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军队下面的这撮胡须叫做“卫生胡”。而卫生胡的源起地是德国,将他发扬光大的是纳粹德国元首希特勒。在18世纪,那时候,德国流行大胡子,就是电影《哈利波特》中的海格教授所留的胡子。可这种胡子一来不是很雅观,二来在做其他事情的时候,也会给人造成相当大的困扰。比如吃饭的时候,一个不留神就将饭菜的残渣或者面包屑留在了上边。还要费时费力的清理半天。这在讲究一丝不苟,肃立成风的德国来说,是一件非常不能容忍的事情。于是到了希特勒这里,希特勒为了保留原先的特色,也为了更方便的日常生活,将胡须全部剃了去,而将鼻子下方的那一块留了下来,俗称“卫生胡”。关于这一点,还有一个典故。

希特勒当年还是一个士兵,留着艺术气息极强的大胡子。有一天,上战场后,德方投放了毒气弹。而希特勒拿出了预先发放的毒气面具。可由于当时军队人口众多,面具千篇一律,没有考虑到他这样的特殊人士。所以他的大胡子极为碍事,使得面具一直遮不严实,最后让希特勒吃尽了苦头。所以希特勒下了前线之后,将大胡子悉数刮掉,为了保留点自己的特色,之留了鼻子下方那一点。
而日本这个时期,清朝闭关锁国一百年,科技思想早已落后不堪。善于学习的日本将目光瞄向了西方国家,尤其是德国。这个时期的日本人以吃西餐和穿西服为荣,由于对西方文化,政治体制的全盘照抄,使得日本一度成为被列强赞不绝口的国家,觉得这个国家君主思想开明,民众易接触,但实际上这都是表面的景象,日本骨子里的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正在大力酝酿中。而日本派到德国的精英在受到希特勒思想的大力熏陶,毕竟日本当时有很多人崇拜并且模仿希特勒,双方同属于法西斯轴心国一派。回国后,也极力推荐这种胡须。
慢慢的,从政客到士兵,这种卫生胡很快就在日本流传开来,因为它不仅干净,方便打理,也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男性的阳刚之气。日军很多士兵也认为这种胡子在战争中可以起到恐吓敌人、振奋士气的作用,因为这种胡子在希特勒的影响下,也象征着极端暴力和恐怖统治的极端民主主义。但是用在日本人身上,至少在我们中国看来,就有些不三不四的诡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