叫法,日本称为北方四岛,俄罗斯称为南千岛群岛。如今看来,究竟谁能笑到最后,恐怕还得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