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与黄金荣相比更能把控全局,在青帮大亨里面,杜月笙有着良好的统筹能力,因此杜月笙成为青帮老大的时候也是青帮最繁荣的时候。杜月笙和黄金荣的出身有些类似,都是底层人出身,他生在浦东一带,后来因为家里比较穷,于是年轻的杜月笙就打算到上海来谋生计。刚来上海的那一年他14岁,因为年纪比较小,而且又很瘦弱,体力活根本干不成,所以就到一家水果店当伙计。

杜月笙当伙计的时候老板是一个很不错的人,十分照顾杜月笙。可是杜月笙不甘于当伙计,想自己单干,老板也同意了。这时候杜月笙求老板一件事情,老板以为杜月笙想问他借钱,可是杜月笙并不是问老板要钱,想让老板把卖不掉的烂梨以及烂苹果卖给他。老板正发愁处理不掉这些烂水果呢,于是欣然同意了。老板很好奇,这些烂水果也有人买?原来杜月笙想出了一个办法,把腐烂的水果坏的部分切掉,然后把好的部分切成块,上面插上竹签,泡在糖水里面卖。
殊不知来买的人还很多,杜月笙擅长削梨,手法很娴熟,一时间来看他削梨的人也很多,所以他的梨很快就卖完了,而且卖得还比新鲜的梨还要贵。有了这个手艺之后,杜月笙在上海能够养活自己。那时候的上海,遍布着这种帮派,杜月笙知道要想在上海能够立足,必须找到一个靠山。后来经人介绍,杜月笙去了黄金荣的公馆里面做下人,就这样杜月笙和黄金荣有了联系。黄金荣手底下门徒比较多,杜月笙知道只要把黄金荣伺候好了,以后会很有前途。于是杜月笙拜黄金荣为师,成为黄金荣的门徒,而黄金荣根本没有注意这个瘦弱的小子,反正他的门徒很多,不在乎多这一个。
杜月笙在黄公馆很卖力,可是他觉得这个做下人以后也没有出路,必须让黄金荣用自己。黄金荣很怕他的妻子林桂生,杜月笙知道只要在黄金荣老婆面前留下好印象,这样就有机会了。于是杜月笙在林桂生面前表现得很卖力,而且办事比较仔细,林桂生看到杜月笙确实不太一样于是就准备考验一下杜月笙,给他一笔钱,看他怎么花,杜月笙有了钱之后,首先把之前欠下的账都还了,其次把之前的好友都请过来吃饭。师母看了之后,觉得这个人讲信用,而且不忘本,是个可用之人。
后来黄金荣被抓,杜月笙想尽办法把黄金荣救了出来,一时间在上海滩积攒了很大的名气。后来黄金荣知道杜月笙非同寻常,他们个张啸林三人一起开鸦片公司。可是杜月笙和其他两人不一样,他赚了钱之后并不会去享受,而是去帮助被人。杜月笙的眼中,钱应该花出去,这样才有交情,而且他之前也是底层人,所以见到穷人就愿意帮一把。因此在上海滩,杜月笙的名气很快就超过了师父黄金荣。
在抗战期间,很多当地有钱的富商都离开了上海,只有杜月笙留在上海,为抗战做了很多的贡献。杜月笙和在淞沪抗战的国民党联系,说只要能帮得上忙的尽管提,为抗战他做了很多努力,可谓散尽家财。当时为了发动民众积极抗日,杜月笙号召自己的门徒,当时他的门徒有很多是上海的工人的学生,这些人积极上战场,抗战部队的士气大增,杜月笙组织的民间抗战队伍有一万多人。这些人走上街头积极抗日,在抗战中做了很大的贡献。
后来杜月笙去了香港,晚年的杜月笙生活比较凄苦,手中并没有什么钱,家里人不得不出去工作。杜月笙有严重的哮喘,尤其是晚年的时候,哮喘一发作根本控制不了,呼吸很困难,夜里经常起来,根本休息不好。后来杜月笙去世了,葬礼都很缺钱,他去世的时候,手边只有六万美金,对于这样一位大人物来说,算是很少的了。其次杜月笙把赚到的钱大多散了出去,所以在江湖上名声很不错,他十分仗义,只要朋友落难了,找到杜月笙,他都义不容辞。其次杜月笙有家国情怀,在国家遇到危难的时候积极站出来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自己的贡献。总之对待杜月笙需要辩证的看待,只有这样才能全面的认识杜月笙,杜月笙去世之后,有一个人看到杜月笙的坟墓前都是杂草,他很敬佩杜月笙的为人,于是就甘愿去扫墓,一扫就是三年,他就是李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