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55年授衔时,他正担任四川省委书记,为何仍然被授予上将军衔?

1955年的时候,为了表彰那些对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作出重要贡献的将领们,我国举行了第一次大授衔。当时评衔的标准除了要看资历和战功外,还有很重要的一条,那就是已经转到地方工作或者已经脱离部队的同志均不在这次评衔之列。因此一些曾经战功赫赫但建国后却转到地方工作的同志就遗憾地与军衔失之交臂了,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当属周保中和程子华。

1955年授衔时,他正担任四川省委书记,为何仍然被授予上将军衔?

周保中是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始人和东北地区抗日游击战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担任过东北抗日联军第2路军总指挥和东北人民自卫军总司令等职;解放战争爆发后又先后出任过东北民主联军副总司令和东北军区副司令员。新中国成立后,周保中转到地方工作,在云南省政府任职,因此1955年没有授衔,但却获得了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如果他当时参加授衔的话,最起码是个上将。

1955年授衔时,他正担任四川省委书记,为何仍然被授予上将军衔?

我们再看程子华,大革命时期他参加过广州起义,领导过大冶兵暴,红军时期担任过红15军团的政委,他这一时期的搭档徐海东是55大将;抗日战争时期程子华是冀中军区的政委,他的搭档吕正操是55上将;解放战争时期程子华担任过4野第13兵团司令员,参加过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和衡宝战役等战役战斗。以程子华的资历和战功,55年至少也是个上将。可惜的是新中国成立后他就转到地方工作,因此没有参加授衔。

1955年授衔时,他正担任四川省委书记,为何仍然被授予上将军衔?

但凡事总有例外,在众多转到地方工作的干部中有一个人却被授予了上将军衔,他就是开国上将阎红彦。55年授衔的时候,阎红彦正担任四川省委书记,按照当时的授衔标准来说,他也不在这次评衔之列。那么阎红彦为何会被授予上将军衔呢?这还要从他对陕北红军的特殊贡献说起。阎红彦是陕西安定人,出生于1909年,因为家里太穷,勉强读了半年私塾就被迫辍学了,此后一直靠打短工为生。

1955年授衔时,他正担任四川省委书记,为何仍然被授予上将军衔?

1924年不满15岁的阎红彦加入了陕西军阀井岳秀的部队,当了一名号兵,当时谢子长也在这支部队任职。一年后,在李象九的影响和介绍下,阎红彦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参加了不久后举行的清涧起义。起义失败后,阎红彦来到吕梁山区组建游击队,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工作,拉起了一支百余人的队伍,阎红彦先是任副大队长兼第一中队中队长,不久后出任大队长,率部连战连捷,成为当地的传奇英雄。

1955年授衔时,他正担任四川省委书记,为何仍然被授予上将军衔?

1931年11月下旬,阎红彦率领队伍来到了南梁地区,和刘志丹、谢子长等人的队伍一起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谢子长任总指挥,刘志丹任副指挥,阎红彦任第一支队支队长。在之后的战斗中,红军越战越强,不仅队伍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还开创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为中央红军提供了落脚地。在之后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阎红彦参加了许多重要的战役战斗,再立新功。1955年授衔的时候,他虽然已经转到地方工作,但因为谢子长和刘志丹都已经牺牲,作为陕北红军的代表人物,阎红彦依然被授予了上将军衔。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