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又一国产车企“倒了”?欠下620亿巨债,甩卖资产给德国宝马求生

汽车市场风云变幻,没有哪个车企能做“常胜将军”,车企的兴盛衰亡都是常态。但有一些人们耳熟能详的老牌车企,它们代表着一个时代,所以没落时也格外让人唏嘘。

如今,又一国产老牌车企身处至暗时刻——华晨汽车。12月3日,华晨集团的破产重整计划草案又一次延期,延期时长是到明年6月3日。今年9月华晨汽车的重整计划就已经延期了一次,此次更是无缝衔接,隐约能看出华晨汽车内部错综复杂的利益博弈。

又一国产车企“倒了”?欠下620亿巨债,甩卖资产给德国宝马求生

从去年开始,关于华晨汽车的消息似乎都是消极负面的。先是去年11月,高层腐败丑闻爆出,年中财报显示总债务1328亿元,华晨进入破产重整;今年9月份华晨被宝马中国收购了旗下自主品牌华晨中华,收购金额仅16.33亿;紧接着11月份又爆出宝马收购被叫停。

有消息认为,原因是一汽介入其中,华晨内部认为宝马出价太低。

要知道华晨汽车是辽宁省的重点企业,曾经也有过一段究极辉煌的时刻,是当之无愧的老牌国企。如今何至于沦落到破产重整、品牌被“贱卖”的地步呢?

华晨汽车的前身是沈阳汽车制造厂。1991年,一位名叫仰融的人收购了辽宁的金杯汽车。仰融花费1200万美元收购了40%的公司股权,随后又四处换股,最后手握51%股权的仰融成为金杯汽车的绝对控股方。

仰融的最初的本意是想让金杯汽车上市,然后自己套现离开,特地成立华晨中国就是为了转移金杯的股权到华晨。却没曾想在阴差阳错间,仰融却将公司引入正轨。

第二年,华晨在美国上市,是中国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公司。1996年,华晨推出了客车车型金杯海狮SY6480并很快凭借突出的价格和性能,迅速占领市场,把当时在汽车市场大热的一汽小解放挤到了市场边缘。

又一国产车企“倒了”?欠下620亿巨债,甩卖资产给德国宝马求生

随后华晨的客车销量暴增,一开始年销9150辆,到2000年已经是轻客市场的“销冠”,年销达6万辆,销售额也高达70亿元。客车领域已经拿到了第一,华晨开始研发轿车。2000年,“中华”牌轿车诞生,这是华晨的第一款轿车车型。

2002年,已经是辽宁省制造业支柱企业的华晨汽车正式成为国企。第二年华晨与宝马达成合作,推出合资品牌“华晨宝马”。然而华晨随即便进入了低谷期,2004年华晨蝉联了5年的全国销冠没了,中华轿车和金杯海狮客车的销量都下滑了不少。

低迷的状态持续至2005年,祁玉民接手了华晨后,开始大刀阔斧拯救华晨。先是贷款7亿,接着又大幅度降价,和同行打起了价格战。2006年华晨汽车销量突破了20万辆,扭亏为盈,让华晨起死回生。

一方面在自主车型上发力,另一方面,祁玉民还在合资品牌上下功夫。祁玉民把华晨宝马的销售渠道、财务的权限都让给了宝马,想得到宝马的投资和技术。殊不知,这样做却逐渐使华晨丧失了话语权,与宝马的股比也从一开始的50:50变成了25:79。

又一国产车企“倒了”?欠下620亿巨债,甩卖资产给德国宝马求生

依靠宝马这棵大树,那几年华晨汽车的发展十分高速,华晨宝马的销量逐渐成了华晨汽车的销量大头。与之相对的,华晨的自主品牌却越发没落。旗下的“华晨中华”“华晨金杯”等各大汽车品牌都日益衰败,业务发展一直处于疲软状态,连年亏损。

原因无他,就是因为华晨汽车一直“重合资,轻自主”,2006年华晨就开始放弃自主研发,一开始华晨通过转让权限买宝马的技术,但也并没有拿到核心技术,反倒让华晨丢失了原本的造车技术。自主研发停滞不前,抱宝马“大腿”把自己抱成了“瘸腿”。

近几年国内汽车市场竞争激烈,众多国产品牌迅速崛起,在产品性能、技术等方面的更新迭代都十分快,而华晨只能依靠别人淘汰下来的技术,跟不上市场前进的步伐,逐渐被市场和消费者抛弃。

2015-2019年五年时间,华晨的总利润中有296.2亿是华晨宝马带来的,主营业务版板块的亏损高达34.84亿。去年在疫情的影响下,华晨汽车的经营更加举步维艰,最后在巨额负债和高层丑闻的双冲击下中“轰然倒塌”。

如今华晨的累计负债还有619.84亿元,不管是宝马还是一汽,接盘华晨后都会面临较大的债务压力。从鼎盛到没落,高开低走的华晨给所有车企敲响警钟:一定要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如果一味地“重合资,轻自主”,总有一天会被市场淘汰。

继续阅读