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为什么要尊刘贬曹呢?

常说事后诸葛亮,事情发生过以后,人们才最清醒,当时应该怎么着,不应该怎么着,但历史不能假设,只能给后来者以借鉴而已。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为什么要尊刘贬曹呢?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为什么要尊刘贬曹呢?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为什么要尊刘贬曹呢?

大汉不灭,五胡不会乱华。大汉历经四百年,已成天下共主,唯一的王莽篡汉,最后仍被覆灭,王莽也成了乱臣贼子,永为人所唾弃。光武复兴,使大汉幽而复明,天下归心,就连周边的游牧民族,也都以附汉为荣。虽然到了桓灵两朝,朝廷腐败,宦官当权,但国家的正常秩序在运转。即使发生了张角领导的黄巾大起义,也迅速被州郡所扑灭。但是,正是因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从此让大汉离去了根本,成了不折不扣的傀儡。皇帝无权,各地四分五裂,最终分分并并成三国,正式出现了自秦以来大分裂,曹丕以绝对势力,逼汉帝退位,代汉自立,从此给天下后世带了一个极不好的头,原来这样也可以取得天下啊。于是造成了后世的纷纷效仿。以致相继出现了魏代汉,晋代魏,及以后的宋齐梁陈。北方的游牧民族,本来还宾服汉朝,看到中原如此不堪,乱世纷纷,没了章法,也就乘虚而入,杀进中原,相互称雄,直接导致了五胡乱华。曹魏得国不正,篡汉自立,成了后世大分裂大劫难的导火线。罗贯中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要贬曹魏,抬蜀汉。因为蜀汉毕竟是汉帝一脉,是当时复兴大汉的希望所在。褒扬忠义成了后人共识。曹氏篡汉建魏,不为忠;司马篡魏建晋,不为忠。曹氏三代不忠于汉,司马子孙不忠于魏,这些以篡弑得位的,哪里有可歌可赞之处呢?东吴本是孙姓,也随波逐流,擅自称帝自立,也很难被视为对大汉忠诚。唯有蜀汉,刘备为汉室之胄,大汉皇叔,曹丕废汉帝自立后,为光复汉室,继汉自立,合情合理,应属奉天承运,无可挑剔。正因为这是唯一可复兴汉室的希望所在,虽势微力弱,却当为正统。罗贯中正是把蜀汉作为了复汉正朔,才醉心一力尊刘贬曹。诸葛亮忠贞贤能,成了后世忠臣贤相的表率。诸葛亮自出茅庐,就一心一意跟随刘备,不管刘备创业多么艰难,诸葛亮始终对他忠心耿耿,从无背逆之心。特别是刘备白帝托孤后,诸葛亮继承刘备遗志,忠心辅佐幼主刘禅,在生死存亡之际再造蜀汉。身掌托国大权,却从无篡弑之心,廉洁为国,奉公无私,人品高尚。为恢复汉室,南征北战,六出祁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践行了一生他忠心为兴汉的初心使命。诸葛亮的所作所为,正是儒家一贯所推崇的忠贤仁义礼智信,也是非常符合历朝历代统治者对臣民的口味。罗贯中本是一介儒生,对儒家所推崇的三纲五常,奉为信条公理,自然对诸葛亮这样的忠臣贤相推崇备至,为了弘扬诸葛亮精神,他也要尊刘贬曹,将蜀汉奉为正统。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为什么要尊刘贬曹呢?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为什么要尊刘贬曹呢?

诸葛亮受刘备托孤之重,以臣子之位,行相父之职,所处实在敏感,但他竟能使上不生疑心,下不兴流言,人人信赖,使朝廷上下,廉洁无私,蜀汉臣民,路不拾遗;南征有平叛安蛮之功,北伐无穷兵黩武之嫌。诸葛亮为什么能达到如此水平,关键在于他能赤诚无私,以上率下,以身作则。这正是圣贤做人做事的精髓。因此千百年来人们无不为诸葛亮的忠诚人品所感动,称他是“两汉以来无双士、三代而后第一人。”罗贯中正是深深感佩诸葛亮的所作所为,才要借尊刘贬曹,与同时期曹氏、司马氏形成鲜明对比,来歌送诸葛亮的忠贞贤良,以使其美德永泽后世。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为什么要尊刘贬曹呢?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为什么要尊刘贬曹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