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在秦城监狱,因一事,军统少将把黄维打倒在地,使他皮破血出

秦城监狱是非常著名的监狱,这里关押过众多高级别囚犯,有"第一监狱"之称.该监狱其前身是北平第二模范监狱,又称功德林监狱。

功德林原是京城德胜门外的一座佛寺,清朝末年,清廷在此创设劳改机关"习艺所"。民国时期,功德林被蒋介石国民党用来专门关押爱国人士、异见者。

建国后,功德林监狱改为"战犯管理所",专门关押、改造重要战犯.先后有上百名国民党被俘高级将领在功德林接受“教育"。如:黄维、杜聿明、王耀武、宋希濂、廖耀湘、沈醉、郑庭笈、康泽、董益三等人。

在秦城监狱,因一事,军统少将把黄维打倒在地,使他皮破血出

在1950年代初,功德林管理所发生过一起“十分严重”的战犯打人事件。打人者是原国民党军统少将处长董益三,被打者是昔日的国军王牌军第十二兵团司令长官黄维。

董益三早年参加革命,1931年被国民党逮捕。两年后,他被保释出狱,但与组织失去联系。后经黄埔六期同学介绍,到国民党特务机构军统工作。解放战争时,1949年6月,军统少将董益三在襄樊战役中被俘,之后在功德林接受改造。

黄维是黄埔军校一期生,国民党中将,曾任国民党军队十二兵团司令.在淮海战役中,黄维兵败被俘。1950年11月前后,黄维、杜聿明、杨伯涛等被俘国民党将领被押送至功德林。

在秦城监狱,因一事,军统少将把黄维打倒在地,使他皮破血出

董益三曾是军统少将,当过"特务"的他眼睛尖,爱打"小报告"。在功德林期间,他曾经举报军统同僚沈醉进厕所冲洗衣服,举报有人用《选集》撕作手纸。对此,董益三公开宣称:"告状是我争取进步的手段。龙有龙路,虾有虾路!只好打点小报告。”

黄维曾任国民党军队十二兵团司令,初到功德林时,他顽固不化,对蒋介石甚是愚忠,书呆子气十足,拒不认罪的他多次与管教人员对立。黄维自称:"无罪可悔!只有战死的烈士,没有苟活的将军。”他还对监狱晚上休息时不许关灯的规定也非常不满,大喊没有道理。

在功德林,国民党战犯分小组学习,黄维与董益三是同一个小组。该小组成员还有原国军第六集团军中将副司令梁培璜、警备司令部中将司令陈长捷、十七兵团中将副司令林伟俦……从当年的官阶来说,董益三是最低的,黄维则是资历最高。

在秦城监狱,因一事,军统少将把黄维打倒在地,使他皮破血出

功德林打人事件,发生一次学习小组的日常学习课上。

当时,功德林管理处组织大家(国民党战犯)学习座谈揭露蒋、宋、孔、陈大官僚剥削、压迫人民的书籍。董益三读《四大家族》时,刚把书的一章节念完。黄维就站起来立即说:"我不同意书中的言论。什么国民党的银行?中、交、农等都是四大家族的?都是蒋介石一家的?那要是按照这种说法,那么现在不是有个人民银行么?这个银行也就是……一家的?”

董益三一听这话,立刻对黄维厉声喝道:"乱讲!你这个家伙太反动了!最高首长是人民的伟大人物,蒋介石是反动头子,你敢这样相提并论!”

之后,董益三组织小组成员把黄维狠狠训了一通,逼着让他写检讨。

在秦城监狱,因一事,军统少将把黄维打倒在地,使他皮破血出

午饭过后,黄维拿出笔记本坐在桌子跟前写起来。梁培璜、董益三以为黄维在写检讨材料,好奇地凑过身来看,不料,二人看后勃然大怒。

梁培璜、董益三看到的并不是什么检讨,而是一首骂他们的打油诗:"龙困浅滩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

看了该诗后,董益三勃然大怒,立即上前重重打了黄维两耳光。黄维挥拳还手时,却被梁培璜拉住了,因为用力过猛,黄维重重摔倒在地,脸也碰破了,皮破血出。

黄维站起来准备反击时,管理人员闻讯赶到,制止了这场“战犯打人事件”。

在秦城监狱,因一事,军统少将把黄维打倒在地,使他皮破血出

之后,功德林的最高领导听取了第三者林伟俦和陈长捷的汇报后,严肃地说:"这是一个严重的事件,严重在于这是发生在功德林里的第一个打人事件,打人是严重违反政策规定的。”

过后,功德林的最高领导又分别找黄维和董益三谈话。领导对黄维的言论进行了批评,希望他继续学习,明辨是非。同时,领导也严厉批评了董益三,说他"坚持正确观点,要求进步是对的,但身为组长,动手打人,并不能表明进步,只能表明落后”。

黄维和董益三挨了批评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都低头不语。

在秦城监狱,因一事,军统少将把黄维打倒在地,使他皮破血出

军统少将把黄维打倒在地,使他皮破血出,但黄维不记仇。多年后,董益三和黄维都在协商会议工作,有时候他们会坐同一辆车去开会,黄维也没把当年挨打的这件事放在心上。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