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大清最为惨烈的战役:1万精锐遭遇重创,多位高级将领战死沙场

我们数千年的封建社会发展到元明清就已经到封建社会的末期了,特别是我们在明代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这对于千年来实行的小农经济来说是巨大的挑战,即使是萌芽状态。特别是发展到明清时期,当时的社会一直都处在"小动荡,大发展"时期。这三朝中按照民族来说元朝是蒙古人统治的,清朝是满族人,都是少数民族,只有明朝是汉族人朱元璋打下的天下。

大清最为惨烈的战役:1万精锐遭遇重创,多位高级将领战死沙场

这三朝中按理说或许明朝的统治方式不一样,但实际的情况是明清两朝在统治方式和推行政策上有更多的共同点,而且他们在某些角度上来说是抗击蒙古的同盟。俗话说"朋友的敌人就是朋友,"元朝对于明清来说都是敌人,因为元朝灭亡后,就一直没有彻底死心,一直期望可以再度入主中原。

大清最为惨烈的战役:1万精锐遭遇重创,多位高级将领战死沙场

但明清这两朝抗击元朝的做法却有些不同,明朝作为汉族统治者,明清朱氏家族对于元朝一直采取的都是铁血政策,使用武力震慑他们,一言不合就刀光剑影的打起来。满清时期同为少数民族的统治者和蒙古在一定程度上和蒙古族有很多共同点,都发源和久居我国东北,蒙古一带,两个民族有很深的文化历史渊源。所以在抗击元朝这件事上,清朝采取的是比较温和的联姻政策。清朝赫赫有名的孝庄太后就是蒙古人,大清后宫里也有蒙古嫔妃,同样也有清朝的公主也会远嫁蒙古。

大清最为惨烈的战役:1万精锐遭遇重创,多位高级将领战死沙场

虽说我们的传统文化讲究"儿女亲家"是最大的亲戚,但就是儿女亲家也有剑拔弩张的时候。毕竟温和的联姻方式始终不可能完全缓和光复心不死的蒙古。特别是准噶尔部,这个部落在大热剧《甄嬛传》里也有描述的桥段,或许电视剧有改变的地方,但这也从侧面展示出这个部落确实是小动作不断,即使被康熙帝打的狼狈至极。也是从康熙开始,准噶尔部和清朝开始了长达将近70年的战争。

大清最为惨烈的战役:1万精锐遭遇重创,多位高级将领战死沙场

清朝众多皇帝中康熙帝绝对是排在前列的,以他的成就真的是名震千古。当时准噶尔部被大清打败后,虽然是元气大伤,几乎是全军覆没。但这也没有消灭他们的野心和希望,也没有向大清屈服。而是寻求外援,找到了更北边的沙皇,也是在沙皇的援助下,他们得以迅速缓过来,虽说达不到战前状态,但仍然是满清的威胁。雍正上位后也没有放松警惕,也在对他们进行围剿。但雍正在对待准噶尔的问题上明显轻敌了,反而让大清数百年来的战争史中遭遇了最大的滑铁卢。

大清最为惨烈的战役:1万精锐遭遇重创,多位高级将领战死沙场

当时准噶尔部特意给大清的探子放出消息,说他们内部出现了问题,内讧十分严重。这一消息让雍正高兴的昏了头,立马出兵7万,浩浩荡荡的开始西征之路。无疑这个消息是假的,他们内部不仅精诚团结,还从沙俄引进了先进的武器,有些甚至是从欧洲弄回来的。他们的目的就是让雍正出兵,一雪前耻。

雍正派出的主将是傅尔丹,也是他带了一万的先头部队西征。自信满满的到准噶尔的时候却发现上当了,可是在当时通讯并不发达的时代,这个消息是很难传递给后方部队的。特别是他们先头部队就遭到了准噶尔部从欧洲引进的先进武器和各种大炮,整个部队见到这样的新鲜事物全部都蒙圈了。马背上的民族和精锐的八旗子弟也没见过这新式武器的阵仗,而且整日安逸的生活,他们已经不复当时打天下的英勇了。

大清最为惨烈的战役:1万精锐遭遇重创,多位高级将领战死沙场

傅尔丹组织起来剩下的部队准备再次进攻,结果更是遇到了更强烈的炮火。昔日里不可一世的八旗子弟腿都吓软了,他们准备投降准噶尔也没有给他们机会,准格尔部这次就要消灭他们,一雪前耻。但当时一万多的先头部队,这时也已经剩下几千人了。不仅如此,清军更是节节败退,仓皇而逃。但此时的准噶尔部还是不放过他们,把他们仅剩的这几千人都歼灭了。最后只有主帅傅尔丹和少数将士逃过一劫,回到北京。但这一战,让大清损失了一万多名将士以及14位高级将领。傅尔丹回到北京后也是灰头土脸的,好面子的雍正更是封锁了他们战败的消息,而且之后雍正也再也没有提过出兵准噶尔部,反而是又回到了温和的联姻方式和人家交好。这就是历史的选择吧,落后就要挨打,但这一次也并未让大清国痛定思痛,反而还是闭关锁国,所以酿成了后期中华民族最大的耻辱。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