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如何形容傅抱石山水画的特点,解衣般礴

《庄子·外篇·田子方》中记载了一个故事,宋元君打算绘制宋国地图,需要招募画师。为了选拔出合格的画师,宋元君举办一次考试。考试当天,大部分画师看到宋元君都哆哆嗦嗦显得不够自信。只有一个迟到的画家,大摇大摆走入考场,丝毫没有在意礼仪。谁也不想不到,最后竟然是这位迟到的画师成功入选。

原来,宋元君看他充满自信的样子,就觉得他是一位名家。然后又派人私下打听,果真是个名家。这就是解衣般礴的来历,从宋元君识人善用的故事,后人总结出画家在创作中的心理要素。创作不能紧张,创作需要自由。当文人画兴盛之后,人们开始用解衣般礴解析画家创作中的浪漫笔法。

如何形容傅抱石山水画的特点,解衣般礴

傅抱石 瞿塘峡

到了近现代,抒情写意依然是山水画表达的重点主题。傅抱石通过自由笔墨,用图画展示出解衣般礴的美感。可以借由欣赏《瞿塘峡》,理解其中的美学情趣。这幅画是傅抱石后期作品,画面采用全景式巨嶂山水模式描绘瞿塘峡一带的壮美大气。

一般画家描绘三峡风光,喜欢用俯视的角度,描绘两岸群山对峙的景色。这样画,可以有一种总揽全局的美感。傅抱石笔墨自由,为了表现自由感,他找到了一个新鲜角度。从传统宋画山水的章法模式入手,把江水置于画面一角。他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调动画面之外的空间。

如何形容傅抱石山水画的特点,解衣般礴

傅抱石 瞿塘峡 局部

《瞿塘峡》中有傅抱石标志性画法,抱石皴。这种皴法的诞生,和傅抱石观察生活有直接关系。天高地厚,水流云动,这些自然景象,经过高度概括,有了这种新鲜的皴法。傅抱石可以描绘出山石质感,幽深意境,其中包含了自然之道。

自然有两层意思,包括自在与天然。这就是解衣般礴的最佳注解,有情感表达,也有客观依据。画画是一种表达情感的手段,有规矩,有潜意识下的灵动。傅抱石的山水画带有明显的文人画特征,他始终强调内心的情感冲突。从这个特点就可以看出来,他在创作中强调“自我意识”。他不在乎是否还原,只在乎是否可以痛快表达。

如何形容傅抱石山水画的特点,解衣般礴

可以说,解衣般礴就是属于傅抱石的个性化艺术风格。从《瞿塘峡》可以看出傅抱石的个性,在他之前,没人可以通过自由涂抹就画出山的气质。远处的高山沐浴在雨水中,雨水幻化成烟雾。迷幻迷茫的感觉,被他用新颖的技法表现出来。新技法从何而来,当然和解衣般礴的创作理念有关。

画家在创作前,往往只有冲动,未必有完整的构思。当笔墨与纸张触碰之后,构思一点点变得完整。在这个过程中,似乎有自然力量指引傅抱石完成创作。他的每一次落笔,都呈现出流动感。动感代表了自由,动感代表了画家的追求。

如何形容傅抱石山水画的特点,解衣般礴

欣赏《瞿塘峡》,理解解衣般礴的含义,可以帮助欣赏者体会到傅抱石画中的淡泊之意。意随笔动,心随意走,笔墨挥洒之间,让人看到文人画创作的最高境界——逸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