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来了就给 30 万,买房打 6 折,深圳为了抢医生有多拼?

本文作者:关麟

前段时间,2020 年复旦大学医院排行榜发布,医院官网张灯结彩,公众号更是喜报连连,大家进步的进步、蝉联的蝉联,你转发来我点赞,一时间,朋友圈里洋溢着节日的气息。

只是榜单从头看到尾,这一回的医院除了北上广的老朋友们之外,意外的多了一家完全陌生的新名字——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这也是深圳市第一家在复旦综合排行榜上露脸的医院,而这一出手,也摘下了复旦结核病学科排行榜的全国第四名。

如果说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只是冰山一角,那么水面之下的,则是更多的医院、以及庞大的运行体系——

多年来悄没声儿的深圳医疗,真的起飞了吗?

图片来源:复旦排行榜截图

盖飞机场

就在 11 月,深圳卫健委发布「史上最大规模的医生招聘公告」,一口气招聘了 7734 名医生,引发巨大关注。公告显示,在 2017 年,深圳招聘医生 1691 人,2018 年招聘 3934 人,2019 年招聘 5873 人,2020 年招聘 7125 人,呈现出连年上涨的趋势。

而数字背后,是城市发展与其带来的巨大民生需求。

首先,是深圳的巨量人口。据深圳卫健委统计,2020 年全国人口「七普」数据显示,深圳市常住人口达到 1756.01 万人(加上流动人口实际上可能有 2300 万),与 2010 年相比,增加约 714 万人,增长 68.5%。

十年间,深圳新增的人口排名全国第一,超过了「北京+上海+天津+安徽省」的增量。

其次,是深圳高速增长的经济。在全国 GDP「万亿俱乐部」共 23 座城市,而深圳高居第三,在深圳经济 2020GDP 达到 27670.24 亿元。

——与之相对的,是长期以来深圳薄弱的医疗基础。

位居 GDP 前二的上海、北京,常年包揽复旦排行榜的半壁江山,而排名相近的其他几座城市,上榜医院的数量也远超深圳。

广州拥有医学老八校「中山医」、南方医科大学与广州医科大学,2019 年复旦榜上榜医院也有 9 家。而重庆市则有重庆医科大学坐镇,儿科全国知名。医疗资源的分布差异,不可谓不大。

2009 年,深圳市的床位仅为 21538 张,远少于广州市的 59038 张;而卫生技术人员也仅有 54212 人,远少于广州市的 89179 人。2020 年以前,深圳仅有深圳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在当地开设临床医学专业,并拥有属于自己医学院的附属医院。

中科大生命科学和医学部执行部长薛天在一次采访中指出,办好一所医学院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周期。

而这两所当地的大学,就像深圳一样年轻。

深圳大学位于当地西郊,建校仅 30 余年。虽然依靠着深圳的雄厚经济背景和全市各个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迅速发展成为了华南地区排行前列的高校之一,许多学科排名也有了快速进步,但它的医学院并没有能在中国医学院校之中突出重围、有所建树。

深圳也尝试直接引入省内优质的医学高校,参与建设医学高地。

中山大学拥有全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医院——始建于 1835 年的伯驾医院几经变迁,演变成今日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2015 年 11 月,中山大学和深圳市政府签署合作协议,成立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并建立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

可以说,深圳医疗的飞机场,已经盖好了。

金字塔效应

但值得注意的是,深圳上榜的医院里,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强专科、弱综合。

我们可以发现,深圳的复旦榜上榜医院,专科榜上榜数量是大于综合榜(1)的,且即便是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其定位也是:「强专科、大综合」,以结核病见长。

另一方面,深圳提出,为解决深圳医疗优质资源的匮乏,深圳官方于 2014 年推出以「名医(名科)、名院、名诊所」为重点的深圳医疗卫生「三名工程」,目标是到 2020 年深圳共投资 1000 亿元建设和发展医疗卫生事业。

而三名工程实行至今,也为深圳招揽来包括中大七院、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与来自全国的许多学科带头人,各大知名医院到深圳建分院,也成为了新潮流。

他们的到来像一个火车头,对深圳医疗的发展有很强的「拉动效应」。

据深圳卫健委统计,「十三五」期间深圳规划了 117 项医疗卫生建设项目,新、改、扩建 33 家医疗卫生机构,新增三级医院 23 家、社康机构 125 家,2016年~2021 年,三甲医院从 10 家增加到 24 家,7 家医院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医院」。

但问题仍旧存在。

据深圳统计局 2018 年通报显示,市人民医院「三名工程」管理不够规范,运行绩效有所下降。一是「三名工程」协议未约定违约责任。市人民医院于 2015 年引进了 2 个「三名工程」团队,协议合作期均为 5 年。由于上述团队未按照协议来深工作,其在 2 次绩效考核中均为 D 等次(最低等次),从2018年起对2个团队终止财政资助。由于合作协议未约定违约责任和处理方式,目前市人民医院尚未与上述团队办理后续法律手续。

二是「三名工程」目标未达预期。2015至2017 年,由于「三名工程」团队带头人及成员大多为原单位院长或科主任,引进的22 个团队普遍存在带头人来深工作时间不足的情况,平均到岗率 48.72%。

2020 年审计报告中仍有类似问题

图片来源:深圳审计局

由于市人民医院科室医疗服务工作量大,绩效分配制度不合理,派出学习人员积极性不高等,有 6 个科室未在「三名工程」引进团队所在医院或学科学习,占比 27.27%。三是市人民医院在运行绩效考核中总体排名有所下降。

根据 2015 至 2017 年市属公立医院运行绩效考核报告,在参加考核的 10 至 12 家公立医院中,市人民医院排名从第三下降到第五。就医总体体验度(医疗服务公众满意度)评价结果显示,市人民医院在近三年考核中均排名末位。

而拿个金字塔打比方,深圳医疗的社康部分做得不错,网络铺得大,地基也打得牢,相当于金字塔的基础层;而中坚力量原本需求人数多,也是医院的中坚力量——而深圳缺口很大,目前正在补齐;至于塔尖,深圳有一批学科带头人,但其并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相对的是,由于广州体系建设得早且完善、路程也进,深圳居民至今仍有相当部分保留着大病进广州的理念。

深圳的诚意

对医务工作者,深圳的诚意,一直很足。

政策也很明确:给待遇。

来了就给 30 万,买房打 6 折,深圳为了抢医生有多拼?

图片来源:深圳卫健委

分三步调整了 2568 项公立医院收费价格,提高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含量」的,诊查费、手术费、护理费,对取得规培证并到社康中心工作的毕业生,按学历给予最高 35 万元的一次性生活补助。

光盐田一个区,2019 年就实实在在地发了 740 万。

来了就给 30 万,买房打 6 折,深圳为了抢医生有多拼?

图片来源:盐田卫健委

近年来医学人才来到深圳,医院都会安排专人协助申请政府公共住房。以深圳宝安区为例,符合宝安区高层次人才标准并经认定的,(如:40 周岁以下全日制博士)可享受 20万元生活补助,免租入住 90㎡ 人才住房。

而在招徕了一批学科带头人之后,越来越多的中坚力量也开始向深圳流动。可以观测到的是,以东北为代表,医疗体系(包括培养体系)完善的城市与地区,由于经济原因,对医生的吸引力逐渐下降,而其整个学科团队出走深圳的情况屡见不鲜。

而在深圳的中坚梯队建设完成之日,就是医疗起飞之时。(策划:Leu.)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