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妖僧”姚广孝助朱棣坐上皇位,朱棣问他要何赏赐?他说:一个人

“约在公历纪元前后,佛教传入中国。”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很早,但是一开始并没有能够传播开来。当时人们生活基本自给自足,能够维持基本温饱。但随着小冰河时期的到来,先是粮食收获出现问题,接着是战乱此起彼伏。

“从5600万人口下降到140万人口。”在赤壁之战之后,人口锐减。颠沛流离的生活和好像一眼望不到头的苦难,让宗教在这片土地上极快传播开来,人们迫切地需要一个信仰支撑自己活下去。在这种情况下,等到南北朝时期的时候,佛教传播到了全国。

在明朝时期,佛教在中国已经有了非常高的地位。姚广孝在年轻时就在苏州妙智庵出家当了僧人,后来结识朱棣之后,很快成为了朱棣的主要谋士。在姚广孝等人的帮助下,朱棣一路坐上了皇位。等最后朱棣问其要什么赏赐的时候,姚广孝却只要求放了一个人。

“妖僧”姚广孝助朱棣坐上皇位,朱棣问他要何赏赐?他说:一个人

统治者和宗教

“明初以来,僧道度牒是免费发给的。”从古至今,放眼世界各国,一个宗教想要得到长足稳定的发展,国家统治者的扶持与帮助至关重要。

如果没有统治者的支持,宗教往往很难发展下去。而作为一个统治者,在教育没能得到彻底普及的时候,非常需要宗教来维持和稳定人心。

双方之间的需求,使得两者在历史长河当中发展出了许多种不同的关系。这些关系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政教合一,一类是政教分离。政教合一指的是“国家元首和宗教领袖同为一人,政权和教权由一人执掌。”

“妖僧”姚广孝助朱棣坐上皇位,朱棣问他要何赏赐?他说:一个人

政教合一的情况下,领袖者不需要考虑对宗教的制衡,因为其本身就是宗教领袖,在借助宗教得到人民拥戴的同时,又可以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大力扩大宗教的影响力。即使到现在,依旧有许多国家是政教合一的国家,例如梵蒂冈和伊朗。

和政教合一这种方式相对应的,则是政教分离。然而,有许多国家虽然表面上宣称政教分离,但因为宗教覆盖面广,所以有许多政党宗教背景浓厚。在这种情况下,宗教团体在或明或暗地以强有力的方式影响着政府。

在美国,虽然宪法第一修正案明确规定国会不能“确立国教或禁止信教自由”,但因为基督教在北美洲、南美洲的广泛影响力,所以部分美国政党具备了基督教的背景的。在现实背景下,美国的宗教和政治制度“具有密切关系。”

“妖僧”姚广孝助朱棣坐上皇位,朱棣问他要何赏赐?他说:一个人

在东汉末期,民众因为天灾人祸苦不堪言的时候,汉中张鲁就曾经发展过政教合一,并成功占据了汉中将近三十年的时间,得到了许多人的拥护。

明太祖朱元璋在公元1344年活不下去去了黄觉寺当僧人。后来一路发展开创明朝并成为了明朝的统治者。

进击之路

“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借机起兵造反。”朱元璋在挑选继承人的时候煞费苦心,原本选中的太子朱标,虽然性格仁慈宽厚,且对弟弟们非常友爱,但在自己坚持的事情上却敢于对抗,敢于和朱元璋据理力争。

“妖僧”姚广孝助朱棣坐上皇位,朱棣问他要何赏赐?他说:一个人

朱元璋对此十分欣赏,但无奈朱标身体不好,在公元1392年就因为风寒病逝。朱标死后,朱标的孩子朱允炆就成了第一继承人,在同年“被朱元璋立为皇太孙。”

为了让朱允炆的统治之路能够顺利,朱元璋特意给朱允炆留下了三名大臣,但这三名大臣在军事上的能力都较为不足。

没有坐稳位子的情况下,朱允炆就在大臣的劝告下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收归兵权之路。各大藩王被逼得无可奈何,或被流放或者自尽。在这种情况下,不想和之前的藩王落得同样下场的朱棣,为了积攒实力生存下去,想出了装疯卖傻的招。

“妖僧”姚广孝助朱棣坐上皇位,朱棣问他要何赏赐?他说:一个人

虽然装疯卖傻骗过了朱允炆,但朱棣在这个时候还没有下定造反决心。毕竟,朱允炆才是明面上继承正统的统治者,拥有最多的兵力和拥护,而造反一旦失败,不但自己死无葬身之地,自己的家人亲人也都会被牵连进去。

在朱棣犹豫的时候,姚广孝给予了朱棣强心针。姚广孝非常执着,在跟随朱棣之后,一直专注于一件事情——鼓动朱棣造反。

在朱棣装疯卖傻期间,姚广孝出入朱棣的北平王府次数极高。在之前藩王悲惨境遇和朱允炆的巨大压力之下,朱棣终于接受了姚广孝的建议。

“妖僧”姚广孝助朱棣坐上皇位,朱棣问他要何赏赐?他说:一个人

在姚广孝的出谋划策之下,朱棣一步步在暗中积攒自己的实力。等时机成熟后,朱棣便开始了自己的进击之路。朱棣本身打仗能力过硬,之前战功赫赫,在进击道路上,朱棣一路过五关斩六将,最终在公元1402年“直逼南京”。南京城陷之后,朱棣即皇帝位。

心中一结

“宫中火起,朱允炆不知所终。”在朱棣当上皇帝之后,心中始终有一个结解不开,那就是不知所踪的朱允炆。

因为担心朱允炆之势再起,朱棣即为的第一件事就是拔除朱允炆的势力,先是将对朱允炆忠心耿耿的黄子澄和齐泰等人诛杀并灭族, 接着将在朱允炆统治期间被废黜的诸王一律恢复王位。

“妖僧”姚广孝助朱棣坐上皇位,朱棣问他要何赏赐?他说:一个人

除此之外,朱棣还将据说是在关键时刻救下朱允炆的僧人溥洽给关了起来,一关就是15年。博洽是明朝很有名气的僧人,和姚广孝之间关系很好,两人在姚广孝早年当和尚四处游历古寺的时候,就认识并结为了好友。

虽然朱棣也并不确定博洽是否真的知道朱允炆的下落,但朱棣决不允许任何意外发生。事实上,在朱棣即位之后,还特意派了一名臣子专门四处寻找朱允炆的下落。

后来这名臣子在多年后的一个深夜和朱棣进行了长谈,没有人知道这名臣子是否找到了朱允炆的下落,但在这夜之后,这名臣子终于停下了这桩任务。

“妖僧”姚广孝助朱棣坐上皇位,朱棣问他要何赏赐?他说:一个人

作为在朱棣造反之路上助益甚多的僧人姚广孝,朱棣原本想要让“姚广孝蓄发还俗”,但姚广孝拒绝了。面对姚广孝的时候,朱棣坚持称呼其为少师,尊敬有加。

后来朱棣几次征伐蒙古的时候,姚广孝都负责留在南京辅佐太子。这一点,足以证明朱棣对其的重视和信任。公元1407年,姚广孝再次接到任命,开始教导辅佐皇长孙,朱瞻基。

姚广孝在朱棣的造反之路和统治者之路上至关重要,其不仅促成了朱棣造反的决心,还在后来多次出谋划策,帮助朱棣稳固了朝政。

“妖僧”姚广孝助朱棣坐上皇位,朱棣问他要何赏赐?他说:一个人

居功至伟的姚广孝,在公元1418年病重。担心不已的朱棣数次前去探病,当问到姚广孝的遗愿的时候,姚广孝只说了一个人——博洽。

正是因为知道朱棣的心结,所以姚广孝之前才一直没有提,也正是明白现在时局已定,自己也已是将死之人,姚广孝才敢提出这一遗愿。

“妖僧”姚广孝助朱棣坐上皇位,朱棣问他要何赏赐?他说:一个人

小结:

“成祖答应了姚广孝的请求,马上下令将他放出来。”对朱棣的充分了解和行事谨慎,让姚广孝得以安然活到晚年,并在临终之前,让朱棣放出了自己的昔日好友,博洽。姚广孝给予朱棣的支持,对于佛教在明成祖期间的发展是起到了积极作用的。

被称为“妖僧”的姚广孝,在跟随朱棣的时候,始终坚持一件事——劝朱棣造反。从朱棣并没有驱逐姚广孝就能看出,朱棣的内心是有这种想法的。

后来在严峻形势之下,朱棣下定了决心并造反成功。对于帮助自己登上皇位的姚广孝,在问到其遗愿的时候,姚广孝只提了一个人,被关了十多年的博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