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6-17日,以“智行·创驶新篇”为主题的2021世界智能汽车大会在广州南沙举办。在2021世界智能汽车大会开幕式上,多位专家学者分享表示,中国电动汽车发展速度远远快于预期,已进入市场快速增长的爆发式阶段。
中国电动汽车发展进入新阶段
“今年是我们智能新能源汽车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的产销量突飞猛进,市场蓬勃发展。”16日上午的2021世界智能汽车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新能源动力系统专家欧阳明高说,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到11月底,中国智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均接近300万辆,这表明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市场驱动为主的新阶段,也进入市场快速增长的爆发式阶段。
“新能源汽车的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欧阳明高对这句话表示认可。他认为,在新能源汽车销量取得大规模突破的时候,应更加关注智能化的发展。对于未来智能汽车来说,智能化不仅是操控方面的智能化,例如车联网、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而是一场汽车产业全方位的革命,也包括动力的智能化、制造的智能化等。
中国科学院院士、新能源动力系统专家欧阳明高分享
“电动化也需要智能化,没有智能化,电动化也不可能升级。”欧阳明高说,智能电池革命十分重要,从电池安全需要靠智能的监控来发现、预警事故,到三电系统需要靠智能化进行驱动控制,再到充换电需要智能化应用推动电动汽车最终形成智慧能源的核心基础。将来新能源汽车将会作为一个最大的分布式储能系统,这么多的车辆要集成起来就必须有智能化网络的应用。
“我希望大家能够把智能汽车的概念扩展到广义的汽车智能化,把智能化的这场革命推向深入,全方位地普及。” 欧阳明高说,智能化是下一步汽车全方位创新最重要的武器。在这一趋势下,粤港澳大湾区作为科技创新的活跃地,在智能化相关领域具有明显优势。
L2级乘用车渗透率已达21.4%
随着电动汽车发展进入新阶段,智能化“上车”也已经越来越普及。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柳燕在会上分享,目前,我国L2级自动驾驶功能市场渗透率正在逐年递增。今年前三个季度,智能网联L2级乘用车销量为318.6万辆,渗透率为21.4%,与2020年同期数据对比,销量大幅增长,L2级渗透率明显提高。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柳燕
柳燕表示,当前,“软件定义汽车、数据驱动汽车“已形成行业共识,行业企业对于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安全的关注、投入不断提升,与ICT相关技术的融合不断加深。伴随着技术不断融合突破,在高阶辅助驾驶应用、智能座舱、车规级芯片、中央计算平台等领域均涌现出了一批世界先进水平的企业和产品,不断为智能驾驶、V2X等领域注入新活力,助力以“单车智能+网联赋能”为核心的中国特色智能网联汽车方案推广应用。
不过柳燕也指出,虽然在政、产、学、研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取得了积极成效,但面对国际竞争,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仍然面临标准法规制定、核心零部件研发、产业安全保障、商业模式创新四个主要方面的问题与挑战。
例如在核心零部件方面,芯片短缺是近期行业的痛点和热点。柳燕表示,今年几乎所以汽车行业论坛都必会谈及芯片。柳燕指出,早期芯片制造相关基础科研投入不足、车规工艺缺乏积累等问题导致了我国汽车产品用芯片进口占90%,关键系统芯片大部分为国外垄断。进口渠道风险对汽车产业和国民经济构成致命影响。除芯片外,车用操作系统是另一大挑战。目前,操作系统内核是我国车载软件产业链的薄弱环节,应用较广泛的操作系统内核均为国外产品。
产业安全保障方面,柳燕主要指出了智能网联汽车产品需满足功能安全、预期功能安全和数据安全等相关要求。对于自动驾驶安全方面,柳燕表示我国正在填补相关空白,例如有望以自动化等级对驾驶员与车辆的要求为标准,明确责任主体,解决技术过快发展与法规制定落后的矛盾。
“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发展离不开安全的数据交互生态。” 柳燕表示,智能网联汽车数据交互及其政府监管活动需要以真实可信的数据为前提,目前,汽车产业“数据孤岛”现象严重,需通过运用区块链技术构建数据可信存证与交互平台,进而打造开放、安全、可信的数据交互生态。
商业化走通把握需求是关键
在汽车产业发展和相关政策配套发展的大趋势下,具体到市场消费环节有哪些新趋势?当日会上,普华永道中国汽车行业主管合伙人金军对记者分享了他的观察。根据普华永道的相关消费者调研,汽车“新四化”已经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2021世界智能汽车大会启动
其中,电动化是目前“新四化”中发展最快、对整个行业驱动影响最大的部分,在全球市场都是如此。在中国市场电动汽车发展速度远远快于预期,原本到2025年占有率超过20%的目标有望提前实现。而对于“新四化”中的共享化,金军表示,疫情后,消费者对于出行的变化、安全、隐私等方面提出了许多不同的需求,市场需求更加指向智慧出行的方面。
金军表示,回顾2021年,在整个“新四化”中有两个值得关注的话题。一是可持续发展方面,不仅仅只有碳排放、碳达峰目标。调研发现,公众对于可持续发展的理解越来越丰富,首先公众对于绿色出行的认知度和接受程度大大提高,不仅仅是使用电动车,对于未来的一种综合交通模式如何更绿色化,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这和智能出行息息相关。而从就业角度,公司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否能够得到充分贯彻、实行,什么样的公司是最值得尊敬、最值得工作的,正越来越影响就业者对选择公司就业时的认可度。
二是“后浪”来袭。金军表示,不同的新势力正不断在市场涌现、发展,其中有几个共性点值得探索。比如都在考虑全价值链的覆盖,重视非一次性销售,讲求智能高效生产,以及精简化的产品组合等。金军认为,这四个方面既是造车新势力的共性,也是未来是否成功的核心要素。
此外金军还指出,消费者调研发现,对无人驾驶的信任度并非持续上升,特别在欧美消费者心目中信任度反而有所下降,对无人驾驶的技术仍存在怀疑。消费者并不觉得无人驾驶能在短时间进行大量、大幅度替代,认为这项技术发展还需时间。而在购车模式和更多服务上,消费者更希望看到更好服务和更多模式的同时,付费意愿的提升并不明显。金军认为,将来如何把服务重新进一步提升、包装,同时能够让消费者意识到服务的价值,使意愿真正转化成付费,对于整个商业化价值的体现非常重要。
南沙目标打造新千亿新能源汽车产业
此次2021世界智能汽车大会在广州南沙举办。据了解,南沙近年来在汽车产业蓬勃发展,今年1-11月汽车制造业产值1342.75亿元,同比增长13%,连续四年突破千亿规模。在千亿量级的传统造车产业之上,南沙还将孵化又一个千亿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
“广汽丰田新能源车产能扩建项目一期今年投产,明年二期投产,都将生产新能源汽车。合创汽车在南沙落地三年以来,已经推出两款全新纯电动新能源汽车,携手电竞明星EDG推出的冠军车型成为爆款。南沙近年来建成的已有新能源整车品牌也在进行重组,争取尽快发挥产能。”南沙区政协副主席、商务局局长谢晓晖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谢晓晖还提及,目前南沙还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关键零部件,如芯片、电池、电控等部分深度布局。自动驾驶的龙头企业小马智行这两年已在南沙全区域进行乘用车试运营,近期计划在南沙高速公路和港口区域推行自动驾驶重卡运营。
据悉,目前南沙聚焦构建北部黄阁国际汽车城、中部明珠湾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区、南部万顷沙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形成了以广汽丰田整车为龙头、新能源汽车为扩展、智能网联汽车为拓展的发展格局。汽车产能已超80万辆,产值已连续四年突破千亿元,正加速打造新千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出品:南都智能汽车产业生态研究课题组
采写:南都记者 徐劲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