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运动育儿”五种预测孩子“未来身高”的方法

都说“爹矮矮一个,娘矮矮一窝”。

我们都期望自己能够长高一点,如果自己没达到目标体重,就把希望寄予在下一代身上,不可知的是,每个孩子的基因遗传不同、生长环境不同,所以孩子们也存在着不一样的生长潜力。要想保证孩子的个头不矮,就要先建立一个关乎未来身高的合理预测,根据预测调整孩子的饮食以及生长环境,最大化帮助孩子长高。

那么...

预测孩子身高的方法都有哪些?

身高预测法的准确率高吗?

本文主要根据常用的科学预测儿童身高法展开讨论,为各位家长详细介绍几种可以预测孩子身高的方法,以便于家长对孩子的未来身高发育区间有一个深入了解。

“运动育儿”五种预测孩子“未来身高”的方法

关于孩子身高的话题永远不会过时。

小编有个同学,长得很好看,但是有点矮,找对象的时候特别在意另一半的身高,而且特别坚决。

最后她的结婚对象果然是一个180的男生,不过有点黑,但是同学说:

“没关系,我不介意孩子长得黑,只要别像我一样矮就行。”

“运动育儿”五种预测孩子“未来身高”的方法

很多父母担心,自己或者另一半身高不够高,将来孩子会不会也比较矮,甚至还会因为这样的担心影响自己的择偶标准,生怕影响下一代。

网上还有那种可以预测孩子将来身高的小程序,输入孩子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以及父亲母亲的身高,就可以预测孩子将来的身高。

我有个朋友看到了,就问我这靠不靠谱。

我查了一下,发现其实预测孩子成年后身高方法并不难,而且预测方式不止一种,其中包括:B-P法,TW法、RTW法、靶身高预测法、婴儿期-儿童期-青春期生长模型、系数法、生长异常儿童成年身高预测法等等。

今天我们就来介绍几种:

B-P法

B-P法主要是根据骨龄来预测孩子身高。

1946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一位研究者首次提出了预测成年身高的百分数法,后来设计发表了《手腕骨发育X线图谱》。

我们去医院给孩子测骨龄的时候,就会发现医生是给孩子手部拍摄X光,这个图谱也叫G-P图谱,这个预测方法现在很在多国家的特定领域中依然被应用。

“运动育儿”五种预测孩子“未来身高”的方法

最普通传统的骨龄预测方法如下:

1.根据手腕部骨化中心数来判断骨龄

观察受检儿童的手腕部萌出的骨化中心数来判断骨骼发育的成熟程度:

如出现头骨、钩骨时,骨龄相当于6个月;

出现三角骨时,骨龄相当于3岁……

该方法较适用于7岁以前的儿童。

2.根据手腕部X光图谱来判断骨龄

将受检儿童手腕部的X光片与标准图谱作比较,当该儿童手腕部的骨化中心的数目、形态及大小与标准图谱中某一年龄所示的骨化中心较为一致时,此图谱上的年龄即为该儿童的骨龄。

该图谱男女各一套,适合于0-19岁的儿童少年。

想要通过B-P来预测孩子身高的父母,可以去正规医院给孩子测一下骨龄,看看孩子的骨骼发育状况是否符合年龄。

靶身高预测法

所谓靶身高,意思就是身高遗传潜力,用到了父母身高中值。

靶身高预测法中,这种方法认为父母的升高对孩子的身高有影响,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很多测试软件用到的就是靶身高的预测公式:

女孩:(爸爸身高-13cm+妈妈身高)÷2

男孩:(妈妈身高+13cm+爸爸身高)÷2

公式很简单,只需要根据孩子的性别,把自己和另一半的身高代入进去就可以得出了。

“运动育儿”五种预测孩子“未来身高”的方法

不过这个结果只能是预测,孩子以后长多高,一定会有一定的偏差。

因为成年后长多高,先天的遗传因素占多半,后天的饮食、睡眠、运动也有一定的影响。

遗传公式预测身高

平时看新闻的人都知道,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发布关于亚洲人的身高遗传公式,如下:

男孩:(父高+母高+13)/2±7.5 cm

女孩:(父高+母高-13)/2±7.5 cm

举个例子来说明,假如小华的爸爸175cm,妈妈163cm,那么小华的遗传身高就是(175+163+13)/2=175.5;

如果后天发育好,孩子还可以加上7.5cm,就是183cm,这也非常符合现在很多孩子个头普遍偏高的现象。

“运动育儿”五种预测孩子“未来身高”的方法

瓦尔克尔氏预测法

瓦尔克尔氏预测法是一个较为简便的最终身高预测法,这个方法是利用儿童少年某一时期的身高来预测未来的最终身高,或是两个时期的身高进行比较后得出最终的身高。

该方法有一定的可靠性,被广泛运用于身高预测中。

一次预测法:

最终身高 = A + B × 当年身高

例:一男孩9.5岁时的身高为130厘米。

预测最终身高 = 71.86 + 0.78 × 130 = 173.26厘米

A及B的值,可参照下表进行计算:

“运动育儿”五种预测孩子“未来身高”的方法

两次预测法:

最终身高= A + B1 × 当年身高 + B2 × (第一、二次身高差 ÷ 间隔月数)

例:一男孩9.5岁,第一次测量身高为130厘米,八个月后再测身高为132.4厘米。

预测最终身高 = 70.85 + 0.8 × 130 + (-0.3) × [(132.4 - 130) ÷ 8] = 173.95厘米

A,B1及B2的值,可参照下表进行计算:

“运动育儿”五种预测孩子“未来身高”的方法

FPH身高预测法

男孩:Y(最终身高)=45.99+0.78×父母平均身高±5.29(cm)

女孩:Y(最终身高)=37.85+0.75×父母平均身高±5.29(cm)

下附男孩、女孩1-18岁标准身高:

“运动育儿”五种预测孩子“未来身高”的方法
“运动育儿”五种预测孩子“未来身高”的方法

话说回来,虽然公式能够预测孩子大概的身高,但不得不说,仍有很多例外情况,如果能够做到科学养娃,仍有可能会超出计算身高,如果孩子的生活条件较差,也有可能会矮于计算身高。

不管怎么样,事在人为,家长们尽力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