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张自忠殉国后,日军战机三过却未投一弹,数万送葬军民无一人躲避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之后。国民党仍没抱定与日本人作战的决心,第29军负责北平一带的防守任务。

军长宋哲元让张自忠负责留守北平当“缓冲”,然而没过几天日本人就攻占了北京。

消息传出后,各界直指张自忠是“汉奸”。

骂声大作之际,大家开始清算他自三十年代以来各种“亲日”言行。有人甚至扬言要将他送上军事法庭,后来经宋哲元、李宗仁力保才渡过难关。

张自忠殉国后,日军战机三过却未投一弹,数万送葬军民无一人躲避

张自忠内心倍感屈辱,一力要用自己的生命从战场上找回尊严。

此后他写血书向上级请战回归58军后,给战士讲的第一句话就是:“今日回军,就是要带着大家去找死路,看将来为国家死在什么地方!”

1940年8月,张自忠在枣宜会战中阵亡,英灵准备运回重庆安葬。途经宜昌,数万军民送葬。日本军机连续三天盘旋于宜昌上空,奉命停止轰炸,而送葬军民竟无一人选择躲避。

一、绝代上将,军民共仰

1940年8月16日深夜,日本在汉口的电台深夜突然插播了一条消息。声称日军三十九师团在湖北宜城沟沿清扫战场时,发现了国民党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的尸身。

日本人在广播中盛赞张自忠将军为“绝代上将”,称其“临危不惊,从容而死”,实乃“无愧于军民共仰之大丈夫”,

并表示准备把张自忠遗体运送到汉口。

日本人说得言之凿凿,但是国民党方面一度不敢相信。正当交战之际,三十三军与后方电台时常中断联络。张自忠其实也恰恰是因为这个原因才被敌人包围,最后壮烈牺牲 。

张自忠殉国后,日军战机三过却未投一弹,数万送葬军民无一人躲避

国民党方面一开始断定:这是敌人为扰乱军心放出来的烟幕弹。重庆方面连夜拍电报追问情况,得到的答复是张自忠从15日开始就失去了消息。直到两天之后,才确认阵亡的情况属实。

重庆方面负责人惊闻噩耗,悲痛之余,急拍电报抚慰三军,并要求务必寻回张自忠遗骸。后来才知道,张将军遗体已经在当夜抢回。

张自忠将军去世的时候,他的女儿张廉云才十七岁,她已三年没有见过自己的父亲了。而此时,她的母亲李敏慧身患绝症,正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当张自忠七弟将消息告诉张夫人李敏慧时,李敏慧精神早已恍惚。不出三个月,与世长辞。

张自忠是山东临清人,6岁进私塾,学的是忠孝仁义,他20岁就参加了革命。1936年他担任天津市长,本来是奉命行事,也请示过南京政府,却被恶意攻击当“汉奸”。

当时他向上司拍电报表明心迹说:“余幼读经书,略知春秋大义。怎会做对不起国家民族和列祖列宗的事呢?”可是,没有人相信他。

张自忠殉国后,日军战机三过却未投一弹,数万送葬军民无一人躲避

北平沦陷后,民间对他的误会到达了顶峰。他主动请缨上前线打日本人,不顾上司和苏联顾问的反对,抱着必死的决心上了战场。

二、丹心报国,大节无亏

当初张自忠将军要亲临战阵,李宗仁曾劝他说:集团军总司令,就不要亲自上一线了。苏联顾问则说:集团军总司令亲自上前线,闻所未闻,希望他考虑清楚

但是,张自忠坚持要亲赴一线。这不是他急进冒失,也不是他鲁莽冲动。而是因为他背负“汉奸”的不良名声的,非以鲜血无法还自己清白。

1935年前后,张自忠曾担任察哈尔省主席。日本人看准他的地位,有意分化他所在的29军,给中国军队内部制造矛盾。

日本人当初欲拉拢29军的军长宋哲元,没有成功。

张自忠殉国后,日军战机三过却未投一弹,数万送葬军民无一人躲避

于是,日本人就四处造谣说张自忠是29军的“亲日派”,企图分化29军。后来张自忠奉命当上了天津市的市长。民间早就怀疑他“亲日”,这个时候就更觉得他就是一名“汉奸”。

普通人无从知晓国民党当局的对日政策,因为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前,某些人一直想着稳住日本人。于是要求宋哲元,只要不丧权辱国,想尽办法好好和日本人周旋。

宋哲元一看上面没有要打的意思,他也想保存自己的实力。于是借着日本人造谣张自忠“亲日”,来了一个“将计就计”,就让“亲日”的张自忠去和日本人周旋。

当时国民党的要员们错判了形势,以为和日本还有得谈,所以张自忠被派往天津。后来日本人要打北平,张自忠又被调到北平。

张自忠殉国后,日军战机三过却未投一弹,数万送葬军民无一人躲避

七七事变爆发前,日本人为了迷惑南京方面,还邀请宋哲元到日本访问。宋哲元知道情况不对,不愿意趟浑水,于是又安排张自忠赴日。

国内的民众听说消息后,各种谩骂张自忠。不但骂他是“汉奸”,还把他的画像和一个日本女人的画拼到一起,编造段子侮辱。

可事实上,

张自忠访日期间,并没有做出丧权辱国的行为。相反,张自忠1937年4月26日到达日本后,即对东京的学生表达心意。说自己爱国的感情和留学生们一样,绝不会对不起国家民族。

后来国际博览会开幕,因为中国的展馆正对伪满洲国的展馆,张自忠当场抗议,要求对方撤走,否则立即回国,日本人才答应让对面闭馆。

张自忠殉国后,日军战机三过却未投一弹,数万送葬军民无一人躲避

七七事变之后,与日本人“和谈”,也并不是张自忠自己一个人做得了主的。所以把全部责任推到他一个人身上,让他背负“汉奸”之名是不公平的。

可惜,最后舆论已经形成,让他百口莫辩。不得不离开妻女,以身殉国来自证清白

结语

爱国,对于一个爱国的军人来说,必须得拿自己鲜血甚至是生命来证明。

张自忠将军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证明了自己的一腔爱国热血,也证明了自己的人格。

重返战场后,他“一战淝水,再战临沂,三战徐州,四战随枣”终于马革裹尸还。他用行动,让国人看到了一位爱国将领伟大的人格。因此才会引来数万军民无惧战火前来为他送行,而日本人的军机也连续三天停止投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