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孤儿寡母从军报国:周咏南和儿子黄天的爱国事迹

文/王国栋

她是国民党黄埔军校历史上年龄最大的学生,考入黄埔16期时已经39岁高龄。然而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她是和她的亲生儿子一起考入黄埔军校的,两人都是黄埔军校16期的学员。毕业后,她和儿子都参加了抗日战争,一个晋升少校后转业回家,一个当上了中校团长后参加了内战,后随傅作义将军在北平起义。这对传奇母子就是湖南祁东人周咏南女士和她的儿子黄天。

周咏南女士出生于1900年,湖南祁东人。她的父亲是一位开明的乡绅,从小将周咏南送进私塾读书,后来又让她上了高级中学。

1919年,周咏南与湖南学者黄延庆结婚,次年生育了儿子黄天。

1921年,周咏南的丈夫黄延庆因病去世。周咏南带着儿子,以当小学老师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周咏南写信给在高级中学上学的儿子黄天,要他放弃上大学,投身军旅杀敌报国。

孤儿寡母从军报国:周咏南和儿子黄天的爱国事迹

1938年,周咏南带着中学刚毕业的儿子报考黄埔军校。为了激励年幼的儿子,周咏南不顾自己已经39岁高龄,还是女儿身的现实,执意报考黄埔军校。招生老师按照军校规定拒绝了周咏南报名。周咏南不死心,找军校领导理论。这位军校领导看周咏南意识坚定,文化知识和身体素质都还不错,破例允许其报名参加考试。经过考试,周咏南和儿子黄天双双被录取,进入黄埔军校16期学习。周咏南被分配到十六期女生总队,受训地点在江西雩都,学战场救护。在学习期间,周咏南还曾三次夺得劈刺冠军。黄天则被分配到十六期二总队步兵科,受训地点在四川铜梁。

1940年1月,周咏南和儿子黄天同时以优越成绩从黄埔军校毕业。在毕业典礼上,校方嘉奖周咏南:"母子从军同学,共赴国难,夙世楷模,殊堪嘉奖。"一些报纸也以"孤儿寡母,从军报国"为题,详细的报道了周咏南、黄天母子从军报国的故事。

孤儿寡母从军报国:周咏南和儿子黄天的爱国事迹

周咏南从军后,被分配到53军(东北军老底子,军长周福成)担任政治部中尉干事。53军当时驻地在湖南,先后参加了第1、2此长沙会战及常德战役。周咏南不愿意待在后方办公室,主动请缨上前线杀敌,后军部根据周咏南的建议,将随军女眷改编为一个军部直属连,由周咏南担任上尉连长。常德战役时,周咏南率女兵连参与救援伤兵的工作,战役最激烈的时候,女兵连和普通士兵一样与日军激战。周咏南先后击毙5名日军士兵,成为53军的女英雄。后调任129兵站医院新闻室少校主任。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后,周咏南申请退役,回乡继续从事教育工作,执教于白地市中心小学。

解放战争时期,周咏南反对内战,多次写信给在国民党军队当团长的儿子,让他放下武器参加革命。

孤儿寡母从军报国:周咏南和儿子黄天的爱国事迹

新中国成立后,周咏南坚持在白地市中心小学工作,直到1966年因病去世,享年67岁。

周咏南的儿子黄天从黄埔16期毕业后,分配到第六战区担任少尉排长。黄天作战勇敢,命也硬,是同期同学当中少数参加多次重大会战而幸存下来的黄埔军官。至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时,已经晋升少校营长。

黄天与母亲周咏南不一样,他因为在军队呆的时间长一些,受国民党反动思想的毒害也比较重。积极参与国共内战,给人民解放军造成了不小损失,因功晋升为中校团长。周咏南得知儿子在华北战场与人民解放军交战,心痛不已,数次写信给黄天让他离职回家,黄天对此无动于衷。

孤儿寡母从军报国:周咏南和儿子黄天的爱国事迹

1947年,周咏南带着儿媳、孙子赶到湖北广水,又哭又诉,要儿子回家,并向部队长官哭诉自己守节抚孤的痛苦经历。部队长官只好令黄天送母亲到汉口。到汉口后,周咏南又一次强迫儿子回家,可黄天还是返回了部队。直到1949年1月,黄天随部队在北平起义并参加了解放军,周咏南脸上才开始出现笑容。

1949年后,黄天离开了部队,转业到祁阳县水利局工作(1952年),直到上世纪90年代去世。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