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59年特赦首批戰犯,10名高官重獲自由,為何偏偏不放範漢傑?

1959年12月,功德林内的戰犯迎來了第一次特赦,第一批被特赦的有十個人,都是近代史上的老熟人,他們分别是王耀武、杜聿明、陳長捷、楊伯濤、鄭庭笈、邱行湘、宋希濂、曾擴情、周振強、盧浚泉。

能夠第一批就被特赦,這十個人肯定都各有原因,除了自己真心悔改之外,也有許多其他的考量。被特赦的人自然歡天喜地,但是功德林裡留下的人就郁悶了。

1959年特赦首批戰犯,10名高官重獲自由,為何偏偏不放範漢傑?

功過分明

範漢傑就非常郁悶,他一直盼着自己能夠走出功德林,被俘之後,範漢傑的态度一直很不錯,積極接受改造,而且他過去的官職也不低,是剿總副司令,也算很有影響力了,如果要寫特赦名單,把範漢傑寫上去也沒什麼問題,為什麼範漢傑落選了呢?這得研究一下被特赦的十個人到底有何特殊之處。

王耀武被特赦是在很多人意料之中的,王耀武當初被俘的時候,主席就曾經派人告訴他:“你功是功,過是過,你的抗日功勞我們共産黨人是會永遠記住的,隻要你安心改造,你很快就會回到人民中間的。”和其他同僚比起來,王耀武并沒有什麼罪過,而且還是抗日功臣,他當年在抗日戰争中帶領的74軍有抗日鐵軍的美名,在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中都勞苦功高。

1959年特赦首批戰犯,10名高官重獲自由,為何偏偏不放範漢傑?

而且在濟南戰役和我軍對戰的時候,王耀武選擇疏散城中百姓,使黎民免于戰火,同時還釋放了城中關押的革命者,從這兩點而言,王耀武雖然追随老蔣,但依然是一個心懷百姓,心存良知的人,進入功德林之後,他也積極參與改造,是以自然可以成為第一批被釋放的人員。

而杜聿明是功德林裡威望最高的人,和王耀武并駕齊驅,雖然一開始杜聿明不願意接受改造,但是經過教育之後,杜聿明感受到我黨的真誠,思想有了轉變,一次參觀之後,杜聿明對衆人說:“我必須通過難得的參觀學習,集中到把世界觀改造好。否則,怎麼叫脫胎換骨的改造。參觀學習是新舊社會對比的最好的課程。從人民來說,是憶苦思甜,從我們戰犯來說,是憶罪思恩。”

1959年特赦首批戰犯,10名高官重獲自由,為何偏偏不放範漢傑?

杜聿明的女婿楊振甯又是諾貝爾獎的獲得者,是華人的榮光,看在楊振甯的面子上,特赦杜聿明也是應該的。

不計前嫌

陳長捷的情況就比較特殊了,他的被俘與特赦都和傅作義有關,當年,陳長捷是天津警備司令,平津戰役打響之後,我黨要求陳長捷投降,但陳長捷卻死守城池,原來這是傅作義下的指令。可是陳長捷沒有想到,自己固守天津,傅作義考慮的卻是和談,最後傅作義平安無事,陳長捷卻進了功德林,這讓陳長捷心中一直非常怨恨。傅作義也于心有愧,是以他才努力為陳長捷争取了一個特赦名額。

1959年特赦首批戰犯,10名高官重獲自由,為何偏偏不放範漢傑?

楊伯濤、鄭庭笈和邱行湘屬于一種情況,也是功德林戰犯中最為普遍的一種情況,那就是最初作為被俘戰犯對我黨心存懷疑,但是經過我黨的思想教育,内心都有了巨大的變化,願意配合我黨的工作,不逃避改造行動。而且他們整體内心是向好的,都曾在抗日戰争中立過功,雖然他們的情況和前面幾位比算不得特殊,但是他們這樣積極參與改造的模範也是應當被特赦的。

宋希濂被俘之後,一度萬念俱灰,以為自己死期将至。為了打消宋希濂心中的恐懼,他的朋友兼老同學陳赓大将親自來探視他,和他長談許久,和陳赓談過之後,宋希濂漸漸振作起來,願意積極表現了,還成為了功德林戰犯學習小組的組長之一。

特赦之時,考慮到宋希濂改造态度較好,而且當年抗戰時期,宋希濂曾經不顧何應欽的阻攔,賭上身家性命帶兵前往上海對抗日寇,并發表公開講話:“甯做戰死之鬼,羞作亡國之民”,大大鼓舞了國人的抗戰士氣,是于國有功之人。

1959年特赦首批戰犯,10名高官重獲自由,為何偏偏不放範漢傑?

懲前毖後

盧浚泉此人一向沒有太大的存在感,但是盧浚泉有一個很出名的侄子盧漢,盧漢是雲南起義的功臣,為新中國的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盧浚泉本也算是盧漢的下屬,又算是從前滇軍地代表人物之一,加上盧漢為叔叔求情,盧浚泉态度也足夠,自然也得到特赦。

曾擴情和周振強身份更特殊,二人是特務出身,和上述的衆多正牌将領相比,算是相當不光彩,他們倆的情況又有所不同,曾擴情的罪名較輕,其實他也是黃埔一期生,當年西安事變的時候,正是曾擴情出面請張學良發表講話,穩定局勢,推動兩黨合作。不過也正因如此,他被老蔣針對,坐了許多年冷闆凳,遠離權力中心。不過這也正說明他沒機會犯什麼大錯,又在西安事變中立過功,被赦免并無争議。

1959年特赦首批戰犯,10名高官重獲自由,為何偏偏不放範漢傑?

周振強就不一樣了,他當年是老蔣的堅決擁護者,頗有些愚忠的味道,但是周總理提出,一來周振強接受改造後,精神面貌不同以往,二來如果我們特赦周振強,也可以表明我們的态度,就算是老蔣的心腹,隻要态度良好,也是能夠被赦免的。

和上述十個人比起來,範漢傑的競争力并不算非常強,但是範漢傑當年犯了一個大錯,那就是蔡廷锴和蔣光鼐二人試圖在福建起兵反蔣的時候,範漢傑得知此事,并且把蔡、蔣軍中的密碼本交給了戴笠,導緻起義失敗,蔡廷锴和蔣光鼐也險些是以而死。

1959年特赦首批戰犯,10名高官重獲自由,為何偏偏不放範漢傑?

敲定特赦名單的時候,蔡廷锴和蔣光鼐就在參與拟定名單的人員之中,範漢傑當年犯下的錯當然逃不過去,正因為如此,範漢傑并沒有成為第一批被特赦的人。

1959年特赦首批戰犯,10名高官重獲自由,為何偏偏不放範漢傑?

不過,鑒于範漢傑也是積極接受改造,态度良好,是以盡管第一批名單沒有範漢傑,次年的第二批特赦名單還是出現了範漢傑的名字。新的時代到來了 這些國民黨的高官也在種種推動之下,融入了時代的洪流之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