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年终的栗树街

作者/梅 卓

当世界静下来,我拿起床头的书,翻到昨晚放了腰封当书签的地方。

贝尔格莱德,多瑙河,有着一条栗子树夹道的马路,在昏暗中显露出来。来自东欧的丹尼洛·契斯在半个世纪前,创造了被许多作家奉为经典的作品——《死亡百科全书》《达维多维奇之墓》和《栗树街的回忆》。

我曾于多年前随中国作家访问团访问塞尔维亚,在贝尔格莱德市参加世界作家代表大会。去之前也做了一些功课,仅知196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伊沃·安德里奇是南斯拉夫人,曾在贝尔格莱德生活多年。到了那座依傍着蓝色多瑙河的城市,还拜谒了他的雕像,但关于丹尼洛·契斯,却一无所知……直到如今机缘来临,冷风穿背的年末,混沌中捧起被苏珊·桑塔格称为“20世纪下半叶无可争议的伟大作家”的作品。

读着《栗树街的回忆》,我惊讶于作家精确的童年记忆,更赞叹着他处理生活和世态时呈现出的梦幻般的风格。契斯作品的译介是我们中文读者的幸事,虽然作家已逝,但他妻子的回忆却深深地打动了我:“他每本书和下一本书都要隔好几年,首先要做很多考据、访谈,再开始写作。有时候写了几千页,但最后往往只留下几百页。他是一个风格主义者,对每一个标点都很讲究。”

这就是产生艺术“高峰”的境界吧。苏珊·桑塔格说“他的作品维护了文学的荣誉”。但也有一位批评家指控契斯抄袭了索尔仁尼琴、乔伊斯、曼德尔施塔姆、博尔赫斯、梅德韦杰夫兄弟等作家,对此另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约瑟夫·布罗斯基评价说:“一位作者若能在一本135页的小说里模仿这么多风格迥异的作家,那么怎样赞美他都不为过。”

忙活一年,有本好书读,也是安慰。更希望来年的栗树街花团锦簇、诗意盎然。

稿件来源:青海日报客户端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版权为青海日报所属媒体平台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