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最新回复来了!小鹏汽车违规采集43万张人脸数据

[资讯-牛车网]

连续两个月蝉联造车新势力销冠的小鹏汽车,日前却被一则惩处公告推上热搜。

据悉,上海小鹏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被徐汇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10万元,根据处罚决定书内容,当事人购买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摄像设备22台,硬件及软件采购费共计人民币17.38万元,并全部安装在其旗下门店,涉及5个直营店及2个加盟店。2021年1-6月,上述人脸识别摄像设备共计采集人脸431623张。

因涉及侵害消费者人格尊严、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或者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上海小鹏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被处以10万元罚款。

据了解,此次涉事的摄像设备,来自于供应商悠络客,而这个熟悉的名字,曾在今年央视3·15晚会上因违规收集人脸信息被点名。悠络客随即对此表示歉意,并声称愿意充分尊重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接受社会、媒体的监督及执法机构的整改意见。

有人可能会质疑,从3月份被央视曝光,到6月仍在小鹏汽车涉事门店进行人脸数据采集,时间相差足有三个月之久,小鹏汽车是对此一无所知吗?

事件曝光后,牛车网也第一时间与小鹏汽车取得联系,并获得了经过调整的回应2.0版本(以下为部分内容):

此次事件,事出今年1~3月上海区域的门店希望通过对于门店客流等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改善接待流程,更好的服务于到店客户,误采购并使用了违反了相关法律条款的第三方供应商(悠络客)的产品。小鹏汽车不存在泄露或违法使用个人信息的情况,仅通过客流到访量等非个人关联的数字数据作为经营状况的参考。

(小鹏汽车)涉事门店在央视315晚会指出相关问题后,立即于3月18日通过自查自纠主动撤下了所有的采集设备。

并在后续市场监督管理局的调查中,积极配合提报了指定调查周期内(1~6月)内于1/1~3/18由该软件提供的客流分析数据等非个人关联的数字数据。涉及个人信息的面部识别数据,在市场监督管理局的监督下,由第三方供应商全部删除。

回应确实比较诚恳,也详细解释了事件发生时间及具体内容。但细读之下我们发现,实际上涉事门店是在已知摄像设备具有收集数据功能的情况下,堂而皇之地进行采购,而事后自查自纠时,已有43万多张人脸数据被收集并加以分析。尽管数据采集暂时未造成严重后果,但消费者的个人信息依然遭遇了泄露,正如行政处罚决定书所言,其已经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就在11月1日刚刚生效的《个人信息保护法》中,生物识别信息已被列为敏感个人信息,并进一步强调在公共场所安装图像采集、个人身份识别设备的要求,应当为维护公共安全所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并设置显著的提示标识。

最新回复来了!小鹏汽车违规采集43万张人脸数据

悠络客已经并非初犯,那么小鹏汽车是否仅有上海区域的门店“惨遭毒手”?截至2021年9月30日,小鹏汽车销售门店已达到271间,覆盖全国95个城市,除了此次涉事的7家门店,另外264家门店是否安然无恙?小鹏汽车对牛车网表示,在自查自纠过程中,已经确认除涉事的七家门店外,其余门店均无此状况发生。

根据小鹏汽车最新财报信息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小鹏汽车营收达人民币57.2亿元,同比增长187%;净亏损达人民币15.9亿元,亏损额度进一步扩大。业绩表现陷入“增收不增利”的怪圈,主要在于研发投入和渠道扩充。这次处罚决定的曝光,也为一路高歌猛进的小鹏汽车敲响警钟,企业希望改善经营状况确在情理之中,但不应以侵犯消费者个人信息为代价。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