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字之差却救了千条性命,太监故意涂改圣旨,令欧阳修都盛赞不已

自社会出现宦官这个职业后,宦官一直就是可怜、可恨的代称。从东汉起始,宦官不再“完整”,想成为皇家近侍,基本都得先挨上一刀。因此,每个成为宦官的人,大多都是走投无路的可怜人家,但凡有一点办法也不会踏上此道。但同样的,他们时常陪侍皇家左右,很容易就获得君主的信任,从而大权在握。而多年太监生涯,往往会让他们变得心理扭曲,一旦得势,对朝廷,对国家,无疑都是一场灾难。东汉的十常侍之乱,明朝的刘瑾、魏忠贤祸政等都是一场场教训,更加深了人们对宦官的刻板印象,也让他们从此成为“阴阳”人。不过,因为他们的经历与特殊性,确实有很多宦官令人生厌。但在其中,也有不少太监算得上伟大,令人敬佩。

一字之差却救了千条性命,太监故意涂改圣旨,令欧阳修都盛赞不已

五代十国时期,晋王李存勖于魏州称帝。为了以示正统,他以李为荣,以唐为国号,并将自己祖上三代与唐高祖、唐太宗等人列为七庙,史称后唐。此后,他先灭后梁,占据中原,随后向南方诸国发起了进攻,意在一统天下。

一字之差却救了千条性命,太监故意涂改圣旨,令欧阳修都盛赞不已

当时,前蜀后主王衍行事荒淫,令国家百姓民不聊生。李存勖抓住这个机会,遂向前蜀发动进攻。不过,前期虽然屡战屡胜,但到了后期,王衍却有了死守之心。如果真的一直拖下去,对前蜀百姓来说是一场灾难,而对唐军来说也并不好受。为此,前蜀中书令发动政变,囚禁王衍,并以王衍之名与唐军进行了谈判。谈判中,当前蜀得到李存勖:只要投降,绝不杀害王衍一家,并永享荣华富贵的保证后,王衍一行随即献城投降。此事的发生令唐军威名遍传,更令南方诸国惊惧不已。

一字之差却救了千条性命,太监故意涂改圣旨,令欧阳修都盛赞不已

然而李存勖还没高兴多久,唐军内部却出了问题。先是戍卒于贝州哗变,攻入魏州。随即邢州、沧州也在这股邪风之下,纷纷哗变。一时间,唐军局势大为逆转,李存勖陷入了极为尴尬的境地。为了防止王衍也借势叛变,李存勖决定在平国家内乱前,先杀掉王衍。而在诏书中,他秉着斩草除根的态度,要杀的不仅有王衍,还有陪王衍随行的一千余人。

一字之差却救了千条性命,太监故意涂改圣旨,令欧阳修都盛赞不已

李存勖出尔反尔本就实属不该,如今还得连累一千多无辜人民陪葬,这让传旨的宦官张居翰于心不忍。为了拯救这批无辜的人,他冒着杀头的风险,将诏书中的一“行”,改为一“家”。而这一小小的改动,也令一千多人得以幸存,只有王衍一家遭难。

一字之差却救了千条性命,太监故意涂改圣旨,令欧阳修都盛赞不已

直到张居翰去世数年后,此事才被揭露出来。欧阳修在为宦官立传时,曾高度盛赞他的仁德,这是多少健全人都做不到的事啊!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