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大批“伪复姓”出炉,家长以为洋气,但苦了孩子

大批“伪复姓”出炉,家长以为洋气,但苦了孩子

近些年来,随着时代眼光的开放,人们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也表现出了比以往更多的“创新”。各种以往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概念也渐渐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现象。但是除了这些对生活产生了积极效应的“创新”之外,一些看起来没有什么作用的“创新”也是层出不穷。

“创新”的“复姓”

例如这些年来在年轻家长之中十分“火热”的“复姓取名”制度,就是无用“创新”中最为典型的一个。当然了,咱们说的这个“复姓取名”可不是常规意义上的复姓,否则的话,也不能叫做是一种“创新”了。

大家认知之中的复姓,应该是如“诸葛”、“夏侯”、“欧阳”这类的复姓吧?但是在我们现在,除了这些大家习以为常的复姓之外,又新增了不少“单姓相加”形成的“伪复姓”。

大批“伪复姓”出炉,家长以为洋气,但苦了孩子

不过老话说得好,一个事物的出现,是必然符合市场规律和人群特性的。这种“伪复姓”的出现,其根本原因其实也很简单。简单地举个例子来说,大部分的“伪复姓”之所以出现,就是因为父亲和母亲都想要把自己的姓氏冠给自己的子女。

比如说,父亲姓周,但是母亲姓杨。父亲和母亲都想要子女跟自己姓,但是又不愿意妥协。到了最后,那就只能是把父亲母亲两个人的姓氏排列组合一下,让自己的孩子拥有一个全新的“复姓”。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子女跟谁姓的问题,同样还能够为家庭解决一个潜在的“矛盾”。

大批“伪复姓”出炉,家长以为洋气,但苦了孩子

不得不说的是,这种看起来多少有些“奇怪”的理由,这正是“伪复姓”在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原因。前两年的时候,还有部分家长在网络上发出了修改百家姓,将这些“伪复姓”也加入到百家姓中去的话题。一时之间,不知道吸引了多少给自己的孩子取了“复姓”的家长赞同。

但是丢开这一现象产生的“流行性”原因,“伪复姓”的出现,是可以通过近几十年来的情况来进行分析的。

大批“伪复姓”出炉,家长以为洋气,但苦了孩子

“独生子女”带来的新情况

首先,大部分给子女取“复姓”的家庭,是由“独生子女家庭”组成的新家庭。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那就是因为父母双方都是独生子女,而两个独生子女家庭的结合,势必就会意味着其中一个家庭从此“失去”孩子。老话都说了嘛,“嫁出去的女儿,就像是泼出去的水”。

看到这里,可能有的读者就要说了,独生子女家庭结合之后直接生两个孩子。到时候一个孩子跟父亲姓,一个孩子跟母亲姓,问题不就完美解决了吗?

大批“伪复姓”出炉,家长以为洋气,但苦了孩子

但从实际上出发的话,生两个孩子不仅解决不掉这个方面的问题,反而会给家庭产生更多的问题。比如说:到时候是让第一个孩子跟父亲姓,还是跟母亲姓呢?如果两个孩子里面有一个女儿呢?女儿长大结婚嫁出去之后,一个家庭岂不是又“失去”了孩子?这样的话,岂不是又要生一个孩子吗?毕竟谁也不能保证两个孩子都会是男孩子嘛。

最为关键的是,独生子女组成的新家庭是要负担两个家庭长辈的养老问题的。如果生上两个以上的孩子,那不就意味着独生子女组成的新家庭不仅要支撑夫妻双方的生活,还要同时为四位老人和至少两个小孩提供生活及物质保障吗?

大批“伪复姓”出炉,家长以为洋气,但苦了孩子

而且目前的情况是,独生子女家庭赡养四位老人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要是再养两个或者是两个以上的孩子,那经济上面的压力恐怕就不是一般的家庭能够承受得了的了。

在这种时候,生一个孩子冠两家的姓氏,岂非成为了小夫妻俩的最好选择了吗?

“男女平等”的新体现

除了独生子女组成的夫妻喜欢给自己孩子取“复姓”之外,“男女平等”作为主张,也是当代年轻家长们会给自己的孩子取“复姓”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实自从十几年前“男女平等”这个概念被提出来之后,孩子跟父亲姓的这一情况就被大部分不了解什么是“男女平等”的年轻人打上了“父权现象”的标签。

大批“伪复姓”出炉,家长以为洋气,但苦了孩子

说得通俗易懂一些的话,那就是孩子只要是跟父亲姓了,那就是不尊重母亲。不尊重母亲,那就是不尊重女性。既然不尊重女性,也就不是一个“男女平等”的家庭了。所以在这种“理论”的推导下,不少年轻人组成的家庭为了能够保证“男女平等”,生出来的孩子不仅要跟着父亲姓,还要同时跟着母亲姓。

虽然这一情况多少会让人觉得游戏偶尔“儿戏”,给孩子取名毕竟不是一件小事。名字作为一个会跟随着孩子一生的印记,父母取名的方式太过儿戏的话,应该会让孩子长大之后也产生不少的困扰。但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许多“伪复姓”之所以会出现,还真就是因为这种“男女平等”的问题。

大批“伪复姓”出炉,家长以为洋气,但苦了孩子

而且在有关这一方面的问题上面,还真就不是生几个孩子能够解决得了的。因为不管生几个孩子,这些孩子都必须要同时被冠上父母双方的姓氏,才能够体现出“男女平等”意义来。否则的话,不是轻视了父亲的“权利”,就是怠慢了母亲的“权利”。

结语

其实每一项“新事物”的出现,不论他合理与否,实际上这个“新事物”所表达出来的,都是社会在某一方面上的现象。就像是“伪复姓”的出现一样,实际上令人觉得“荒唐”的,可不是这些随便拿着自己的姓氏去排列组合的家长。

大批“伪复姓”出炉,家长以为洋气,但苦了孩子

大批“伪复姓”出炉,家长以为洋气,但苦了孩子

“伪复姓”很洋气?这是家长的一厢情愿,其实孩子很苦恼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