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朝鲜战争爆发前,斯大林原本坚决反对开战,为何态度180度转变

朝鲜半岛在1910年之前,跟旧中国一样,都是封建集权统治的国家,虽然向大清朝“称臣纳贡”,但好歹是朝鲜自己人在当皇帝,还是一个有独立主权的国家。

但等到1910年《日韩合并条约》签订后,整个朝鲜半岛沦为了日本人的殖民地,半岛上整个行政管理体系都是日本人,这标志着当时的朝鲜人变成了“亡国奴”,日本人后来更过分的是,公开把整个朝鲜半岛划入了日本的国家地图册里。

朝鲜战争爆发前,斯大林原本坚决反对开战,为何态度180度转变

所以说,可想而知的是,等1945年日本人投降后,已经当了三十多年“日本人”的朝鲜人,渴望民族解放的心情是有多么迫切。

金日成也就是在这一年,1945年,被苏联军政府看中,被选为了北朝鲜的领导人。

这里可以肯定的一点是,美苏当时虽然以“三八线”分而治之,但双方是没有分割朝鲜半岛的意思的。

只不过,当时朝鲜半岛上乱得一塌糊涂,日本人走了之后,整个政府管理体系几乎崩溃,朝鲜自己人又不会选举,因此美苏一开始想的是,帮助半岛的人们选出一个总统,然后建立一个独立政府,就完事了。

朝鲜战争爆发前,斯大林原本坚决反对开战,为何态度180度转变

问题就从此产生了,这个选举过程是相当坎坷,美苏的意识形态是完全对立的,由此导致了南北朝鲜也十分不融洽,他们在美苏的“帮助”下,建立了两个体系完全对立的政党或政权,这根本就是水火不相容。

1947年美苏冷战爆发之后,朝鲜半岛上的局势就更加扑朔迷离了,想要和平统一半岛基本是不可能的了,然后第二年,又是在美苏的“操纵”下,在北朝鲜成立了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在南朝鲜成立了大韩民国,朝鲜半岛彻底变成了两个独立的国家。

朝鲜战争爆发前,斯大林原本坚决反对开战,为何态度180度转变

也正是从这时候起,半岛上的一场军事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了,金日成和李承晚,都想成为那个改变朝鲜历史的“伟人”,因此都十分积极地推动武力统一半岛。只不过在这个过程里,李承晚是公开叫嚣,而金日成是秘密准备。

1949年3月初,金日成以签订经济条约为借口,亲赴莫斯科,见到了斯大林,目的十分明确,向斯大林汇报自己的军事行动计划,表达自己迫切希望统一半岛的想法,并寻求苏联的军事援助。

朝鲜战争爆发前,斯大林原本坚决反对开战,为何态度180度转变

只不过令他失望的是,斯大林当时的想法是,主动挑起战争是绝对不行的,你可以多搞搞政治宣传,制造有利舆论,多打打游击战,万一南边打过来,你再反击,然后取得胜利,这样才是最好的。

简单说来意思就是,在当时美苏冷战的国际背景下,苏联人根本不想掺和这事,担心由此挑起“第三次世界大战”,斯大林的这个倾向从几个方面也可以侧面证明。

一个是,早在1948年底,苏联红军就干脆彻底退出了北朝鲜,只给北朝鲜留下了一些军事顾问,而且,苏联人退军的时候,几乎带走了所有的重武器,比如坦克、飞机、大炮之类,只是留下了一些轻武器装备,比如巡逻艇、枪支等。

意思跟清楚,就是不想给金日成留下挑起战争的可能性,苏联人也不想当这个挑起战争的“恶人”,所以退军的时候做得非常“决绝”。

朝鲜战争爆发前,斯大林原本坚决反对开战,为何态度180度转变

二个是,苏联当时的战略中心在欧洲,南斯拉夫那边已经十分闹心了,“柏林危机”事件中,苏联人也是选择退让,换句话说,此时苏联并不想再跟美国人公开对立。

如果放任金日成在半岛上开战,那么极有可能在美苏之间挑起新的冲突,这样是得不偿失的。

因此,在1949年上半年的时候,斯大林是不支持金日成的武力统一计划的。

但是戏剧性地是,短短半年多后,1950年1月底,斯大林的态度就发生了180度转弯,不仅接受了金日成的武力统一思想,还亲自“召唤”他到莫斯科,两人一起商量了作战部署,斯大林是受了什么刺激,为何突然冒着跟美国人冲突的风险,转而支持一个小小半岛的统一?

朝鲜战争爆发前,斯大林原本坚决反对开战,为何态度180度转变

话说这个事儿还跟中国人还有很大关系。

总的来说,斯大林对金日成态度的“急转弯”,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解释。

其一,与当时的中苏谈判有关。1949年12月的时候,我党主席毛泽东带着一行人,浩浩荡荡从北京出发,坐火车经过了十几天才终于抵达了莫斯科,来干嘛呢?名义是给斯大林祝寿,实际上是为了跟苏联签合约。

中苏的这个谈判过程就不细说了,十分地漫长且复杂又艰辛,中间一度双方“闹僵”,总之毛在莫斯科足足待了有两个月时间,才终于签下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朝鲜战争爆发前,斯大林原本坚决反对开战,为何态度180度转变

但是问题是,苏联人是不开心的,他们是极不情愿签的,因为签完这个条约之后,苏联就彻底失去了在我国东北的政治和经济特权,比如大连港、旅顺港、中长铁路这种,苏联因为地理、气候等限制,是非常需要一个通往太平洋的出海口,对旅顺、大连等几个“不冻港”,是相当眼红和十分依赖的。

但事已至此,苏联只能把目光投向其他地方,寻找其他出海口,朝鲜半岛就是非常好的选择,比如半岛中部的元山、仁川,半岛南部的釜山、济州岛等等。

所以说,斯大林此时突然改变对金日成的态度,不得不说与此事有很大关系。

朝鲜战争爆发前,斯大林原本坚决反对开战,为何态度180度转变

其二,还与中国的革命形势有关系。

我们都知道,1950年初的时候,全国基本都解放了,除了西南还有少量国民党残匪,除了沿海还有几个岛屿没解放,中共统一全国已经是大势所趋了。

中国革命胜利的大好局面,在一定程度上给斯大林很大的“面子”和“底气”,同时也在国际上营造了有利于社会主义阵营的极好氛围,如果金日成此时发起军事战争,应该说至少时机是比较合适的。

朝鲜战争爆发前,斯大林原本坚决反对开战,为何态度180度转变

其三,与美国的一系列动作有关。1948年底苏联退军之后,美军也陆续在1949年退军了,到1949年底的时候,美军彻底退出了南朝鲜,而且美国也效仿苏联,退军的时候把重武器都带走了,只给李承晚留下了几百个顾问。

更让苏联人心里“一块石头落地”的事情是,在1950年1月前后,从总统杜鲁门,到麦克阿瑟,到国务卿艾奇逊,都在不同的场合公开表示,美国在亚洲的防线不包括朝鲜。

因此,斯大林此时可以大胆推测的是,美国人是不会介入朝鲜半岛的战争的,那么只要美军不介入,就“放任”南北朝鲜自己打的话,金日成还是很有可能取胜的,毕竟他手下有三个师,都曾经历过中国的抗日战争,都是林彪训练出来的部队,所以说战斗力不可小视。

朝鲜战争爆发前,斯大林原本坚决反对开战,为何态度180度转变

所以,这方方面面综合下来,促使了斯大林改变了原先的反对意见,转而支持金日成的作战计划。

1950年1月30日,他委托当时苏联驻朝鲜的大使,一个叫什特科夫的人,转告金日成,“我随时准备接见他并同他会谈。请把此事转告金日成并且告诉他,在这件事上我准备帮助他。”

1950年4月初,金日成赶到莫斯科,与斯大林进行了密切会谈,商谈好了军事作战计划,两个月后朝鲜战争正式爆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