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41年,一日本军官自称“八路军的朋友”,要见王建安,结局如何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起,到1945年日本正式投降,在整整14年里,日本军国主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伤痛,早已镂于金石,成为了不容篡改的历史。

然而,在民间的传言中,却经常出现这样的日本兵——他们不仅会给老百姓看病、理发,还时常将花花绿绿的糖块塞在小孩子手里,一点没有穷凶极恶的样子。

于是,诸如

“日本兵不像宣传的那样坏”

“敌占区老百姓其实过得不错”

这样的言论,便不时出现在网络世界中,还往往引来许多人表示赞同。

1941年,一日本军官自称“八路军的朋友”,要见王建安,结局如何

日军给孩子们发糖

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一段发生在80年前的故事,也许会为我们揭示真相。

看更多历史故事,欢迎关注

@衔笔书史

1941年春天,八路军山东纵队政治部接到了一份奇特的报告,提到了一个叫做

水原清

的日本军官。

根据报告中的说法,水原清中等个头,大约30岁左右,是这一年3、4月份突然出现在

沂水县大安庄(今山东沂南县大安村)

一带的。

与其他日本军官不同的是,水原清平时很少穿军装,反倒经常穿着土布裤褂,在村子里面闲逛,操着一口蹩脚的中文,和老百姓们谈天说地。

据水原清自己讲,他没当兵前,是日本共产党党员,一贯反对战争,这次来到大安庄,是来与八路军

“交朋友”

的,要和

“八路军大大的亲善”

1941年,一日本军官自称“八路军的朋友”,要见王建安,结局如何

日本共产党员

在根据地里突然出现一名“日共”党员,这一消息自然引起了山东纵队政治部领导的注意,他们马上指示沂东敌工站,重点注意水原清的一举一动。

没过多久,新的情况便汇报上来了,水原清的表现,居然比“八路”还“八路”——

在大兴庄驻扎期间,水原清不仅经常免费给老百姓看病抓药,还办了一个学堂,教附近村庄里的孩子们识字。

起初,水原清留着一副“仁丹胡”,但到了大兴庄后没几天,他就把胡子全刮了,乍看上去,根本想象不到他是个日本人。

1941年,一日本军官自称“八路军的朋友”,要见王建安,结局如何

日本仁丹广告 上面人物留的胡子被称为“仁丹胡”

除了平日里表现得非常“亲民”之外,水原清还替附近的老百姓办了两件“大事”——

其一,在大兴庄附近的库沟村里,有两名地下党员被日军便衣抓走了,其中一人还是库沟村村长。

为了救人,村民们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找到水原清,想让他帮忙说情。

没想到,水原清居然一口答应下来,没过几天,这两名地下党员真的被日军释放了。

其二,当沂水城的日军向周边村庄摊派粮食时,拿不出粮食的小孙家庄村民,也找到水原清帮忙求情。水原清经过一番奔走,果然免掉了小孙家庄的征粮。

1941年,一日本军官自称“八路军的朋友”,要见王建安,结局如何

日军掠夺的粮食

水原清的这一番表现,让山东纵队政治部的领导们也有些拿不准了——

要说这是收买人心,不至于做到释放地下党员这一步,可要说水原清真的是个“反战”人士,又没有更进一步的证据。

思来想去,山东纵队政治部决定派出一支小分队,秘密前往大兴庄一带,前去摸摸水原清的底。

而带领这支队伍的重任,就落到了政治部敌工科副科长

何庆宇

的肩上。

1941年,一日本军官自称“八路军的朋友”,要见王建安,结局如何

何庆宇 颜值不输如今的“小鲜肉”

此时的何庆宇,虽然只是个22岁的年轻人,但已经在敌工战线上工作了好几年,还在八路军总部敌工干部训练班受过训,工作经验相当丰富。

即便如此,在临行前,政治部宣传部长兼敌工部长

刘子超

仍然对何庆宇千叮咛万嘱咐:

“最近敌人开始搞第三次治安强化运动,正想方设法地蚕食根据地,这个水原清的行动,很可能是敌人的新手段,务必要提高警惕!”

何庆宇点点头,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请部长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经过一天一夜的跋涉,何庆宇带着几名精干的敌工人员,来到了沂东武工队驻地。

刚刚抵达驻地,何庆宇就得到了一项新情报:水原清又为老百姓们办了一件“大好事”——

在大安庄落下脚后,水原清便以要开办学校、医院,缺少人手为由,从本地招募了10多个人,在大安庄建起了一个据点。

虽然名义上是据点,但水原清的据点既没有工事、也没有岗哨,老百姓甚至可以自由出入,比上邻居家串门还方便。

1941年,一日本军官自称“八路军的朋友”,要见王建安,结局如何

日军据点

就在几天前,沂水县城的日军突然外出扫荡,许多来不及躲避的老百姓,便跑到了水原清的据点里躲了起来。

而水原清也是来者不拒,不仅将老百姓藏了起来,还出面赶走了日军,使大兴庄避免了一场浩劫。

这一新的消息,让何庆宇犯了嘀咕:这个“活菩萨”一般的水原清,难不成真的是反战份子?

然而,经过一番仔细的侦察,何庆宇很快便发现了几个疑点——

首先,水原清招募的10多个“助手”,基本上都是各村里游手好闲的地痞无赖,其中还有不少人,长期和日军、汉奸有着不清不楚的关系;

其次,水原清之前“救出”两名地下党员中的那位村长,被放回来后不久,便莫名其妙地被杀害了,凶手至今也没找到。

而且除了这位村长外,附近村子里的几名抗日积极分子,也都先后遭到了暗害。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水原清在与老百姓聊天时,常常有意无意的表示:八路军拼命抗日也不对,容易招致日军的报复,要是没有八路军、也没有日军,大家一起“共存共荣”,那就天下太平了。

水原清的这一番言论,着实迷惑了不少老百姓,甚至有的老百姓也开始在私下里抱怨:

“要是八路军不打鬼子就好了!”

1941年,一日本军官自称“八路军的朋友”,要见王建安,结局如何

日本人的“亲善”行动

在与沂东武工队、敌工站的会议中,何庆宇将这些疑点和盘托出,并做出了自己的判断:

“这个水原清,一定来者不善!”

何庆宇话音未落,脾气火爆的武工队队长

邢子平

便猛地一拍桌子,震得茶杯茶碗一阵乱跳:

“我早就怀疑,这个水原清是‘黄鼠狼给鸡拜年’!可咱们只靠嘴说,乡亲们恐怕不信哪!”

何庆宇微微一笑: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照我看,最好的办法,还是请敌人自己出来说清楚。”

听了何庆宇的话,邢子平愣了一下,随即便恍然大悟地笑了起来......

1941年,一日本军官自称“八路军的朋友”,要见王建安,结局如何

八路军武工队

几天之后的一个傍晚,水原清的两名便衣,从据点里走了出来,径直向着沂水县城的方向走去。

刚刚转过一个拐角,两人吓了一跳——在墙边上也蹲着两个人,正在翻弄一个包裹。

两名便衣回过神来,连忙喝问:

“你们俩鬼鬼祟祟地,蹲在这里干什么呢?!”

蹲着的两人互相对视了一眼,其中一人说道:

“我们就是大兴庄的,要出门去走亲戚。”

两名便衣瞅瞅那个鼓鼓囊囊的包裹,似乎明白了什么,狞笑起来:

“你们是大兴庄的?我们怎么没见过?我看你们就是贼!”

说完,其中一人便要伸手去拿包裹。

说时迟那时快,就在这名便衣的手刚刚碰到包裹时,两只短枪便顶在了他们的下巴上,吓得两人险些尿了裤子。

紧接着,从拐角处又闪出来3个人,用破布堵住了他们的嘴,五花大绑地押走了。

1941年,一日本军官自称“八路军的朋友”,要见王建安,结局如何

身手矫健的武工队员

过了半晌,其中一名便衣晕头转向地被押到了一间堂屋里,堂屋中央坐着一个人。这人挥了挥手,便有人过来给他松了绑,嘴里的布也被抽掉了。

这名便衣惊魂未定,顾不得细看,便“咕咚”一声跪在了地上,连连磕头:

“好汉饶命!好汉饶命!我上有80老母......”

话还没说完,坐着的这人便大喝一声:

“胡扯什么?王水,看清楚我是谁?!”

这名叫

王水

的便衣仔细一看,坐着的这人瘦削精悍,腰里插着两把驳壳枪,正是武工队队长邢子平。

见到邢子平,王水腆着脸笑了起来:

“是邢队长啊,这不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么......”

原来,王水有一个远房表哥,在山东纵队里当营长,而邢子平从前正是他的部下,和王水算是半个熟人。邢子平安排的这次“抓舌头”行动,就是冲着王水来的。

1941年,一日本军官自称“八路军的朋友”,要见王建安,结局如何

连环画《抓舌头》

经过一番审问,王水乖乖交代了自己的任务——

他们这次去沂水县城,是替水原清送一封信给沂水县城里的日军,至于信里面说的什么,他也不清楚。

信很快被送到了何庆宇的手里,经过翻译,水原清的真实面目终于暴露了:

“此地平安无事,我处影响扩大。不少百姓对我们有好感,尤其是放了那两个人、减免那个穷村粮食,百姓高兴。只是便衣队杀那个村长下手太早了,他们会怀疑是我们所为......”

从这封信可以看出,这个看上去“人畜无害”的水原清,同样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魔鬼!

1941年,一日本军官自称“八路军的朋友”,要见王建安,结局如何

日军军官

在这些铁证面前,王水也终于幡然悔悟,供出了水原清的许多情况——

据王水所说,他曾经听说水原清是从济南来的特务头子,沂水县的许多日军军官,见到他也是毕恭毕敬,可见身份不低。

王水同时表示,之前那名地下党员和一些抗日积极分子被害,都是水原清一手策划的,他愿意帮武工队在暗地里做工作,揭露水原清的真面目。

有了王水现身说法,何庆宇和武工队的工作就好做多了——没过多久,附近的老百姓都知道了水原清的真实身份,一度人来人往的据点也变得门可罗雀,搞得水原清相当郁闷。

见工作有了成效,何庆宇便向山东纵队政治部做了汇报,建议立即抓捕水原清,为被害的同志们报仇。

出乎何庆宇意料的是,山东纵队政治部在对他们的工作提出表扬的同时,却没有批准他们抓捕水原清。

政治部领导人的理由很简单——

水原清一定不会甘于失败,很有可能会采取更进一步的行动,这样一来,我们既可以进一步掌握敌人的“套路”,又可以“借力打力”,反向利用水原清来替我们服务。

1941年,一日本军官自称“八路军的朋友”,要见王建安,结局如何

山东纵队干部合影

事情后续的发展,果然没有跳出纵队政治部的预料。

1941年8月,见自己的行动迟迟没有进展,水原清便另生一计,派人放出风去,想要亲自会见山东纵队副司令员

王建安

,当面表示自己的合作诚意。

接到这一消息后,纵队政治部马上做出了应对,何庆宇再次“披挂上阵”,要与这个特务头目来一番面对面的较量——

8月底的一天,何庆宇带着翻译与几名武工队员,来到了水原清的据点里。

落座之后,何庆宇直截了当的说道:

“你说你想见王副司令,王副司令派我们来了,有什么说的,你就说吧。”

水原清满脸堆笑:

“哪里哪里,我只是非常仰慕王副司令的为人,想要当面拜见一下。我是讲友善的,今天请你们过来,是要联络联络,认识一下。”

1941年,一日本军官自称“八路军的朋友”,要见王建安,结局如何

抗战时期的王建安将军

何庆宇冷笑一声:

“亲善?我看未必吧——”

紧接着,何庆宇将水原清之前策划谋害地下党员的事情全都抖落了出来,说得水原清脸上青一阵红一阵,讷讷地说不出话来。

看着水原清阴晴不定的面孔,何庆宇与武工队员们也暗暗捏了一把汗——当面戳穿水原清的把戏,是何庆宇提前定下的“激将法”,只有这样,才能逼迫水原清打出下一张牌。

然而,这样做的风险也是很明显的,一旦水原清当场翻脸,他们恐怕就只能杀出一条血路了。

幸运的是,过了半晌,水原清又重新堆起了笑脸:

“误会,误会!事情不是这样的,请不要误会我的好意。”

见水原清没有发难,何庆宇也暗暗松了一口气,他趁机说道:

“既然水原先生有好意,那就得做出些实际行动来,我们才能相信你啊。”

何庆宇的这一手,让水原清有些始料未及,他沉吟了一会儿,说道:

“为了表示我的好意,我愿意为你们提供情报,并且绝对保证联络人员的安全。”

1941年,一日本军官自称“八路军的朋友”,要见王建安,结局如何

八路军情报员旧照

水原清果然“说到做到”,一个多月之后,他就派人给何庆宇送来了一份“重要”情报:

华北日军第12军调动了3个师团和4个混成旅,准备向山东根据地发起扫荡,扫荡重点则是滨海地区一带。

纵队政治部经过对比分析,水原清的这一份情报实际上是“半真半假”,虽然表面上煞有介事,但在具体兵力部署配置和扫荡重点上,都与实际情况有不少出入。

为了迷惑敌人,纵队政治部专门起草了一封回信,在对水原清表示感谢的同时,也“无意”中透露了山东纵队应对扫荡的相关部署。

当然,这些“透露”出的部署只不过是些烟雾弹,却对日军的扫荡行动产生了极大干扰,日军在根据地里转悠了好几天,压根没碰到山东纵队的主力,最终只得无功而返。

1941年,一日本军官自称“八路军的朋友”,要见王建安,结局如何

反扫荡

到了1941年的初冬,不甘心失败的日军再次集结了5万多人的兵力,对沂蒙山区进行了大扫荡,将沂蒙山区围得如同铁筒一般。

为了保持与上级的联络,何庆宇再次找到了水原清,表示希望水原清签发两张通行证,以便自己与水原清进行来往。

何庆宇的借口合情合理,水原清也没有理由拒绝,他很快给何庆宇弄来了两张通行证,并盖上了自己的名章。

1941年,一日本军官自称“八路军的朋友”,要见王建安,结局如何

日军发放的通行证

水原清没想到的是,他的这两张通行证,转手便被何庆宇交给了沂蒙山区的部队。在日军扫荡期间,八路军的情报人员,正是靠着这两张通行证,将日军的情报及时送到了山东分局书记

朱瑞

等领导人的手里,为部署“反扫荡”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水原清的确为八路军做了有利的工作,但如果他知道真相的话,恐怕就要暴跳如雷了。

1941年,一日本军官自称“八路军的朋友”,要见王建安,结局如何

山东分局书记朱瑞

到了1941年12月,沂东武工队突然发现了水原清据点的异常——

水原清辞退了许多“助手”,并开始收拾起了行李。

根据这一情况,纵队政治部认为,水原清应该已经察觉到了自己计划的失败,准备撤离这一地区,并当即给何庆宇下达了指令:

“马上组织逮捕水原清!”

过了两天,何庆宇派联络员给水原清送去了一封信:

“久未联络,有要事相商。明天晚上,我方联络员将在铜井村据点岗哨等候,望带一些太平洋战争的资料来。”

见到这封信,原本垂头丧气的水原清又看到了一丝希望,表示一定按时到达。

第二天晚上,水原清果然按时赶到了铜井村据点,见到了何庆宇安排的联络员。联络员对水原清说道:

“何科长就在铜井村,我们过去聊吧。”

水原清虽然有些怀疑,但由于铜井村离日军据点极近,有恃无恐的水原清还是跟着联络员进了村。

然而,还没走两步,武工队队长邢子平便气喘吁吁的跑了过来,故作惊慌道:

“村子里来了一支不明身份的队伍,咱们还是到另一个村子里再说吧!”

紧接着,从四下里一下子蹿出了几名武工队员,架起水原清就往村子另一头跑,等到水原清反应过来时,他已经彻底落网了。

1941年,一日本军官自称“八路军的朋友”,要见王建安,结局如何

精干的武工队员

经过纵队政治部敌工人员的审问,水原清终于招认了自己的罪行——

他原本是日军华北方面军驻济南特务机关的一名特务,直属于日军华北方面军参谋部第四课。

在与八路军的长期作战中,他逐渐发现,八路军之所以能够越打越强大,是与广大中国老百姓的支持密不可分的。

因此,水原清编制了一个“和平瓦解”计划,通过种种手段,与八路军争夺民心,截断八路军与根据地百姓的血肉联系,消除八路军生存壮大的土壤。

水原清的这一计划,得到了日军驻山东省特务机关长

西田耕一

的激赏,而沂水地区,就是水原清实施这一计划的“实验区”,如果取得了成效,日军便会将这一行动推行到整个华北,甚至整个中国。

然而,水原清的周密计划,在八路军敌工人员的针锋相对下,还是彻底失败了——水原清在交代材料中懊丧地表示:

“(实验)开始进展十分顺利,我满怀信心,上方也夸奖......但后来由于种种事件相继出现,我之计划施展困难......”

1942年秋天,山东纵队政治部根据水原清犯下的罪行,将其处决,日军想要的“和平瓦解”,与他们的侵略图谋一样,最终不过是痴人说梦。

1941年,一日本军官自称“八路军的朋友”,要见王建安,结局如何

日本投降的新闻

这段故事虽然发生在80年前,但它向我们所展示的道理,直到今天却仍然适用——我们面对的敌人,不一定都是明火执仗、凶神恶煞,也有可能是冠冕堂皇的“公知”与“大V”,他们送给我们的“糖果”,里面包裹的,可能就是断肠的毒药、要命的鸩酒。

“朋友来了有美酒,豺狼来了有猎枪”,只要所有中国人民擦亮眼睛、团结一心,任何针对我们的阴谋,最终也只能落得失败的下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