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河南是我们“最早的老家”?答案可以是湖北,也可以是山西和陕西

提示:河南应该是我们最早的“老家”,但不能因为这个就排除其他的地方。就像如果二里头遗址不是夏朝的国都,我们还可以再去二里头文化范围的其他地方去寻找,而目前的“没找到”或者“不是的”并不等于夏朝国都不存在。

一、我们的老家不完全是河南

河南是我们“最早的老家”?答案可以是湖北,也可以是山西和陕西

事实上,很多网友都弄错了这样一个概念,即错把二里头遗址当成二里头文化的全部。

二里头文化是指以河南省洛阳市偃师二里头遗址一至四期所代表的一类考古学文化遗存,是介于中原龙山文化和二里岗文化的一种考古学文化。该考古文化主要集中分布于豫西、豫中,北至晋中,西至陕县、丹江上游的商州地区,南至湖北北部,东至开封、兰考一带地区。

二里头文化,既包含了二里头遗址的文化,又包括了二里头遗址之外具有二里头遗址文化特征的上百处遗址所反映的文化面貌。二里头遗址和二里头文化成为公认的探索夏文化的关键性研究对象。它是中国青铜时代的文化,该文化以发现于河南省洛阳偃师二里头命名。约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至公元前十七世纪。

河南是我们“最早的老家”?答案可以是湖北,也可以是山西和陕西

所有的争论都是一个被弄错了概念的基础上产生的,因为考古学界目前还没有确切地弄清二里头遗址到底是不是夏朝的都城,所以,弄错了概念的人就说夏朝有可能不存在。这种“结论”显然是有些武断了,因为他们并不知道最早的夏应该包括豫西、豫中,北至晋中,西至陕县、丹江上游的商州地区,南至湖北北部,东至开封、兰考一带地区。所以说,河南应该是我们最早的“老家”,但不能因为这个就排除其他的地方。就像如果二里头遗址不是夏朝的国都,我们还可以再去二里头文化范围的其他地方去寻找,而目前的“没找到”或者“不是的”并不等于夏朝国都不存在。

许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考古学家。1999年起,任二里头工作队队长,主持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的钻探与发掘,洛阳盆地区域考古调查等田野工作项目。在这里,我们引用他《发现“最早的中国”》中的一段话:

“二里头是‘最早的中国’——东亚大陆最早的广域王权国家,这本身已经非常有意义,其重要性不在于它是否为夏都。在整个东亚大陆从没有中心、没有核心文化过渡到出现一个高度发达的核心文化,二里头正好处于这一节点上。二里头的价值不在于最早也不在于最大,而是在这个从多元到一体的历史转折点上。这里发现了中国最早的宫城——最早的‘紫禁城’、中国最早的‘井’字形大道即城市主干道网、中国最早的中轴线布局的宫室建筑群、中国最早的车辙、中国最早的官营手工作坊区、中国最早的铸铜作坊和绿松石器制造作坊、中国最早的青铜礼器群等。从考古学本位看,这些已足够了,暂时不知道二里头‘姓夏’还是‘姓商’,并不妨碍我们对二里头遗址在中国文明史上所具有的历史地位和意义的认识。”(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7月3日)

河南是我们“最早的老家”?答案可以是湖北,也可以是山西和陕西

显然,许宏看准的并不是“夏都”,而是作为一个王朝的夏文化上的统一,这就是他要说的历史转折点上的“意义”。在这个意义的前提下,“夏都”已经显得并不十分重要了,用我们今天的话说,一个国家只要在文化意识形态层面取得了统一,它的首都在哪里办公都不十分重要。所以,“夏都”不可能局限于二里头遗址,可以在二里头文化区域的任何一个地方,可以在河南以外的湖北、陕西和陕西,这些地方同样也可以成为我们最早的“老家”。

二、中原与中原人都是文化的概念

文化的统一当然会促使民族的形成。二里头文化在广泛吸收各地文化因素的基础上,又向周边地区大幅度地施加文化影响,成为东亚大陆最早进入青铜时代的“核心文化”,奠定了日后“中国”世界的基础,当然促使了华夏民族的形成。

在经历了仰韶文化、龙山文化3000年的发展到了龙山文化末期,黄河流域许多氏族部落先后进入更大规模的军事联盟时期,形成了一批在古史传说中很有影响的军事集团,产生了一些有代表性的、神化了的酋长,如黄河下游的皋陶氏、伯益氏,黄河中游的颛顼氏、帝喾氏,渭水流域的炎帝神农氏,淮河流域的太皞氏等等。这些大的军事集团经过数百年的交流与融合,大约在公元前22世纪之前,各自成为城邦制的军事酋长国。黄土高原的黄帝部落集团统辖下的六个巨大的部落联盟,成为活跃在陕西、山西、河南交界地区最强大的力量,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代。

河南是我们“最早的老家”?答案可以是湖北,也可以是山西和陕西

我们要说是,就像一些人搞错了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文化内涵一样,黄帝的概念在这里也被一些人弄错了。黄帝首先是一个人,被认为是“华夏始祖”,然后变成了一个部落联盟的名称,据《春秋命历序》记载,这个部落联盟共传10世。因为黄帝对黄帝部落联盟发展贡献巨大,后世便将其神化为一代帝王的形象长期传颂。这就是说,皇帝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个部落联盟。

历史上,是黄帝与黄帝部落联盟一起取得了统一中原的战争的胜利,以及建立夏王朝的。在中原地区,黄帝部落大约进行了两场战斗,即历史上的冀州之战和涿鹿之战。今天的历史学家大多有这样一种说法:

涿鹿战争之后,使华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对今天的汉族来说,则更具有开天辟地的意义。汉族今天占全国人口的94%,占世界人口约1/5,这不能不说与华夏族的始祖黄帝的功绩有一定关系。汉族本由华族发展而来,而华族是由夏族数千年同化其它民族而逐步发展起来的。

然而,我们要说的是,把华夏民族直接与汉族挂钩,可能有失偏颇。因为华夏民族从一开始起,就是一个文化概念,而非一个人种概念。冀州之战和涿鹿之战的暴发,也有着当时人们信仰不同的因素。

河南是我们“最早的老家”?答案可以是湖北,也可以是山西和陕西

根据上古的传说,冀州之战和涿鹿之战主要可能是黄帝部落针对九黎与三苗发动的战争。九黎是一个强大的部落联盟,居住在黄河中下游,共有九个部落,每个部落有9个氏族,蚩尤是他们的大酋长。上古传说中三皇五帝中的天皇伏羲、地皇女娲、人皇神农皆从东夷九黎出。后羿、帝俊、羲和等神话体系亦出自东夷九黎。

九黎信奉巫教,杂拜鬼神,并编有刑法,掌握文化的人称为“巫”。与黄帝部落的战争最终以以九黎的失败告终。九黎经过长期斗争,一部分留在北方,建立了黎国,后来灭于周朝(西伯戡黎);一部分参加了黄炎部落联盟,可能即“黎民”,逐渐融合于华夏族;另一部分退回到南方江汉流域。

三苗是黄帝至尧舜禹时代的古部落名,有一种说法是,他们为“九黎之后”,在被皇帝部落打败后,又于江汉流域建立了三苗部落联盟。传说,在尧的时代三苗人就有反抗,后被尧迁移到了今天甘肃河西走廊的三危山(敦煌),禹时,三苗不服,禹与三苗进行了一场历时70天的大战,从此在历史记载中消失。此后,史籍中不再见三苗的活动。近代有少数学者认为,现代的苗族就是三苗的后裔,但章太炎、吕思勉等与此看法不同,认为现代的苗族与三苗无关。

河南是我们“最早的老家”?答案可以是湖北,也可以是山西和陕西

三苗是不是现代的苗族先民,不是我们今天在这里讨论的重点。我们要说的,不管三苗还是九黎都是华夏的体系,黄帝部落对他们发起的战争最终取得的是文化信仰方面的统一,这就是说,最早的中国人是由许多有着不同信仰的部落或者部落联盟组成,黄帝部落崛起不但在武力上征服了他们,而且,还让他们在文化信仰方面与皇帝部落取得了相对的统一。而夏的建立正是这种双向统一的结晶。

事实也是这样的:华夏先民分为大大小小许多个部落,活跃于黄河中下游。其中比较著名的首领有太昊(伏羲)、少昊(白帝)、颛顼(黑帝)、黄帝、炎帝(赤帝)、帝喾(高辛氏)、祝融、伯益、舜帝、尧帝。其中炎帝和黄帝为共主。华夏在黄河流域留下众多的文明遗址,甚至有考古学家认为,九黎创造了良渚文化,三苗有可能是良渚文化南下的一个分支,创造了樊城堆文化。

夏王朝的建立使华夏部落基本固定,并于公元前2070-前256年黄河中下游华夏部落先后建立了夏朝、商朝、周朝。值得注意的是,先秦只有属于周“王母弟甥舅”诸侯国才是“华夏”,除此以外皆为“蛮荆戎狄”。而周朝时期开始的“文化”有“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统称“四夷”。

河南是我们“最早的老家”?答案可以是湖北,也可以是山西和陕西

这并不是说,中原的就是一个民族,而四周的就是另外一个民族或者多个民族,其实大家都是中国人,不过在文化方面有所差异而已;也并不是说,“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就不是中国人,当然也没有贬义的意思,不过是地域的区分而已。

最早的中国应该是一个国家在中的概念——当时的中国人认为,只有中原地区才是王朝的中心,四周都应该是中国的属地,都该向王朝臣服,与王朝的中心保持高度的文化一致。大中国、大文化的概念就是这样在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前提下建立起来的。而在历史在展的过程中,那些处于四周的、边远的,没有被“王化”的人群或者相对保持了自我特色的人群,才被我们今天称作了“少数民族”,但他们同样是中华民族。

三、夏文化将我们变成了“龙族”

河南是我们“最早的老家”?答案可以是湖北,也可以是山西和陕西

什么是文化?对于远古的先民来说也许只有图腾崇拜。在二里头文化遗址,考古学家发现了大型绿松石龙形器,这件距今至少3700年,总长70.2厘米,由2000余片各种形状的绿松石片组合而成,每片绿松石的大小仅有0.2至0.9厘米,厚度仅0.1厘米左右的龙形器,其用工之巨、制作之精、体量之大,在中国早期龙形文物中都是十分罕见的。随后被学者命名为“中国龙”,认为它的出土,为汉族乃至中华民族的龙图腾找到了最直接、最正统的根源。

比二里头更早的是红山玉龙。这条龙呈勾曲形,口闭吻长,鼻端前突,上翘起棱,端面截平,有并排两个鼻孔,颈上有长毛,尾部尖收而上卷,形体酷似甲骨文中的“龙”字。它不仅让中国人找到了龙的源头,也充分印证了中国玉文化的源远流长。甚至被称为“中华第一龙”,虽然此后考古工作者又发现了更早的龙形的踪迹,但红山玉龙的典型意义仍不容置疑。

河南是我们“最早的老家”?答案可以是湖北,也可以是山西和陕西

中华民族向以“龙的传人”自居,龙的起源同我们民族历史文化的形成和文明时代的肇始紧密相关。但是,今天的研究发现,黄帝部落最早并非崇拜龙的,他们最早可能崇拜过蛇和熊,而炎帝部落的图腾可能是牛,《帝王世纪》中说:“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帝系谱》双说:“神农牛首。”显然,“龙”的崇拜是当时皇帝部落的征服以及各个部落文化的结合长成。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文明史,这个时间节点是从轩辕黄帝经过“涿鹿之战”后开始的,在此之前,黄帝部落同炎帝部落一样,都已经走过了一段很长的路,这段时间可能长达三千余年。所以,龙的文化的最终形成应该是一个相当漫长的里程,这个漫长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文化融合的过程,在这之前,人们是看不到民族与人种的。因此,专家们将二里头文化遗址的龙形器称为“中国龙”是非常科学的,很显然的,从那一刻起,我们不但有了“夏”这一称谓,而且还成了“龙族”。(文/路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