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
中共中央社會部機要科女機要員董健民,與夫妻兼同僚、共産黨員鐘琪帶着他們剛剛兩歲的孩子,受上級指派,攜帶機密檔案,從延安到東北,為即将開始的解放戰争做準備。

他們坐上了
一艘大連駛往東北的輪船上,面對國民黨特務的搜查,機要人員董健民
望着丈夫
鐘琪
說:
“甯可犧牲全家人的生命,也堅決不能讓這機密檔案落在敵人手中”
兩人相視一望,抱着孩子相擁在一起跳進了深不見底的渤海之中。
那一年,她23歲,丈夫鐘琪25歲,而他們的孩子,剛剛年滿兩歲。
1923年,董健民生于河北省的靜海縣,她的父母都是農民,本就靠天吃飯、再加上時局動蕩,使得本分老實的董健民一家生活非常貧苦。
由于家裡非常窮,連吃飯問題都無法解決,是以董健民在很小的時候就辍學回家了。
董健民雖然明白家裡的苦楚,但也十分失落。她不想蒙昧糊塗地度過一生。
父親看女兒如此渴求讀書,深思熟慮後,決定把她送到識字的弟弟董秋斯身邊跟着學習。董秋斯是一名優秀的中共地下黨員。
董健民跟在叔父身邊學習知識,她看到了洋溢着愛國情感的刊物書籍,接觸到共産主義的紅色思想。心中漸漸升起了為革命、為祖國不怕犧牲的熱情。
16歲那一年,
董健民告訴叔父,
她要從軍打仗,要去打鬼子。她雖身體單薄,眼神裡卻透出堅毅和果敢。董靜秋看時機也成熟了,便決定帶着她去延安。就這樣,董健民跟着姐姐告别了父親,跟着叔父一同乘船南下,從河北輾轉到延安。
1940年,董健民在董秋斯的引領下,光榮地成為了一名共産黨員,并憑借自己的聰慧被機要處看中。他們雖然不在戰場前線殺敵,雖然沒有經曆槍林彈雨,可他們也随時做好了犧牲的準備。他們的危險性,不亞于在戰場上沖鋒陷陣的戰友。
董健民學思靈活,做事不拘一格,有自己的想法,很快便收獲了機要處成員的一緻好評。在這裡,她不僅多次截獲電報,還認識了值得相伴一生的鐘琪,可謂是愛情事業雙豐收。
1942年,鐘琪和董健民在一個窯洞裡舉行了一場簡單的婚禮,婚禮證婚人是時任中社部副部長的李克農。
李克農看着這對新人,
感歎道:"革命力量的發展很壯大呐!"
婚禮結束後,董健民望向丈夫說:“如果,咱們到時候真的有什麼意外,記住,一定要保護好機密文檔,其他的什麼都不重要”
婚後他們工作上互相激勵,學習上互相幫助,生活上互相體貼,不斷受到上司和同志們的贊揚。
一年後,董健民生下了一個健康的女兒。
1945年抗日戰争勝利後,黨中央作出了争取東北、建立鞏固的東北根據地的戰略決定,并成立中共中央東北局,抽調大批幹部和部隊進軍東北。董健民和鐘琪夫婦受黨組織派遣到東北局工作。
1946年一天,時任中央社會部部長的李克農把鐘琪和
董
健民叫到辦公室,屋裡還有另外一位年輕人。李克農說:
“我們已準備在東北與國民黨進行大決戰,為了加強對東北戰場的指揮和聯絡工作,決定派你們二人,攜帶密電碼前往大連情報站工作,在那裡建立電台。你們先去山東根據地,再走海路到達東北。”
他指着那個年輕人說:
“他就是山東派來接應你們的同志。”
第二天,健民一家三口便告别延安踏上了新的征程。
他們帶着剛剛兩歲的孩子,化裝成普通的乘船,由海路經大連赴東北。其實,這是在為即将開始的大規模的遼沈戰役做戰前準備。
作為職業的機要員,最重要的就是密碼本,拿到了它,軍隊的戰鬥部署情況盡在掌握之中。為此,董健民把密碼本和一些核心機密檔案都貼身存放,一路上加了萬般小心。
董健民和鐘琪兩人突然感覺有點不對勁,好像有什麼人在盯着他們。
那是一種好像被毒蛇死死盯住,思考什麼時候咬你一口的驚悚感覺。
兩個人相視一眼,不露聲色。心想,自己可能暴露了,可他們是怎麼暴露的。
來不及多想,兩個人已經在船上,往外望去即是一片遼闊的海面,無處可去,隻能繼續僞裝,就當做什麼都不知道。
在他們的輪船駛入渤海灣的時候,
突然遇到了國民黨軍艦的阻攔
。國民黨的軍艦先是擊中了船身,他們的孩子也不幸被炮彈的碎片打傷。
船被困在了海上,而緊接着就走上來一群帶着武器的國民黨特務。他們無論男女老幼挨個都進行搜查,放過任何一個角落。
事已至此,他們也料到自己的行蹤被叛徒告訴了國民黨。此刻他們懷裡揣着的是黨的機密,若被查到,自己性命堪憂是小,機密被截獲,就意味着後方有無數的同志要流血犧牲。
這也意味着共産黨多年的部署頃刻間要化為烏有,故此事容不得半點僥幸。
董健民抱着兩歲大的孩子,毅然決然地對丈夫說道:
“還記得我們的結婚誓詞嗎?與密電碼共存亡,如今,該到兌現承諾的時候了,我們一起跳海!”
他們早就想到了事情的嚴重性,于是迅速作出了抉擇:
甯可犧牲全家人的生命,也決不能讓黨的機密落入敵人手中。
鐘琪一家悄悄來到後甲闆上,将機要檔案緊緊貼在自己胸前,又将孩子抱在自己懷中,三人相擁着,幾乎毫不猶豫地縱身跳向大海,飛濺的浪花帶着重重的歎息。
有人跳海了!等到國民政府特務聞訊趕到船邊,
三人帶着機要的密碼,沉入深深的海底
。鐘琪和董健民作為機要部的成員,身負着重要的使命,誓死捍衛着密碼
,也守護住了他們結婚時許下的諾言。
那一年,董健民23歲,丈夫鐘琪25歲,而他們的孩子,剛剛年滿兩歲。
雖然董健民一家長眠在了渤海海灣,但他們一家永遠留在了百姓跟國家心中,成為了照亮衆人前行路上的燈塔,驅趕了無盡的黑暗。
借以此文,向董健民烈士,向衆多為國家奉獻一生的英雄們,緻以最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