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被戳脸、抠眼珠、踹头……带孩子睡觉,宝妈们真是太难了

文|媛妈育儿日记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妈妈哄孩子睡觉究竟有多幸福?没有亲身体验过的人是不会懂的。当然,妈妈哄孩子睡觉究竟有多“悲惨”,没有亲自试过的人也一定无法理解。

或许宝妈是一位贤淑、温柔的女性,人生起初的二三十年还从未与人红过脸、吵过架,但生了孩子后被亲生的娃薅头发、抓脸,似乎一切泼妇打架的“名场面”都再现了一次。

“生无可恋”的母爱深深

孩子一两岁的年龄段,似乎对所有事物都开始有认知,但又似懂非懂。于是,这一阶段是小宝贝最好奇、最好动、也最没有分寸感的时期,同时也是妈妈们最爱又怕的一段亲子时期。

一位宝妈将哄宝宝睡觉的状况拍成了视频,真实还原了小宝宝对妈妈“疯狂”的爱。

被戳脸、抠眼珠、踹头……带孩子睡觉,宝妈们真是太难了

夜深人静,本应当是乏困的时候,但宝宝看起来还精力满满。

反倒是有些困了的宝妈被宝宝按倒在床上,脸被小宝贝的两条腿夹住,随后便是一场柔道摔跤似的游戏。

此时宝妈已经被折磨得满脸写着“生无可恋”四个大字,可面对小孩子这种可爱的生物又能有什么办法呢?只能不断劝说自己“亲生的”。

不过,这也正是作为妈妈才会拥有的甜蜜的负担。

宝妈举起手机打开录像功能,还要兼顾孩子喝奶、游戏,一专多能的妈妈被宝宝的两只小脚重重踢踹,也被凌乱的头发和两条小腿儿彻底“征服”了。

被戳脸、抠眼珠、踹头……带孩子睡觉,宝妈们真是太难了

宝宝因为爱而下“狠”手

当然,还有很多比视频中记录更惨的时候,被戳脸、抠眼珠、踹头……这些都是有的,带孩子睡觉宝妈们真是太难了,往往早上还会被坐脸醒来。

使劲拉扯妈妈的头发,对妈妈戴在耳朵脖子等部位的饰品超级感兴趣,用小手重重地拍打在妈妈脸上,甚至还有宝妈被孩子的手指戳中眼睛,险些酿成悲剧。

被戳脸、抠眼珠、踹头……带孩子睡觉,宝妈们真是太难了

为何孩子总是“伤害”妈妈呢?很多家长开始注意、观察到,一两岁的孩子总喜欢“动手”,我们大多会将原因归为孩子长大了、贪玩了。

但科学研究表明,孩子之所以做出很多夸张、激烈的动作,与家长的亲身示范、孩子身体发育、环境熏染都密不可分。

首先,这一年龄段的宝贝更喜欢观察模仿,所以如果家长常有粗暴的行为举动,孩子自然也会学着来做。

其次,这一阶段孩子神经系统与身体协调能力还没有达成默契,孩子往往无法很好地控制自己拍打、抚摸的力度。

被戳脸、抠眼珠、踹头……带孩子睡觉,宝妈们真是太难了

最后很重要的一点宝妈、宝爸应该知道,孩子为什么喜欢与自己玩这种下“狠”手的游戏呢?是因为宝宝喜欢你。

科学“接招”方能为爱添屏障

为了成全孩子这种对亲情之爱的表达,家长需要科学“接招”,让孩子明白什么动作是不可以做的,哪些事情是不被允许的,哪些举动是会伤害到他人的。

首先,当孩子对家长做出抓、挠、踢、踹等动作时,家长需要将自己的真实感受反馈给孩子,感觉疼就要表情严肃、表示难过和痛苦。

被戳脸、抠眼珠、踹头……带孩子睡觉,宝妈们真是太难了

如果家长一面喊疼一面哈哈哈大笑,那么将引起孩子的困惑,甚至认为家长是在和自己玩,会激发孩子更加活跃的活动欲望。

其次,若孩子年龄稍微大些了,一不小心将他人划伤,家长也应该及时制止孩子的行为,并要求孩子对自己的行为道歉。

如此一来,可以让孩子更清楚地明白自己“闯祸”的后果,培养孩子的责任和承担意识。

最后,家长要对孩子的举动了如指掌,凡事做好预判,防患于未然。

比如,当孩子举起手的时候很可能就是要拍打人脸,那么家长发现这一举动后应该立即告诉孩子:不可以打人,会疼,不可以。

这种预警可以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不被允许的事情是不可以做的。

被戳脸、抠眼珠、踹头……带孩子睡觉,宝妈们真是太难了

当然,家长也不要反应过激,孩子稍有动作力度大一点的情况出现,家长便板着脸教训,这样会影响孩子亲子互动的情绪和心情,并对孩子产生探索未知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总而言之,家长要正视孩子特别好动且具有一定“攻击性”的年龄段,用科学方法教育引导孩子,用爱包容孩子,用全身心的陪伴护佑孩子。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