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宋史:儒家学说的传播者——二程

宋史:儒家学说的传播者——二程

前言

中华文明五千年,流传下来的思想和文物数不胜数,物品无言,可以通过身体呈现千年的历史;思想悠久,通过史书典籍传递。

宋史:儒家学说的传播者——二程

▲周敦颐

起因

作为文学家的周敦颐开创学堂,程颢和程颐从周敦颐处学习知识。

宋史:儒家学说的传播者——二程

▲宋理宗

结果

二程对于宋代的儒学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宋理宗为两人追封。

宋史:儒家学说的传播者——二程

▲二程

始末

1.程门立雪求知识

古代为了学习而流传下来的成语不在少数,其中就有典型的程门立雪,讲的就是为了求学不惜在下雪天中一直等到老师开门。

古人为了学习尚且能做到这种地步,可见他们对于学问的追求是多么认真。程颢一直跟随在周敦颐的身边学习,但是学习的时间并不长久,但是跟在周敦颐的身边,学到的知识也有很多。

在周敦颐的身边,程颢的思维更加开阔,也能够三省吾身,思考有关哲学和人生的问题。儒学的知识一直被人称赞,所以程颢决定从儒学找到令自己百思不得其解的答案。

但是很可惜,儒学中并没有找到,于是程颢决定从佛学中寻找,毕竟佛教讲的都是未知领域。

不过程颢在佛学典籍中也没有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但是与此同时,却找到佛教很多不足之处。

后来的他决定还是认真钻研儒学,考取功名。很快就榜上有名,程颢成为地方官员,在为官这段时间,程颢从未有过剥削和压榨百姓,反而告诉百姓应该懂得“仁义礼智信”。

宋史:儒家学说的传播者——二程

▲程颢

2.儒学奠定

程颢把儒学贯彻到自己的生活当中,看到街上老人受伤,就会帮助,对于好人好事都会公开称赞,所以在程颢的治理下,县城有了很大的起色。

也是在这段时间,程颢见到各种各样的人,对于儒学思想更加肯定,甚至觉得在实际生活中只有儒学思想能够体现出来。

至于佛学,程颢就是批评的,因为他觉得自己人生在世的事情还没有弄明白,就想着死后的事,况且死后如何,我们也并不清楚。

而且佛教讲的是出家,如果人人都信奉佛学,出家求佛的话,那岂不是不能繁衍子嗣,人类灭绝?!

所以程颢对于佛教大多数都是批判的状态,尤其是在讲学的时候,程颢讲的都是儒学。

只可惜程颢不久之后就因病去世,他的弟弟程颐接替他讲学,程颐和程颢有着不同的经历,程颢混迹官场,最后因为不满意王安石变法,才辞官回家讲学的。

但是程颐不一样,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隐居,直到18岁的时候,和自己的哥哥程颢一起去参加科举考试,因为文章写得通透,被太学工作的胡瑗看到,啧啧称赞。

但是即便如此,程颐还是决定不做官,哪怕朝廷多次派人前来请求出山,程颐也不去。

直到宋哲宗登基以后,在司马光等人的建议下,宋哲宗决定请求程颐来到朝廷为官,或者进入皇宫讲学。

毕竟司马光等人都说程颐是个有才华有能力的人,如果让他在外面讲学,就是埋没了他的能力。

宋史:儒家学说的传播者——二程

▲程颐

3.为人耿直

在宋哲宗的请求下,程颐终于来到皇帝的身边,因为这一次程颐觉得,要是想要推行儒学,通过皇帝的传播还是比较快,也比较有效。

程颐决定不放弃这次振兴儒学的机会,于是在宋哲宗抛出橄榄枝的时候,程颐自然答应了,于是程颐来到皇宫为年幼的宋哲宗讲学。

平时的讲课都是给很多人,这一次的对象只有一个,说轻松也轻松,说不轻松也不轻松,毕竟皇帝可不是普通人,不能糊弄,必须要认认真真的讲学。

程颐通过自己的水平和能力,成功地吸引了宫中的宫女太监等人,他们都很喜欢程颐,但是程颐身为一个文人,又是儒者,他也有自己的思想和脾气。

宋史:儒家学说的传播者——二程

▲宋哲宗

宋哲宗还是孩子心性,想要能够放假玩耍,如果是简简单单的放假兴许程颐就答应了,但是宋哲宗请求的却是放假三个月,借口是天气炎热。

程颐一口回绝了,皇帝三个月不见大臣,不见官员,整日和宫女太监这些小人在一起,是不能治理好国家的。

结果这话一出,让宫中很多人都不喜欢程颐,很多宫女太监觉得程颐歧视他们,骂他们是小人。

后来程颐因为和苏轼闹得不愉快,两人都被调离京城,程颐回到洛阳,继续自己的讲学事业。

宋史:儒家学说的传播者——二程

▲苏轼

小结

二程对于儒学的解读和传播,在宋朝理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参考资料】

1.《宋史 卷四百二十七》

2.《明道先生年谱》

3.《辞海》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