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多地学校的食品安全问题引发关注,广州的学校食品是否安全?学生们吃的食物是否能够溯源?学校会如何保障学生食品的安全和公益性?
记者走访了解到,在幼儿园内,一般有一餐两点或两餐一点的膳食需求,因此食品安全问题也受到更多关注。
据了解,在广州市第一商业职工幼儿园的南岸路校区,共有10个班级318名学生将在幼儿园内就餐饮食,加上该幼儿园在大同路的校区,则有近600~700名学生会在幼儿园内就餐,学生的年龄段在3~6岁。
记者了解到,在2019年,广州市教育局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提出十项措施,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其中就包括了“每月开展一次飞行检查”、“明厨亮灶”100%覆盖、“全面落实学校集中用餐陪餐制度”……等内容。

《通知》要求学校必须配备专(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营养健康管理人员,要确保学校食堂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员、主要从业人员培训率达100%。同时,推动“明厨亮灶”100%覆盖,通过视频或者透明玻璃窗、玻璃墙等方式,公开食品加工过程,并鼓励运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加强对食品来源、采购、加工制作全过程的监督。
《通知》明确,学校食堂食品安全量化评定等级必须达到B级以上(含B级)。未达到B级的食堂不得继续经营。
此外,学校在食品采购、食堂管理、供餐单位选择等涉及学校集中用餐的重大事项上,以适当方式听取家长委员会意见,保障家长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鼓励有条件的中小学、幼儿园建立家长试餐陪餐制度,学校对试餐陪餐家长提出的意见建议应及时调查处置,并向家长反馈。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张丹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张丹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张丹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蔡凌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