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59年特赦首批战犯,10名高官重获自由,为何偏偏不放范汉杰?

1959年12月,功德林内的战犯迎来了第一次特赦,第一批被特赦的有十个人,都是近代史上的老熟人,他们分别是王耀武、杜聿明、陈长捷、杨伯涛、郑庭笈、邱行湘、宋希濂、曾扩情、周振强、卢浚泉。

能够第一批就被特赦,这十个人肯定都各有原因,除了自己真心悔改之外,也有许多其他的考量。被特赦的人自然欢天喜地,但是功德林里留下的人就郁闷了。

1959年特赦首批战犯,10名高官重获自由,为何偏偏不放范汉杰?

功过分明

范汉杰就非常郁闷,他一直盼着自己能够走出功德林,被俘之后,范汉杰的态度一直很不错,积极接受改造,而且他过去的官职也不低,是剿总副司令,也算很有影响力了,如果要写特赦名单,把范汉杰写上去也没什么问题,为什么范汉杰落选了呢?这得研究一下被特赦的十个人到底有何特殊之处。

王耀武被特赦是在很多人意料之中的,王耀武当初被俘的时候,主席就曾经派人告诉他:“你功是功,过是过,你的抗日功劳我们共产党人是会永远记住的,只要你安心改造,你很快就会回到人民中间的。”和其他同僚比起来,王耀武并没有什么罪过,而且还是抗日功臣,他当年在抗日战争中带领的74军有抗日铁军的美名,在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中都劳苦功高。

1959年特赦首批战犯,10名高官重获自由,为何偏偏不放范汉杰?

而且在济南战役和我军对战的时候,王耀武选择疏散城中百姓,使黎民免于战火,同时还释放了城中关押的革命者,从这两点而言,王耀武虽然追随老蒋,但依然是一个心怀百姓,心存良知的人,进入功德林之后,他也积极参与改造,所以自然可以成为第一批被释放的人员。

而杜聿明是功德林里威望最高的人,和王耀武并驾齐驱,虽然一开始杜聿明不愿意接受改造,但是经过教育之后,杜聿明感受到我党的真诚,思想有了转变,一次参观之后,杜聿明对众人说:“我必须通过难得的参观学习,集中到把世界观改造好。否则,怎么叫脱胎换骨的改造。参观学习是新旧社会对比的最好的课程。从人民来说,是忆苦思甜,从我们战犯来说,是忆罪思恩。”

1959年特赦首批战犯,10名高官重获自由,为何偏偏不放范汉杰?

杜聿明的女婿杨振宁又是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是华人的荣光,看在杨振宁的面子上,特赦杜聿明也是应该的。

不计前嫌

陈长捷的情况就比较特殊了,他的被俘与特赦都和傅作义有关,当年,陈长捷是天津警备司令,平津战役打响之后,我党要求陈长捷投降,但陈长捷却死守城池,原来这是傅作义下的命令。可是陈长捷没有想到,自己固守天津,傅作义考虑的却是和谈,最后傅作义平安无事,陈长捷却进了功德林,这让陈长捷心中一直非常怨恨。傅作义也于心有愧,所以他才努力为陈长捷争取了一个特赦名额。

1959年特赦首批战犯,10名高官重获自由,为何偏偏不放范汉杰?

杨伯涛、郑庭笈和邱行湘属于一种情况,也是功德林战犯中最为普遍的一种情况,那就是最初作为被俘战犯对我党心存怀疑,但是经过我党的思想教育,内心都有了巨大的变化,愿意配合我党的工作,不逃避改造行动。而且他们整体内心是向好的,都曾在抗日战争中立过功,虽然他们的情况和前面几位比算不得特殊,但是他们这样积极参与改造的模范也是应当被特赦的。

宋希濂被俘之后,一度万念俱灰,以为自己死期将至。为了打消宋希濂心中的恐惧,他的朋友兼老同学陈赓大将亲自来探视他,和他长谈许久,和陈赓谈过之后,宋希濂渐渐振作起来,愿意积极表现了,还成为了功德林战犯学习小组的组长之一。

特赦之时,考虑到宋希濂改造态度较好,而且当年抗战时期,宋希濂曾经不顾何应钦的阻拦,赌上身家性命带兵前往上海对抗日寇,并发表公开讲话:“宁做战死之鬼,羞作亡国之民”,大大鼓舞了国人的抗战士气,是于国有功之人。

1959年特赦首批战犯,10名高官重获自由,为何偏偏不放范汉杰?

惩前毖后

卢浚泉此人一向没有太大的存在感,但是卢浚泉有一个很出名的侄子卢汉,卢汉是云南起义的功臣,为新中国的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卢浚泉本也算是卢汉的下属,又算是从前滇军地代表人物之一,加上卢汉为叔叔求情,卢浚泉态度也足够,自然也得到特赦。

曾扩情和周振强身份更特殊,二人是特务出身,和上述的众多正牌将领相比,算是相当不光彩,他们俩的情况又有所不同,曾扩情的罪名较轻,其实他也是黄埔一期生,当年西安事变的时候,正是曾扩情出面请张学良发表讲话,稳定局势,推动两党合作。不过也正因如此,他被老蒋针对,坐了许多年冷板凳,远离权力中心。不过这也正说明他没机会犯什么大错,又在西安事变中立过功,被赦免并无争议。

1959年特赦首批战犯,10名高官重获自由,为何偏偏不放范汉杰?

周振强就不一样了,他当年是老蒋的坚决拥护者,颇有些愚忠的味道,但是周总理提出,一来周振强接受改造后,精神面貌不同以往,二来如果我们特赦周振强,也可以表明我们的态度,就算是老蒋的心腹,只要态度良好,也是能够被赦免的。

和上述十个人比起来,范汉杰的竞争力并不算非常强,但是范汉杰当年犯了一个大错,那就是蔡廷锴和蒋光鼐二人试图在福建起兵反蒋的时候,范汉杰得知此事,并且把蔡、蒋军中的密码本交给了戴笠,导致起义失败,蔡廷锴和蒋光鼐也险些因此而死。

1959年特赦首批战犯,10名高官重获自由,为何偏偏不放范汉杰?

敲定特赦名单的时候,蔡廷锴和蒋光鼐就在参与拟定名单的人员之中,范汉杰当年犯下的错当然逃不过去,正因为如此,范汉杰并没有成为第一批被特赦的人。

1959年特赦首批战犯,10名高官重获自由,为何偏偏不放范汉杰?

不过,鉴于范汉杰也是积极接受改造,态度良好,所以尽管第一批名单没有范汉杰,次年的第二批特赦名单还是出现了范汉杰的名字。新的时代到来了 这些国民党的高官也在种种推动之下,融入了时代的洪流之中。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