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46年,23岁董健民为保机密,携丈夫和儿子跳入渤海湾

1946年,

中共中央社会部机要科女机要员董健民,与爱人兼同事、共产党员钟琪带着他们刚刚两岁的孩子,受上级指派,携带机密文件,从延安到东北,为即将开始的解放战争做准备。

1946年,23岁董健民为保机密,携丈夫和儿子跳入渤海湾

他们坐上了

一艘大连驶往东北的轮船上,面对国民党特务的搜查,机要人员董健民

望着丈夫

钟琪

说:

“宁可牺牲全家人的生命,也坚决不能让这机密文件落在敌人手中”

两人相视一望,抱着孩子相拥在一起跳进了深不见底的渤海之中。

那一年,她23岁,丈夫钟琪25岁,而他们的孩子,刚刚年满两岁。

1946年,23岁董健民为保机密,携丈夫和儿子跳入渤海湾

1923年,董健民生于河北省的静海县,她的父母都是农民,本就靠天吃饭、再加上时局动荡,使得本分老实的董健民一家生活非常贫苦。

由于家里非常穷,连吃饭问题都无法解决,因此董健民在很小的时候就辍学回家了。

董健民虽然明白家里的苦楚,但也十分失落。她不想蒙昧糊涂地度过一生。

父亲看女儿如此渴求读书,深思熟虑后,决定把她送到识字的弟弟董秋斯身边跟着学习。董秋斯是一名优秀的中共地下党员。

1946年,23岁董健民为保机密,携丈夫和儿子跳入渤海湾

董健民跟在叔父身边学习知识,她看到了洋溢着爱国情感的刊物书籍,接触到共产主义的红色思想。心中渐渐升起了为革命、为祖国不怕牺牲的热情。

16岁那一年,

董健民告诉叔父,

她要从军打仗,要去打鬼子。她虽身体单薄,眼神里却透出坚毅和果敢。董静秋看时机也成熟了,便决定带着她去延安。就这样,董健民跟着姐姐告别了父亲,跟着叔父一同乘船南下,从河北辗转到延安。

1940年,董健民在董秋斯的引领下,光荣地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并凭借自己的聪慧被机要处看中。他们虽然不在战场前线杀敌,虽然没有经历枪林弹雨,可他们也随时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他们的危险性,不亚于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战友。

1946年,23岁董健民为保机密,携丈夫和儿子跳入渤海湾

董健民学思敏捷,做事不拘一格,有自己的想法,很快便收获了机要处成员的一致好评。在这里,她不仅多次截获电报,还认识了值得相伴一生的钟琪,可谓是爱情事业双丰收。

1942年,钟琪和董健民在一个窑洞里举行了一场简单的婚礼,婚礼证婚人是时任中社部副部长的李克农。

李克农看着这对新人,

感叹道:"革命力量的发展很壮大呐!"

婚礼结束后,董健民望向丈夫说:“如果,咱们到时候真的有什么意外,记住,一定要保护好机密文档,其他的什么都不重要”

婚后他们工作上互相激励,学习上互相帮助,生活上互相体贴,不断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赞扬。

一年后,董健民生下了一个健康的女儿。

1946年,23岁董健民为保机密,携丈夫和儿子跳入渤海湾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党中央作出了争取东北、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战略决定,并成立中共中央东北局,抽调大批干部和部队进军东北。董健民和钟琪夫妇受党组织派遣到东北局工作。

1946年一天,时任中央社会部部长的李克农把钟琪和

健民叫到办公室,屋里还有另外一位年轻人。李克农说:

“我们已准备在东北与国民党进行大决战,为了加强对东北战场的指挥和联络工作,决定派你们二人,携带密电码前往大连情报站工作,在那里建立电台。你们先去山东根据地,再走海路到达东北。”

他指着那个年轻人说:

“他就是山东派来接应你们的同志。”

第二天,健民一家三口便告别延安踏上了新的征程。

他们带着刚刚两岁的孩子,化装成普通的乘船,由海路经大连赴东北。其实,这是在为即将开始的大规模的辽沈战役做战前准备。

1946年,23岁董健民为保机密,携丈夫和儿子跳入渤海湾

作为职业的机要员,最重要的就是密码本,拿到了它,军队的战斗部署情况尽在掌握之中。为此,董健民把密码本和一些核心机密文件都贴身存放,一路上加了万般小心。

董健民和钟琪两人突然感觉有点不对劲,好像有什么人在盯着他们。

那是一种好像被毒蛇死死盯住,思考什么时候咬你一口的惊悚感觉。

两个人相视一眼,不露声色。心想,自己可能暴露了,可他们是怎么暴露的。

来不及多想,两个人已经在船上,往外望去即是一片辽阔的海面,无处可去,只能继续伪装,就当做什么都不知道。

1946年,23岁董健民为保机密,携丈夫和儿子跳入渤海湾

在他们的轮船驶入渤海湾的时候,

突然遇到了国民党军舰的阻拦

。国民党的军舰先是击中了船身,他们的孩子也不幸被炮弹的碎片打伤。

船被困在了海上,而紧接着就走上来一群带着武器的国民党特务。他们无论男女老幼挨个都进行搜查,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事已至此,他们也料到自己的行踪被叛徒告诉了国民党。此刻他们怀里揣着的是党的机密,若被查到,自己性命堪忧是小,机密被截获,就意味着后方有无数的同志要流血牺牲。

这也意味着共产党多年的部署顷刻间要化为乌有,故此事容不得半点侥幸。

1946年,23岁董健民为保机密,携丈夫和儿子跳入渤海湾

董健民抱着两岁大的孩子,毅然决然地对丈夫说道:

“还记得我们的结婚誓词吗?与密电码共存亡,如今,该到兑现承诺的时候了,我们一起跳海!”

他们早就想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于是迅速作出了抉择:

宁可牺牲全家人的生命,也决不能让党的机密落入敌人手中。

钟琪一家悄悄来到后甲板上,将机要文件紧紧贴在自己胸前,又将孩子抱在自己怀中,三人相拥着,几乎毫不犹豫地纵身跳向大海,飞溅的浪花带着重重的叹息。

有人跳海了!等到国民政府特务闻讯赶到船边,

三人带着机要的密码,沉入深深的海底

。钟琪和董健民作为机要部的成员,身负着重要的使命,誓死捍卫着密码

,也守护住了他们结婚时许下的诺言。

那一年,董健民23岁,丈夫钟琪25岁,而他们的孩子,刚刚年满两岁。

1946年,23岁董健民为保机密,携丈夫和儿子跳入渤海湾

虽然董健民一家长眠在了渤海海湾,但他们一家永远留在了百姓跟国家心中,成为了照亮众人前行路上的灯塔,驱赶了无尽的黑暗。

借以此文,向董健民烈士,向众多为国家奉献一生的英雄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